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 自動控制系統分類

自動控制的研究對象廣泛,類型眾多,特性千差萬別,但著眼于主要特征和性能,則一般可按一定的類型標準分為以下幾類。

1.2.1 按信號傳遞、處理和描述關系性質的分類

1)開環控制系統與閉環控制系統。圖1-4中的反饋元件又稱反饋環節,如圖1-5所示,比較環節的加性關系可分正、負反饋兩類。

圖1-5 閉環控制系統的框圖

2)隨機控制系統。輸出觀測量、輸入控制量或系統狀態特征量等具有隨機性,控制目的一般是使輸出跟隨參考輸入變動。

3)連續控制系統。系統各部分信號均以時間連續函數形式傳遞、處理,且被控對象具有時間連續函數的動態特性的系統,這類系統又稱為連續系統,如圖1-6所示。

圖1-6 連續系統的信號特點

4)離散控制系統。系統各部分信號均以離散時間序列方式傳遞、處理,且被控對象可通過離散時間關系描述,這類系統又稱為離散系統,如圖1-7所示。

圖1-7 離散系統的信號特點

5)采樣值控制系統。該系統各部分信號既有離散時間序列的傳遞、處理,又有時間連續函數的傳遞、處理,且被控對象需要通過離散時間和連續時間關系共同描述,這類系統是一種混合系統,如圖1-8所示。

圖1-8 采樣值系統的信號特點

1.2.2 按系統數學模型性質的分類

1)線性系統:各環節可由線性微分(差分)方程等線性關系描述的系統。包括:

● 多個輸入信號同時加性作用于系統時,其輸出響應等于各輸入分別單獨作用于此系統的輸出響應之和,如圖1-9所示。

圖1-9 線性系統的加性原則

● 當線性系統的輸入增大或縮小某倍率時,輸出響應亦增大或縮小該倍率,如圖1-10所示,其中,aR為給定常數。

圖1-10 線性系統的齊次性原則

● 將加性和齊次性用數學公式表達就是,在線性系統中,若yit)=Suit),i∈{1,2,…,n},則疊加原理成立,即

式中,aiR為常數;S為線性算子。

線性系統的微分(差分)方程模型的系數不隨時間變動時,稱為線性定常系統,這類系統中除線性關系成立外,同時還具有如下的時移特性。

● 若線性定常系統初始條件為零,且

式中,τR為時移參數。式(1-3)說明,線性定常系統的輸出響應信號形狀只與輸入信號的形狀有關,而與輸入信號在何時作用于該系統無關。

2)非線性系統:用非線性微分(差分)方程描述的系統,圖1-11呈現的是典型繼電特性的非線性輸入/輸出關系。

圖1-11所示的輸入/輸出特性可以描述為

圖1-11 非線性輸入/輸出關系

這顯然是非線性的代數關系式。

1.2.3 按系統結構復雜度的分類

1)單輸入單輸出系統(Single-Input and Single-Output,SISO),即輸入信號和輸出信號各只有一個的控制系統,但該系統可以只有單一反饋回環,也可有多個反饋回環,如圖1-12所示。

圖1-12 多回環的SISO系統

2)多輸入多輸出系統(Multi-Input and Multi-Output,MIMO),又稱多變量系統,即輸入信號和/或輸出信號的個數多于一個,從而系統有多組輸入輸出關系,其中包括交叉耦合關系,反饋回環結構比較復雜,圖1-13就是雙輸入雙輸出的情形。

圖1-13 MIMO系統示例

3)網絡系統。泛指結構龐大,參數變量眾多,由多個子系統相互關聯組成的,具有網絡狀拓撲結構的系統,其各子系統是既相對獨立而又相互關聯的集群系統,如圖1-14所示。

圖1-14 粒子群網絡系統的晶格形態

1.2.4 按系統結構、參數和信號共性的分類

1)確知系統。是指系統的結構、參數和信號均確知的系統。這類系統的數學模型往往便于數學解析和數值分析等。

2)非確知系統。即指系統的結構、參數、信號中有不確切性的系統,如隨機系統、模糊系統。這類系統的分析方法需視情況而定,如模糊控制應用模糊數學方法等。

總之,控制系統擁有十分繁雜的系統類型,這里的分類是粗略的、不嚴格的,事實上,有些實際的控制系統往往是幾種不同類型系統的綜合體。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冈县| 庆安县| 盐池县| 千阳县| 莱阳市| 库尔勒市| 项城市| 中阳县| 永善县| 新邵县| 高碑店市| 昌都县| 新余市| 夹江县| 东明县| 香河县| 高台县| 兰考县| 喜德县| 平远县| 中牟县| 长寿区| 馆陶县| 九江市| 长汀县| 岢岚县| 南木林县| 九台市| 北辰区| 广河县| 治多县| 伊川县| 洛隆县| 天津市| 和林格尔县| 昭苏县| 襄城县| 工布江达县| 大渡口区| 北票市| 长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