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門課程
兒子考上了大學,父親對他說:“進入大學后,不管你喜歡什么專業,有六門課你應該學一學。”
“爸,你是指哪六門課?”兒子不解地問道。
父親說:“第一門課是歷史,第二門課是詩歌,第三門課是數學,第四門課是哲學,第五門課是倫理學,第六門課是邏輯修辭。”
兒子聽了,不由感到奇怪,說道:“爸,你對這幾門課程怎么會這么熟悉呀?不過,學校里每個專業都有指定的課程,不一定完全按照你定的學呀?”
父親連連搖頭,說道:“那可不行,不管怎樣,你都必須把這幾門課程一門一門去學好。”
“爸,你這是怎么了,為什么非要我學這幾門呢?”
父親搖搖頭,認真地說道:“你難道不知道: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因此,這六門課程你都得必須好好學一學。”
兒子恍然大悟,摸著頭說道:“我明白了,這是英國大思想家培根說的。”
父親看了兒子一眼,嚴肅地說道:“怎么,難道他說得不對嗎?”
力量之源
有一位少年,千方百計找到培根,對培根說:“我想擁有很大的力量,聽說你能幫助人們獲得很大的力量,你能幫幫我嗎?我應該怎么做,才會擁有無窮的力量呢?”
培根看了看少年,說:“我當然可以幫你實現這個理想,不過,你現在的任務是好好學習。”
少年天真地問:“難道學習好了,我就能擁有很大的力量了嗎?”
“這是肯定的。”培根說,“人類要想控制自然,利用自然,就必須掌握科學知識。”
少年注視著培根,疑惑地問道:“難道學習真有這么厲害嗎?”
“是的。”培根語氣堅定地說,“因為,知識就是力量。”
少年直到很多很多年后才明白,這句出自培根的名言,不僅影響了幾個世紀,更影響了整個世界。
時間的女兒
有一天,某位權威得意地對培根說:“你沒聽說嗎,都說真理是權威的女兒,不管權威怎么說,說什么,都是真理。我是權威,真理就是我的女兒了,你怎么看呢?”
“這決不可能!”培根一聽,連連搖頭,神情嚴肅地說道,“無數事實早已證明,真理是時間的女兒,不是權威的女兒。”
狡猾人與聰明人
有朋友問培根:“狡猾人與聰明人之間,有什么明顯的區別嗎?”
培根想了想,回道:“有區別,這種區別還很大呢!”
朋友說:“可我總覺得,狡猾也是一種聰明,它和聰明之間其實應該很難分清的。”
培根聽了,不由連連搖頭,說道:“狡猾就是一種陰險邪惡的聰明。一個狡猾人與一個聰明人之間,確有一種很大的差異,這差異不但是在誠實上,而且是在才能上的。”
嫉妒
一位年輕人向培根訴苦道:“我平時根本就沒有得罪他們,可他們總是盯著我,嫉妒我,真不知這些人想干什么?”
培根安慰道:“不要生氣,那只能證明你并沒有做錯什么,做錯的只是那些人。”
“可那些人為什么總要嫉妒我呢?”年輕人不解地問道。
“其實,這很正常啊!”培根不由笑了,說道,“一個自身無德的人,見別人有德,必心懷嫉妒嘛!”
預防藥
培根有個朋友,整天疑心重重的,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后來大病一場,住進了醫院。培根前去醫院病房探望他,對這位朋友說:“思想中的疑心就好像鳥中的蝙蝠一樣,永遠是在黃昏中飛的。疑心使君王傾向專制,丈夫傾向嫉妒,智者傾向寡斷和憂郁。”
朋友望著培根,說:“你這是給我這個病人開的藥方嗎?”
“是的,這確實是我送給你的藥方。”培根認真地說道,“最能保人心神健康的預防藥,就是朋友的忠言規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