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核心技術從小白到大牛
- 黃林峰 翟文學編著
- 3556字
- 2022-01-21 13:38:42
3.2 Linux基礎命令
在Linux系統(tǒng)中,可以使用的命令非常多,我們可以使用這些命令實現(xiàn)文件的管理、防火墻的設置以及服務器的部署等功能。下面將對一些經常使用的Linux基礎命令進行介紹。
3.2.1 命令提示符
命令提示符不是命令的一部分,它只是起到提示作用。登錄Linux系統(tǒng)后,在圖形界面下啟動終端可以看到命令提示符。在命令行界面的光標閃爍前顯示的提示字符,就是命令提示符。登錄系統(tǒng)后,單擊左上角的Activities按鈕,然后單擊終端圖標就可以啟動終端程序了,如圖3-5所示。
啟動終端后,我們可以看到命令提示符[root@mylinux~]#,顯示格式為[用戶名@主機名當前所在目錄]身份符,其中root表示當前登錄系統(tǒng)的用戶名,mylinux表示主機名,~表示當前用戶的家目錄,#表示當前用戶為系統(tǒng)管理員,如圖3-6所示。如果是普通用戶登錄系統(tǒng),身份符就是$。另外,家目錄是每個用戶專屬的私人目錄,用戶登錄到系統(tǒng)后,默認所在的位置就是其家目錄。普通用戶的家目錄默認都在/home目錄下以用戶名命名的文件夾,系統(tǒng)管理員root的家目錄比較特殊,在/root目錄下。
圖3-5 啟動終端
圖3-6 終端界面
雖然我們安裝并登錄了GUI圖形界面,但是在Linux操作中大多還是習慣于以命令形式管理控制系統(tǒng),鼠標操作僅起到輔助作用。
大牛成長之路:中文輸入法設置
在終端中輸入yum install ibus-libpinyin命令會自動進行輸入法的安裝,完成安裝后輸入reboot命令重啟系統(tǒng)。然后在“設置”-“Region & Language”中添加中文輸入法即可。另外,在該界面中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使用習慣設置中英文切換的快捷鍵。
圖形化工具與Linux命令行界面相比會消耗更多的系統(tǒng)資源,因此一些經驗豐富的系統(tǒng)管理員甚至不會安裝Linux圖形界面,而是直接通過命令行模式管理系統(tǒng),如圖3-7所示。
圖3-7 命令行模式
3.2.2 【實戰(zhàn)案例】基礎操作命令應用
在學習Linux系統(tǒng)的管理操作之前,我們可以先來了解一些常用的基礎命令。有了這些命令作為基礎,將會幫助我們在后續(xù)的Linux學習中輕松掌握更多命令的用法。
本節(jié)主要介紹一些Linux系統(tǒng)的常用命令,在輸入命令的時候,注意命令和指定的選項參數(shù)之間要有一個空格。下面介紹的這些命令都是Linux入門需要了解的內容。
掃碼觀看教學視頻
1.pwd命令
執(zhí)行pwd命令可以顯示用戶當前所在的工作目錄,并且該目錄以絕對路徑名稱顯示
語法:
選項說明:
●--help:在線幫助。
●--version:顯示版本信息。
例3-1 查看當前所在目錄
在終端輸入pwd命令,可以看到當前用戶所在的工作目錄。從執(zhí)行結果中可以看到當前登錄到系統(tǒng)的用戶為root,所在的工作目錄為/root,具體如下。
2.cd命令
cd命令可以切換用戶的工作目錄。cd是Linux中比較常用的一個命令,可以快速地切換到不同的目錄下。如果要切換到根目錄下,可以執(zhí)行cd/命令
語法:
例3-2 切換工作目錄
使用cd命令從當前的~工作目錄(/root)切換到/tmp目錄下,可以執(zhí)行cd/tmp命令。在命令提示符中可以看到當前工作目錄由~變成了tmp,這說明用戶已經成功切換到了/tmp目錄中,具體如下。
用戶除了可以在cd命令后指定目錄名稱,還可以指定一些特殊符號以實現(xiàn)不同目錄的切換操作。
特殊符號說明:
●cd~:切換到當前用戶的家目錄。
●cd~username:切換到其他用戶的家目錄,username是用戶名稱。
●cd-:返回到上一次所在的目錄。
●cd..:切換到上級目錄。
例3-3 返回上次所在的目錄
使用這些特殊符號切換目錄時,可以先使用cd命令切換到/tmp目錄中,然后執(zhí)行cd-表示返回用戶上次所在的目錄即用戶的家目錄,也就是/root,具體如下。
3.ls命令
ls命令可以顯示指定目錄下的內容,包括目錄中的子目錄和文件等信息。用戶所處的目錄不同,執(zhí)行l(wèi)s顯示的內容也會有所不同。
語法:
選項說明:
●-l:顯示子目錄和文件的詳細信息,包括權限、大小、日期等信息。
●-a:顯示該目錄下的所有子目錄和文件,包括以.(點)開頭的隱藏文件。
●-d:顯示目錄信息。
例3-4 顯示文件信息
直接執(zhí)行l(wèi)s命令會顯示該目錄下的子目錄和文件名稱,不會顯示詳細信息。指定-l選項可以顯示更多信息,除了顯示名稱之外,還有權限、所屬用戶、大小等,具體如下。
4.date命令
date命令可以顯示和設置系統(tǒng)的時間或日期。直接執(zhí)行date命令可以顯示系統(tǒng)當前的日期和時間,也可以指定一些參數(shù)以不同的格式顯示和設置時間或日期。
語法:
選項和格式說明:
●-u:顯示目前的格林威治時間。
●%H:24小時格式顯示時間(00~23)。
●%I:12小時格式顯示時間(00~12)。
●%Y:顯示年份。
●%m:顯示月份(01~12)。
●%d:顯示每月中的第幾天。
●%M:顯示分鐘(00~59)。
●%S:顯示秒(00~59)。
●%j:顯示一年中的第幾天。
例3-5 顯示日期和時間
直接執(zhí)行date命令,則按照默認格式顯示系統(tǒng)的當前時間。+%Y-%m-%d%H:%M:%S表示以“年-月-日 時:分:秒”的格式顯示當前系統(tǒng)的日期和時間,具體如下。
5.who命令
who命令可以顯示當前登錄系統(tǒng)的用戶終端信息,包括用戶的名稱、使用的終端設備、登錄到系統(tǒng)的時間等信息。
語法:
選項說明:
●-q:只顯示登錄到系統(tǒng)的用戶名稱和總人數(shù)。
●--help:顯示幫助信息。
例3-6 查看用戶登錄信息
直接執(zhí)行who命令會顯示當前登錄到系統(tǒng)的用戶信息,由于當前只有root這一個用戶登錄了系統(tǒng),所以執(zhí)行此命令只能看到root用戶的登錄信息,具體如下。
6.w命令
w命令可以顯示當前登入系統(tǒng)的用戶信息。執(zhí)行這個命令我們可以得知當前都有哪些用戶登錄了系統(tǒng),以及這些用戶正在執(zhí)行的程序。也可以指定某個用戶,僅顯示與這個用戶相關的信息。
語法:
選項說明:
●-f:開啟或關閉顯示用戶從何處登入系統(tǒng)。
●-h:不顯示各欄位的標題信息列。
●-s:使用簡潔格式列表,不顯示用戶登入時間,終端機階段作業(yè)和程序所耗費的CPU時間。
●-u:忽略執(zhí)行程序的名稱,以及該程序耗費CPU時間的信息。
例3-7 查看詳細的登錄信息
直接執(zhí)行w命令會顯示USER(登錄用戶)、TTY(終端設備)、FROM(從哪里登錄)等信息。執(zhí)行w-h命令不會顯示標題信息,只顯示登錄用戶的信息,具體如下。
7.ifconfig命令
ifconfig命令可以顯示網(wǎng)卡配置信息,我們通常會使用此命令查看系統(tǒng)當前的網(wǎng)卡名稱、IP地址、MAC地址等網(wǎng)絡信息。
語法:
例3-8 查看網(wǎng)卡配置信息
比如使用ifconfig命令指定系統(tǒng)中的網(wǎng)卡名稱ens33,可以查詢該網(wǎng)卡的IP地址,inet參數(shù)后面指定的就是該網(wǎng)卡的IP地址,netmask是網(wǎng)絡掩碼,具體如下。
8.netstat命令
netstat命令可以顯示網(wǎng)絡狀態(tài),包括TCP和UDP套接字信息、路由表以及接口狀態(tài)等信息。
語法:
選項說明:
●-a:顯示詳細信息。
●-r:顯示路由表。
●-t:顯示與TCP相關的連接信息。
●-u:顯示與TCP相關的連接信息。
●-i:顯示網(wǎng)絡信息。
例3-9 顯示路由表信息
執(zhí)行netstat-r命令可以了解系統(tǒng)目前的路由信息,具體如下。
9.ps命令
ps命令可以顯示系統(tǒng)當前的進程狀態(tài)。Linux系統(tǒng)中有很多正在運行的進程,學會合理地管理這些進程可以提升系統(tǒng)的性能,也會幫助我們更加了解Linux系統(tǒng)。
語法:
選項說明:
●-a:顯示同一個終端下的所有進程信息。
●-u:顯示指定用戶的進程信息。
●-x:顯示沒有控制終端的進程。
例3-10 查看進程信息
使用ps命令指定-aux選項可以顯示所有包含其他用戶的進程信息,具體如下。
10.man命令
man命令可以查看系統(tǒng)中的各種幫助手冊。當我們不了解一個命令的用法時,可以通過使用man命令指定需要查詢的命令名稱,查詢到系統(tǒng)中關于這個命令的描述以及詳細的用法說明。
語法:
例3-11 查看命令用法
例如查詢ls命令的用法,可以直接在終端執(zhí)行man ls命令,在打開的幫助手冊中顯示了ls命令的描述信息和選項信息,包括該命令的解釋、使用格式等,具體如下。
11.clear命令
clear命令可以清空當前屏幕中顯示的內容,從第一行開始顯示命令。
語法:
當終端執(zhí)行了太多的命令操作時,我們可以使用clear命令清理當前終端顯示的內容,重新開始輸入命令來執(zhí)行操作。
12.history命令
history命令可以顯示歷史記錄,即顯示執(zhí)行過的命令。當我們想查看執(zhí)行過的命令記錄時,可以執(zhí)行此命令。
語法:
例3-12 查看歷史記錄
如果我們想查看最近執(zhí)行過的命令,可以使用history命令指定數(shù)字,比如history 4表示查看最近執(zhí)行過的4條命令,具體如下。
在使用Linux命令執(zhí)行一些操作時,學會搭配一些快捷用法可以提升效率。
小白逆襲:快捷操作
●上、下鍵:回翻歷史命令,Linux最多紀錄曾經輸入過最近的1000條命令。
●Ctrl+C組合鍵:可以中斷正在執(zhí)行的程序。比如用戶想終止在終端正在運行的命令操作,可以使用這個組合鍵。
●Tab鍵:單擊Tab鍵可以補齊未輸入完整的命令和文件名。雙擊Tab鍵可以顯示所有以公共部分開頭的命令或可用文件名。
另外,單擊Tab鍵后,若光標與顯示結果間有一個空格,則說明已經唯一確定到一個文件了,若光標與顯示結果間沒有空格,則說明僅顯示到多個文件名字的共有部分,可雙擊后顯示所有結果。
例3-13 返回錯誤信息
如果我們在輸入命令的時候,一不小心輸入了錯誤的命令怎么辦?不用擔心,bash會根據(jù)我們輸入的錯誤內容返回提示信息,bash就是我們使用的Shell的名字。比如在輸入date命令時錯誤地輸入了dat,此時命令行的提示信息如下。
由于我們輸入了錯誤的信息,所以bash會返回“找不到命令”的提示信息。一般來說,出現(xiàn)這種提示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由于系統(tǒng)中沒有安裝該命令的軟件包,所以會提示這種信息。解決方法就是執(zhí)行安裝命令安裝該命令的軟件包。
2)該命令所在的目錄目前的用戶沒有將它加入命令的查找路徑中。
3)命令輸入錯誤。
- 算法零基礎一本通(Python版)
- PHP 從入門到項目實踐(超值版)
- Mastering QGIS
- 數(shù)據(jù)結構(Python語言描述)(第2版)
- Ray分布式機器學習:利用Ray進行大模型的數(shù)據(jù)處理、訓練、推理和部署
- 正則表達式經典實例(第2版)
- Hands-On Functional Programming with TypeScript
- .NET 3.5編程
- Spring核心技術和案例實戰(zhàn)
- Swift 4 Protocol-Oriented Programming(Third Edition)
- Android傳感器開發(fā)與智能設備案例實戰(zhàn)
- QPanda量子計算編程
- Magento 2 Beginners Guide
- 數(shù)據(jù)科學中的實用統(tǒng)計學(第2版)
- 程序員面試金典(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