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感遇》:歲末感懷

轉眼間,又到一年的最后一天。人生的年輪也隨著日歷的最后一頁,翻到我人生的第三十八個春秋。古往今來,每到歲末年初大抵是最讓人感慨與反思之際,也只有在這時,才會深刻體悟孔老夫子所說“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亦會感嘆何為“年年歲歲景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二十九年前,1982年,我八歲,那是一個物質匱乏但快樂無限的年代。故鄉是江漢平原上一個并不富裕的偏僻鄉村,一條彎彎的大河從家門口穿流而過,家的后面是一畝方塘和看不到邊的莊稼地。穿過一片片金燦燦的油菜地,便是我曾就學的鄉村小學。每天最開心的事,就是放學后趴在學校河邊的石頭上迅速寫完作業,和小伙伴一路追逐打鬧地回家,胡亂扒上幾口飯,就拿起網兜、魚叉結伴去追蜻蜓、抓鱔魚、挖泥鰍。更別提在炎熱的夏日,和一群孩子整天貓在河里,樂此不疲追逐嬉鬧的快樂了!

然而,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為了讓我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那年秋天,父母費盡周折將我轉到城里的小學插班讀書。從鄉村到城里雖然每天都要坐船渡過家門口的那條大河,路途甚是辛苦,但總算可以每天回家了。雖不能如從前那般每天放學后快快樂樂地玩上一陣,但每逢周末,歡樂還是可以繼續的。

就在我的學習環境發生變化的時候,國家也在悄然發生變化,“改革”“開放”等字眼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以前在供銷社工作,無憂無慮的父親也被要求“下?!?。競爭、壓力開始在我們的生活中此起彼伏。由于兄弟姊妹多,且隨著孩子們的年齡增長,家里的開銷進一步加大,生活的重負像大山一樣壓得父母喘不過氣來,也促使我一夜長大,誓要“好好讀書,決不能對不起父母的辛苦”,這也成了我,一個農村孩子為改變命運所確立的座右銘。就是帶著這股勁頭和每個鄉村子弟都會有的夢想,我開始了艱辛卻始終保持昂揚斗志的求學歷程。

十九年前,1992年,我十八歲。帶著收獲的喜悅,我告別了生活了十八年的故鄉,來到武漢上大學。此時的我躊躇滿志,把“自信人生兩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作為新的座右銘,在全新的世界不斷挑戰著自己。

大學生活是豐富而又激蕩心靈的。在這里,我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不知疲倦地鍛煉身體,充滿激情地爭取每一個發展和充實自己的機會。如果有人問我,在大學里學到的最有用東西是什么?我要說,一是那段學習的經歷讓我開啟了人生的另一條旅途,否則,我還會在農村,可能還和那些幼時的小伙伴一起,每天迎著朝陽下地勞作,頂著晚霞牽牛而歸;二是接觸學習了哲學,讓我能夠更清醒地認識這紛繁的世界。雖然,南方談話的春風伴隨春天的故事開始吹遍神州大地的每個角落,我家的生活卻因父親下崗和幾個妹妹沒有著落的大學學費變得舉步維艱,可我從未放棄過心中的夢想,是自信帶我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歲月。

九年前,2002年,我二十八歲。這年年初,我收獲了上天賜予我的最好禮物——兒子出生了。此時,我已經歷了若干次工作變動,落腳到省城一個環境較好的單位工作。身為農家子弟,我已感到非常滿足,但過于優越的環境和因對工作熟悉而產生的惰性,讓我突然意識到“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警示,于是自我加碼完成了碩士學位的學業,并時刻準備迎接新的改變。

機遇說來就來——這年年底,我被調到北京。一下子離開愛妻幼子,舍棄優越的工作環境獨自北上,心中難免會有些悵然若失,但想到“青山何處不埋忠骨,好男兒志在四方”的豪言壯語,內心也就釋然了。面對陌生的一切,我又把“天道酬勤”作為新的座右銘,有賴領導和朋友們的關心幫助,我逐漸安定下來,在北京迎來了家人團聚的幸福生活。

2011年,我步入了三十八歲的年齡段?;叵脒@些年的拼搏,有得到、有失落,有欣喜、有淚水,有得意、有失意,對識勢與適時、堅持與創新、恕人與釋己、外化與內守這些關乎人生的哲理有了更深的感受。現在,我把“提升付出的價值,享受人生的快樂”作為座右銘。這世間,再大的權力、再多的金錢,也不能給人帶來最大的快樂。這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道理,很多人知道卻不一定能真正做到,我可能也是其中一個,但會努力讓自己做得更好。在未來的一個九年,無論對工作還是對生活,我愿遵循這個座右銘,看是否一如已過去的幾個九年所確定的座右銘那樣,能夠指引我獲得不一樣的人生!

(此文寫于2011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邵县| 镇江市| 鄢陵县| 阿拉善盟| 珠海市| 新绛县| 宁化县| 昌宁县| 华坪县| 射洪县| 开平市| 赤壁市| 安乡县| 双鸭山市| 西安市| 上思县| 德安县| 苍南县| 汉沽区| 凌云县| 买车| 南江县| 凉城县| 保靖县| 万荣县| 兰溪市| 内乡县| 凤庆县| 任丘市| 汉寿县| 溆浦县| 贡嘎县| 介休市| 保靖县| 万源市| 日喀则市| 偏关县| 台州市| 长春市| 舞钢市| 安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