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三打一的戰爭
- 從無賴到帝王:劉邦
- 李根
- 2063字
- 2022-06-28 18:38:16
就這樣,在景駒兵敗后,劉邦帶著他的精英便毫不猶豫地歸附了項梁集團。在那個年代,作為弱者,跟誰混都是混,只是為了混口飯吃。但要選最大的樹,最粗的大腿,這樣,弱者的利益才會有所保障。
就在劉邦慶幸自己得到軍事張良時,項梁也得到了一位高級別的參謀——范增。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七十歲本來是在家里安享晚年的年紀,但居鄛(今安徽巢湖市居巢區亞父鄉又傳安徽桐城練潭)人范增不愿意過那種早上遛遛狗,中午閑扯淡,傍晚看夕陽的生活。他因秦末的造反而熱血沸騰,義無反顧地主動投身到前途未卜的造反工作中去了。
范增前半生沒有轟轟烈烈,一直居住在家里,過著閑云野鶴般的生活,但心中有數不盡的奇思妙計,誰家有解不開的難題或左右鄰居鬧矛盾,都愛找范增評評理,進而解決難題。(素居家,好奇計)
范增本以為自己一生就這樣默默無聞地生活,肚里的墨水也只能隨著自己埋于黃土了。可秦末的造反讓他看到了希望,他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在認真分析了當時的形勢后,范增投奔在最有希望改朝換代的項梁旗下。
一個七十歲的老翁能干得了什么?起初,項梁只是把他當成一個混飯吃的老頭罷了。但范增接下來的論調讓他大開眼界。
范增這樣侃侃而談:“在被滅掉的六國中,楚國最無辜,楚懷王熊槐最值得天下人同情。陳勝失敗的原因在于自封楚王,失去了人心。而你根紅苗正,是正宗的楚國名將之后,如果能立楚王的后裔為楚懷王,以此號召天下百姓,一定能贏得人心,在亂世中獲勝。”
一個快要入土的老頭竟然能看的這么高這么遠,人才啊,項梁開始對范增刮目相看了。
得人心者得天下,自古都是如此。既然擁戴一個傀儡領導能起到樹立個人形象、壯大自身實力的作用,何樂而不為呢?
于是,項梁從民間找到了楚懷王熊槐的孫子熊心,立為“懷王”。并借楚懷王的名義封自己為“武信君”,任命陳嬰為“上柱國”,定國盱眙。
項梁雖然由臺前轉到了幕后,但仍然牢牢地掌握著軍隊的領導權,是實際的掌權者。他整合了南方所有的反抗力量,成為造反行列中最龐大的一支。
項梁在這邊搞得動靜這么大,為什么沒有見秦政府采取對應措施呢?大將章邯在哪里呢?
其實,章邯不是不想有所作為,而是忙不過來。
雖然陳勝起義被章邯撲滅了,但中原其他地方的小股叛亂和暴動也讓他忙得團團轉。章邯命人四處出擊,大秦的軍隊乘勢消滅了其他部分造反勢力,重新控制了戰略要道和糧食產地,恢復了秦國對中原地區的統治力量。
統治階級即使腐朽到了骨髓,也不會主動退出歷史舞臺,他要茍延殘喘到最后一口氣,才會不甘心地閉上眼睛。大秦帝國就是如此,雖然曾經輝煌到極點,不可一世,但現在已經如滔天巨浪中的破船一樣,隨時都有傾覆的危險。
稍稍喘口氣的章邯對自己的戰果非常滿意,他認為楚國自陳勝一亡,已經土崩瓦解,成不了什么大的氣候了。但他忽略了另外一股悄然崛起的勢力,那就是項梁。
在章邯眼中,確保秦政府首都咸陽的安全是第一位的,所以,相對于項梁的楚國來說,魏國成為了他下一個要拔掉的釘子。
因為魏國的都城臨濟(今河南省封丘縣東)距離咸陽最近,自然威脅級別也是最高的。
魏國的國王魏咎只是一個傀儡而已,真正的掌權者是魏國宰相周巿,他是張楚王陳勝手下的將領,雖然打仗水平很一般,但卻又極強的擴張欲望,曾經就把觸角伸到了劉邦的地盤豐邑。這種眼高手低的人物最容易被擊敗了。于是,章邯一聲令下,大軍便馬不停蹄地抵達魏國國都臨濟。
秦軍素有虎狼之師的稱謂,雖然秦始皇嬴政已經不在了,但他的軍隊依舊不減當年的風采,退一步講,即使沒有里,表還在。
章邯的黑色軍團已經兵臨城下,魏國該如何應對呢?
魏國宰相周巿搶個地盤,耍個流氓還可以,如今要讓他和大秦的正規軍作戰,他的兩腿開始打顫,就差尿褲子了。
自知不是對手的周巿只好廣撒“英雄貼”,尋求外援。他本是不報什么希望的,沒想到還真有人來救火。
第一支部隊是由齊王田儋親自指揮的增援部隊;第二支是楚國派出的以項它為主將的增援部隊。
雖然齊、楚援軍給秦軍造成了一定的障礙,但章邯早已把魏國國都臨濟看成自己的囊中之物了,所以絲毫不懼這些趕來救火的聯軍。
兵貴神速,章邯決定先下手為強,打敵人個措手不及。于是,在齊、楚聯軍剛到臨濟,還沒站穩腳跟,聯合指揮系統還沒有建立起來之際,便趁著夜色搞了一次大突襲。
結果,齊、楚聯軍絲毫沒有防備,在臨濟城下被打得七零八落。齊王田儋、魏宰相周巿當場陣亡,齊王田儋的弟弟田榮收拾齊國殘兵敗將逃跑;魏王咎則在投降后自焚而死;楚將項它在楚軍拼死抵擋下,勉強突圍,狼狽逃回楚境。
本來是三打一的戰爭,取勝的幾率相當大,沒想到會是這樣一個結果。
戰死的兵將從此長眠于地下,活著的還得忙于逃命。
有道是:窮寇莫追,但章邯卻玩命似的追趕戰敗的齊國余部。
田榮帶著齊國的殘兵敗將一路狂逃,但他已無路可逃。
因為齊國已經改朝換代,齊王田儋的死訊傳到齊國后,齊國官員便擁立了新國王——齊國皇族田假。
本來是去救火,沒想到自家后院也會起火,這是田榮沒想到的。他只好沿這黃河北上,退據東阿(今山東阿城縣東北阿城鎮),準備死守。
東阿城外,章邯的大軍聚集;東阿城內,田榮的殘軍敗將如驚弓之鳥一路只顧逃命,哪里還有心情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