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4章 詩詞鑒賞:庭院深深深幾許

  • 詩詞簡論
  • 月墨傾風
  • 2660字
  • 2022-01-14 08:42:11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被人稱為千古第一才女,詩情才華可見一斑。

出生于書香門第的她,早期家境優裕,父親精通經史,母親也知書能文。在這樣的家庭熏陶下,小小年紀的她便文采出眾。

18歲那年與大她三歲的趙明誠結婚,才子佳人伉儷情深,情投意合琴瑟和弦,加上雙方家境還算富裕,日子愜意而安穩。

這個時期的李清照,詩詞里都是滿滿的現世安穩,她可以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也可以沉醉不知歸路,她可以東籬把酒黃昏后,也可以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這個時期的李清照,寫的是深閨少女情懷,寫的是閨閣之怨,只關風月,不談世事。

而我今天我們要欣賞的這首詞,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筆調凄美,凄美中透露著無奈。

而這首詞還跟歐陽修的《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有一定的關系。

因為歐陽修的這首詞流傳很廣,到南宋之后,依然有一定的影響力。

李清照對歐陽修的這首詞的那句“庭院深深深幾許”非常喜歡,于是就借用了這句話,作了一首《臨江仙》

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

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常扃。

柳梢梅萼漸分明。春歸秣陵樹,人客建安城。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

誰憐憔悴更凋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庭院很深很深,不知道有多深,那云霧繚繞的樓閣門窗經常關閉著。

我遠遠望去,只見柳梢返青和梅枝吐蕊的景象越來越分明了。

那是春天回歸金陵城了,可是,春天能歸來,我卻無家可歸,看來只能老死建安城了。

遙想當年閑賞風月,飲酒作詩,那是多么幸福啊,而如今卻人已老去,什么事都做不成了!

如今誰會憐憫你的憔悴呢?元宵試燈也好,踏雪賞景也罷,都再也沒有這份心情了。

庭院深深深幾許?

與歐陽修的《蝶戀花》的首句相同,初讀,不免產生聯想,這兩首詞之間有什么關系,這兩位詞作者之間又有什么關系呢

李清照曾寫道,歐陽公作《蝶戀花》,有“庭院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闕,其聲即舊《臨江仙》也。

原來,易安居士還是歐陽修的粉絲啊

回到詞本身,李清照連用三個深,極具韻律美,但是前兩個“深深”是形容詞,作定語,是用來極寫庭院的深邃幽長,而第三個“深”是動詞,作疑問句,加重語氣,強調深。

李清照之所以喜愛“深深深幾許”之語,是很有藝術見地的。

因為它一連疊用三個“深”字,不僅渲染出庭院的深邃,而且收到了幽婉、復沓、跌宕、回環的聲情效果。

它跟下句合起來,便呈現出一幅鮮明的立體圖畫:上句言其深遠,下句言其高聳。

用皎然的話說,這就叫“取境偏高”

《詩式·辨體有一十九字》;用楊載的話說,這就叫“闊占地步”。

它能給欣賞者以空間無限延伸的感覺。

首句以發問的形式,口吻還是一位幽居深院的女子的,以此來引出下文,并暗示窗戶,閣樓都是常常被封鎖關緊的,說明少有訪客。

至于用云,霧來形容窗和閣,則是是用來寫環境的濕潤潮濕,地理位置之高,點明不是故土,身處它鄉。

但句尾一綴上常扃二字,就頓時使這個高曠的空間為之一變,成為令人窒息的封閉世界。

常扃及房門常常關閉的意思。

柳梢梅萼漸分明

柳梢,梅萼是早春之景,也是庭院之景,漸字,是寫一個過程,為畫龍點睛之筆,分明是顏色顯露出來,變深的意思。

此句寫出柳樹抽芽,梅樹發苞的景色,是全詞唯一的亮色和生氣。

春歸秣陵樹,人客建安城

這兩句內涵極其豐富,所蘊含的痛楚情懷是相當深沉的。

兩句鋪敘,合時、合地,境界自成。

秣陵、建康,都是南京的古稱。此句同地異名。它被分別置于上下對句之中,看似合掌,但上句寫春歸,是眼中所見;下句寫人老,是心中所感。

李清照將空間的感受轉化為時間的感受,從初春來臨聯想起人的青春逝去。情致豐富,毫不顯得單調、重復,實乃絕句。

詞作下闋,繼承了上闕的觸景傷情,進而追憶往昔,對比眼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

這里用的是今昔對比。

感月吟風是玩弄風月,風花雪月的意思,這個很容易聯想到李清照與趙明誠婚后收集金石,詞作和對,可以用“賭書消得潑茶香”來形容。

后面卻是老去無成,頗有懷古嘆今之感,越發能感受出那段夫妻生活是值得李清照值得一輩子去回味,懷念,夢見的美好時光,不然在國破家亡之際,反差太大,而令人心緒不平。

多少事,以強調語氣,表示很多,記也記不清了。可如今年老飄零,心情不好,什么事也做不成。

誰憐憔悴更凋零!

誰憐二字,表明詞人身處異鄉,孤身一人,無人可訴。而一個更字,道出了詞人的心境日漸一日的悲凄。

此句與早春生機希望之景形成鮮明對比,進一步突出內心的孤寂,簡直可與杜甫“屋漏偏逢連夜雨”之句一較長短

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宋人極重元宵,試燈是指在元宵節前,張燈預賞。元宵試燈和踏雪尋詩,是兩件盛事,元宵自不必說了,自古就是我國的大節日,出了無數的名句名篇。

辛棄疾的“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就是寫于元宵節。

“踏雪”是李清照的一項重要活動,據《清波雜志》中記載,李清照和趙明誠在建康的時候,李清照每逢下大雪,就會頂笠披蓑,遠行尋找詩的靈感,來為難趙明誠,要他來和對,讓趙明誠很是苦惱。

試燈和踏雪可以說,這兩件事,是李清照很喜歡的。但是現在老來,卻是無意思,沒心情。

可見,李清照的孤獨寂寞,世上,繼趙明誠之后,再無第二人可解。

這首詞算是李清照多愁善感所發,而且是春思,然而不是少女那樣的相思,是生離死別后的人鬼相思。

這段相思,顯然與早春的生機格格不入,但可嘆可感,情感真摯,感人淚下。

此詞作于李清照晚年,可見晚期創作時,心境竟如死灰,沒有跳脫俗世的空然。

有人跟我說,愛,是兩個人的事,可喜歡是一個人的,她喜不喜歡我沒關系,我喜歡他就好了。

他用青春,喜歡了一個女孩五年。

雖然明知沒有結果,依舊心甘情愿。

可李清照呢

五年五年又五年,在趙明誠死后,李清照一個人守了多久?

我一直覺得這世上告別儀式挺多的。

比如喝酒、旅行,或干脆痛哭一場。

可是后來才知道,人生中大部分告別是悄無聲息的,原來某天的相見,竟已是最后一面,此后即便不是山水相隔,也沒有再重逢。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不是看不見,得不到。

而是孤獨。

林語堂說,“孤獨這兩個字拆開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蠅,足以撐起一個盛夏傍晚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

稚兒擎瓜柳蓬下,細犬逐蝶深巷中。人間繁華多笑語,唯我空余兩鬢風。孩童水果貓狗飛蠅當然熱鬧,可都與你無關,這就叫孤獨。”

先生走遍千山萬水,方得此感悟。

有人說,孤獨?

不就是一個人嗎?有什么好怕的,我一個人不也活了這么久嗎?

如果這樣理解也可以

可如果即便是千里相隔,陰陽兩隔,也要相思呢?

正如,我想你了

可只能在屏幕上干巴巴打出這幾個字,你不懂我此時的心情究竟如何,我也做不到擁抱你,你也是。

因為網絡,將我們隔的很近,也隔的太遠太遠

主站蜘蛛池模板: 象山县| 三原县| 新乡市| 浠水县| 盘锦市| 东方市| 汽车| 集贤县| 云安县| 林周县| 漠河县| 桐乡市| 固始县| 墨竹工卡县| 襄樊市| 宜州市| 红河县| 双柏县| 错那县| 凉城县| 江源县| 黎城县| 九寨沟县| 杂多县| 九台市| 绥芬河市| 高清| 中卫市| 公安县| 宿州市| 哈密市| 确山县| 广宗县| 丹寨县| 崇仁县| 鄯善县| 浙江省| 浏阳市| 耿马| 新郑市| 临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