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1 銀行業中IT系統的發展

銀行業是金融行業中信息化程度最高的細分行業,其IT建設歷史由來已久。接下來,我們先來了解銀行業中IT系統面臨的挑戰。

1.1.1 銀行業的挑戰

長久以來,IT架構服務于銀行的業務架構,并為其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撐。

  • 20世紀60年代,臺式機的出現使銀行的核心賬戶處理可以由計算機實現。
  • 20世紀80年代,C/S架構的出現推動了銀行ATM、POS的快速發展。
  • 20世紀90年代,電子商務和新支付手段的出現,拓展了銀行業的業務范圍。
  • 2010年后,第三平臺(云計算、大數據、移動平臺、社交媒體)促進銀行業的業務創新。IT的地位大為提升,開始引領業務發展的趨勢。

我們知道,在銀行業中,無論IT部門地位多么高,它都是服務于業務的。也就是說,IT戰略必須服務于業務戰略。當IT戰略與業務戰略相匹配時,它就會成為后者發展的助推器,否則會成為業務發展的雞肋,猶如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關系。

銀行業的傳統核心業務主要是“存貸匯”。銀行在其中充當中介的角色。舉例來說,大魏平時將工資存到工行的儲蓄卡里,并且通過工行購買一些理財產品。有一天,大魏想購買山姆出售的房子,那購買二手房的流程中,房地產中介會成為整個交易過程的第一中介。購售雙方在房地產中介簽署購買合同。大魏通過銀行匯款支付定金,到銀行申請抵押貸款,通過銀行打首付,銀行批貸下來以后打尾款,拿到房子的鑰匙,然后每月按照與銀行的貸款約定還貸。在整個過程中,銀行充當關鍵的中介作用,所有環節都繞不開銀行(房地產起到第一中介的作用,所以要收取不菲的中介費)。

我們考慮一個較為極端的情況,如果購售雙方有足夠的信任,購買方直接以現金方式將全部房款付給山姆,而山姆后續會直接消費這些現金(不存到銀行中),那么購房行為的所有中間環節就都沒有了,銀行在其中沒有起到任何作用,我們稱這種情況為金融脫媒。

在金融脫媒的進程中,頭部互聯網公司的金融跨界行為起到推動的作用。互聯網為資金供需雙方提供搜索平臺,充當資金信息中介,融資交易由雙方自己完成。此外,互聯網提供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為交易雙方提供首付款、轉賬、支付等功能,最終推動無中介金融市場的形成。

為何說頭部的互聯網企業跨界會對金融、銀行帶來巨大的挑戰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兩個。

1)銀行對客戶的了解程度并不比其他機構高。阿里巴巴這樣的電商企業,在自己的領域中,掌握著客戶的第一手交易信息,也掌握著消費者的購買記錄、還款信息,可以據此構建出非常準確的客戶畫像,它比銀行更了解客戶,因此往往能為用戶推薦準確的金融服務產品。

2)金融本身是次生需求,只有買東西時資金不夠了才會產生融資的需求,任何一家銀行都不可能構建起端到端的金融生態。在網上購物盛行的今天,銀行更多是被嵌入生態中。

在金融脫媒愈演愈烈的同時,2014年國家放開存款利率管制,銀行依賴的存貸利差的傳統盈利模式難以為繼,銀行在這種模式下的競爭陷入紅海,銀行急需擴展業務類型、創新業務模式來提高盈利能力。

也就是說,當下銀行業需要面對的,既有同行業內同質化的競爭,又有互聯網的跨界競爭,可謂前有埋伏,后有追兵。在這種情況下,銀行如果不做改變,除非國家發行政命令,禁止互聯網行業涉足金融領域業務,設置高壁壘來保護銀行,否則銀行受到的挑戰將會越來越大,銀行會越來越被動。

1.1.2 銀行業的業務轉型

近些年,銀行信息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提升“離柜率”。根據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2017年中國銀行業服務報告》:2017年,中國銀行的平均離柜率為88.68%。在銀行離柜率提升的過程中,電子渠道的興起起到了關鍵性作用。但有些現金業務仍然需要人們去銀行物理網點辦理。一旦法定數字貨幣發行,人們對物理網點的依賴將徹底消除。

為了應對各類挑戰,2010年開始銀行開始大力發展互聯網金融業務。目前銀行業的互聯網金融業務模式主要有五種。

  • 第三方支付:主要形式是銀行與第三方支付機構合作。
  • P2P網絡貸款:如通過網上銀行購買理財產品、股票等。
  • 大數據金融:銀行可以通過自己內部的大數據或者第三方機構的大數據,分析客戶的信用等級,輔助實現快速批貸、信用卡額度快速提升等。
  • 傳統服務互聯網化:如理財產品交易、貴金屬交易、水電費代繳等業務,通過手機銀行的移動App來實現。銀行的傳統服務互聯網化有三種體現方式,即成立直銷銀行,與微信銀行、支付寶等第三方機構對接,提供轉賬支付、社交聊天等服務終端。
  • 互聯網金融門戶:其核心是“搜索+比價”,如興業的“錢大掌柜”、融360等。

在以上五種模式中,傳統服務互聯網化對于銀行來講是最主動、最直接的方式。自2014年開始,很多銀行成立了直銷銀行。2014年2月28日,國內首家直銷銀行——民生銀行直銷銀行正式上線。

直銷銀行是互聯網時代應運而生的一種新型銀行運作模式,是互聯網金融科技(Fintech)環境下的一種新型金融產物。在這一經營模式下,銀行沒有營業網點,不發放實體銀行卡,客戶主要通過電腦、電子郵件、手機、電話等遠程渠道獲取銀行產品和服務,因沒有網點經營費用和管理費用。直銷銀行可以為客戶提供更有競爭力的存貸款服務及更低的手續費率。降低運營成本、回饋客戶是直銷銀行的核心價值。如興業銀行直銷銀行,為客戶提供智盈寶、定期、理財、基金、興業寶等豐富的投資理財產品,支持通過多家銀行的銀行卡直接在線購買,操作簡單。

我們知道,一切業務轉型,最終都要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接下來我們介紹銀行的信息化建設。

1.1.3 銀行業的信息化建設

2006—2020年,中國銀行業取得了非常大的發展。金融行業的IT架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值得注意的是,IT基礎架構的變化與應用的發展,是互相推動、相輔相成的。早年間,高度集中式的應用,就比較適合運行在縱向擴展能力很強、穩定性非常高的IT基礎架構上。隨著分布式應用的普及,應用更要求底層架構的橫向擴展能力,而對單機/單實例的穩定性要求,反而沒有以前那么苛刻。隨后,互聯網應用興起,它的分布式、去狀態化做得很好,同時要求底層基礎架構具有彈性擴展、動態伸縮能力。

整體來看,銀行數字化轉型分為四個階段,如表1-1所示。

表1-1 銀行數字化轉型階段及其特點

014-1

接下來,我們分析最近20年銀行IT架構的發展。

2000—2010年,銀行主要實現了數據中心大集中,即將分散在各省的小數據中心集中到幾個大的數據中心。這段時間是銀行的IT大建設階段,銀行采購了大量的軟件、數據庫、小型機、存儲設備。銀行的核心業務系統部署在大型機上。下面從UNIX時代的謝幕開始分析,以期讓讀者有一定感性認知。

1. UNIX時代的謝幕,x86和虛擬化的崛起

在早期,由于小型機(AS400)的硬件、操作系統、驅動,甚至應用,都是由一家或者某幾家廠商提供的,所以它的兼容性非常好、穩定性非常高,能夠充分滿足銀行對業務穩定性的要求。筆者在2011—2014年就職于IBM系統科技部,負責IBM Power的售前工作。彼時IBM Power7服務器將IBM的小型機在中國的業務推到了頂峰。在2006年,銀行只會將外圍的應用放在x86服務器上,一些重要的應用和數據庫都會運行在小型機或大型機上。在那個時候,很多人(包括筆者在內)都沒有意識到,短短的幾年后,小型機的衰落會如此之快。2012年,IBM小型機在國內的銷售額開始下滑,而隨著甲骨文收購Sun公司并宣布不支持安騰芯片,惠普小型機也逐漸走到了盡頭。2019年年初英特爾宣布安騰處理器開始從2019年1月30日正式退役。2017年9月,甲骨文裁掉了Solaris和SPARC團隊的核心人才,這意味著對于這個產品系列甲骨文未來只提供維護服務,不會再進行研發。

小型機時代的落幕、x86服務器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x86虛擬化技術的普及。虛擬化的高可用、在線遷移等特性,很大程度上彌補了早期x86服務器穩定性相對差的缺點。2008年,工行全面部署服務器虛擬化,這是國內x86虛擬化的起點,隨即國內銀行大量進行U2L,將UNIX的業務下移到x86服務器。

2013—2014年,工行進行了vSphere虛擬化大批量采購。2014年,工行完成了“兩地三中心”工程建設。借助x86+vSphere虛擬化,2013年9月建行完成北京主生產中心的建設(稱為一期),新業務應用全部使用虛擬化、Web及App使用x86虛擬化、DB使用小型機虛擬化。一期建設使得x86占比增加了30%,其與小型機的比例達到2:1。2015年2月,建行完成北京與武漢雙中心建設(稱為二期),二期通過擴大新一代平臺規模使得x86與小型機比例達到5:1。2016年建行進行北京與武漢三中心的建設(稱為三期),小型機數據上移至主機平臺或下移到x86平臺,新一代平臺成為行內絕大多數應用運行平臺。

2. OpenStack的出現

OpenStack的第一個版本Austin是在2010年1月發布的。OpenStack的出現,直接拉低了很多IT公司進入云計算行業的門檻,隨后銀行也開始了對OpenStack的嘗試。2017年,經過多年的技術探索,工行基于OpenStack并通過自研云管理平臺(CMP)搭建了基礎設施云,完成了6個云機房模塊的建設。但OpenStack在銀行的普及程度遠不及vSphere虛擬化。

3. Docker發布

2013年Docker的出現,使容器具備了“一次打包,四處運行”的能力。從那時起,很多銀行(如工行)開始研究Docker技術。

2014年,開源軟件在國內贏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同年,銀監會發文要求銀行逐步實現IT技術自主可控,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開源軟件在國內的發展。

2014年6月,Kubernetes發布,2015年紅帽基于Kubernetes的容器云平臺OpenShift 3發布,奠定了Kubernetes在容器調度平臺方面事實標準的基礎和OpenShift在企業客戶容器云市場壟斷地位的基礎。

2016年,銀監會發布了中國銀行業信息科技“十三五”發展規劃,規劃實施時間為2016年至2020年。規劃認為,開源軟件符合“開放性強、透明度高、適用面廣的信息技術”屬性;其次,使用開源軟件有助于銀行業保障網絡和信息安全,實現風險可控,并建議銀行研究開源軟件在銀行重要信息系統中的應用。

從2016年開始,銀行開始籌劃構建基于容器的PaaS平臺。2017年,IBM中標工行PaaS(Docker)云計算項目。2018年,招行使用OpenShift構建容器云平臺。2019年,農行使用OpenShift構建容器云平臺。此外,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也使用OpenShift構建了容器云平臺。2016—2020年,多家銀行紛紛成立金融科技公司。截至2020年8月,五大行均成立了金融科技公司。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發,這對包括銀行在內的各個行業產生了重大的沖擊。對于銀行來說,應該如何應對?從整體上看,應加速數字化轉型,增加數字化分銷渠道,大力發展數字化支付。

在介紹了銀行業IT系統的發展后,我們接下來看保險業中IT系統的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州市| 濉溪县| 灌云县| 开化县| 尉氏县| 武隆县| 银川市| 缙云县| 沈丘县| 呈贡县| 香河县| 镇宁| 马鞍山市| 博罗县| 红桥区| 新乡县| 茂名市| 北流市| 仙桃市| 西峡县| 根河市| 乌审旗| 镶黄旗| 正宁县| 崇州市| 宣城市| 博客| 克拉玛依市| 青冈县| 正定县| 武隆县| 论坛| 泌阳县| 梨树县| 绥宁县| 赣州市| 承德市| 习水县| 绥棱县| 怀化市| 石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