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9 美國柯爾特M1903/08手槍(馬牌擼子)

美國柯爾特M1903手槍的設計者約翰·勃朗寧其實在給柯爾特公司該款手槍的正式專利之前,就已經把這款樣槍的設計先給了比利時的FN公司——即本書所提到的比利時FN M1903手槍,可見FN M1903手槍與柯爾特M1903/08手槍可謂是“同父”(勃朗寧同款設計)“異母”(不同廠家生產)的“親兄弟”!

第一把柯爾特M1903手槍誕生在1903年的6月,并于同年8月正式推向美國市場,該手槍一經推出就受到了美國人的喜愛。隨后這款第一型的“馬牌擼子”又經歷了四次改動,由此衍生,最后該“家族”成員囊括“五種型號、兩種口徑”。因為改動口徑后的型號通常被稱為柯爾特M1908半自動手槍,所以為了統一這種“不同口徑但實質卻相同”的兩款手槍,就將它們統稱為柯爾特M1903/08手槍。

柯爾特M1903/08手槍采用自由槍機的半自動方式,以及單動的內藏擊錘。全槍長178毫米,槍管長102毫米,空槍重0.68千克。但到了第二型,槍管縮短為95毫米,全槍長也相應變短為171毫米,全槍重量略有下降。口徑為7.65毫米的“馬牌擼子”采用的是.32ACP槍彈,裝彈量為8發。而口徑為9毫米的“馬牌擼子”采用.380ACP槍彈,裝彈量為7發。上述槍型都是采用片狀準星和U形缺口照門,理論有效射程在50米內。

槍身表面有經過發藍處理的黑色“馬牌”,也有鍍鎳的銀色“馬牌”。除此之外還可根據客戶需要鍍金,或者鍍銀,并且還有在槍身上刻有各種圖案的高級定制版“馬牌”。另外軍用版本的“馬牌擼子”表面用鋅錳系磷化處理技術,增加耐磨性。套筒后部帶有縱向的防滑紋,防滑紋上有一個固定銷,這就是“擊針擋桿”,用于固定擊針尾部,控制擊針的位置。擊針擋桿下方是手動保險,這是“馬牌擼子”的第一道保險。除此功能以外,當拉動套筒到后部便可以使用手動保險卡住套筒,不讓套筒復進,用途是在分解時來固定套筒。握把背面則有第二道保險,就是握把保險。彈匣釋放鈕被設計在握把底部,后期的“馬牌”擁有的第三道保險就是“彈匣保險”。

☆ 柯爾特M1903/08手槍完全分解

“馬牌擼子”的標志就是握把防滑鑲片上的那匹揚蹄的“小馬”,而這匹“小馬”也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槍型的改進在不斷變化,由此而產生了多種不同款式的“小馬”,這也成為區分該系列手槍不同型號的一個參考依據:第一款的“馬牌”握把防滑鑲片采用橡膠制成,呈現黑色,上部有COLT的銘文,環繞波浪紋,下部則有標志性的“小馬”,“小馬”外部是一個圓形;第二款的握把防滑鑲片也是橡膠制成,上部有橫條框形制的COLT銘文,下面的“小馬”比第一款的大了一點兒,“小馬”身下還壓有“橄欖”形狀的標志;第三款的握把防滑鑲片依舊采用橡膠制成,上面和第二款一樣是橫條框形制的COLT銘文,下面的“小馬”沒有改變,但去掉了“小馬”身下的“橄欖”標志;第四款則改換材質,用胡桃木來制作握把防滑鑲片,其上取消了單獨的COLT銘文,改為了一個鑲嵌的金色扣子,扣子里還是那匹“小馬”……當然,除了這些標準的握把形制,還有專門為客戶定制的特殊式樣,比如用象牙制成的高級款式。甚至也有握把防滑鑲片上不帶有“小馬”標志的產品,但仍然可以從套筒右側尾部的“小馬”標志來判斷出它就是“馬牌擼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迭部县| 阿拉善右旗| 海城市| 洛川县| 海晏县| 商都县| 辉南县| 大港区| 大埔区| 阿荣旗| 贵南县| 桑植县| 旌德县| 南皮县| 永胜县| 铅山县| 吐鲁番市| 泸水县| 京山县| 清丰县| 大洼县| 米林县| 洪雅县| 韶山市| 突泉县| 修武县| 安西县| 莲花县| 太保市| 图片| 姚安县| 蒙城县| 左贡县| 巴林左旗| 柘城县| 偏关县| 电白县| 临夏县| 娄烦县| 桑植县| 石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