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培根,英國哲學家和科學家,出生于倫敦一個官宦世家。他推崇科學、發展科學的進步思想和崇尚知識的進步口號,一直推動著社會的進步。這位一生追求真理的思想家,被馬克思稱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他一生在學問上成就很大,然而作為政客他飽嘗了仕途之艱辛。做女王掌璽大臣的父親去世后,他一直未得到女王的重用。直到詹姆斯一世當政,他才逐漸得到升遷,先后擔任過法院院長、檢察長、掌璽大臣等,還被封男爵、子爵等貴族尊號。然而,后來他又被免除了一切官職。成為平民之后,培根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學問研究中,最終成為中世紀英國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創始者。
知識就是力量
一天,培根正在家中看書,突然來了兩個年輕的朋友,其中一個朋友看到他手中捧著本書,不由說道:“記得我上次見到您時,您手里也是捧著本書在看。”
另一個朋友聽了,也說道:“你這么一說,我記起來了,上次我來時,記得您也是在讀書呀!”
培根點點頭,說道:“是的,你們都沒有記錯,上回你們看到我的時候,我確實是在讀書。”
一位朋友好奇地問道:“您這么喜歡看書,書里難道有什么東西吸引你嗎?”
培根看了這位朋友一眼,點點頭,認真地說道:“是的,你們應該知道,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
另一位朋友聽了,忍不住問道:“那書里珍貴的貨物是什么呢?”
“那珍貴的貨物當然就是知識。”培根說道。
“可有了知識又能怎么樣呢?”這時,兩位朋友一起問道。
“有了知識又能怎么樣呢?”培根自言自語道,他不由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突然,他一下站了起來。見兩位朋友疑惑地注視著自己,培根便定定神,說道:“你們聽說過科學家阿基米德的故事嗎?”
見兩位朋友輕輕搖頭,培根便說道:“阿基米德是古希臘偉大的數學家,是科學史上第一個將物理與數學融會貫通的人,也是第一個將計算技巧與嚴格證明融為一體的人。他一生在數學、物理學、天文學、機械等領域為人類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培根接著告訴兩位朋友,阿基米德不但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還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者。當羅馬帝國的軍隊侵犯他的家鄉時,七十多歲高齡的阿基米德挺身而出,為保衛國家而戰斗。傳說阿基米德制作了一面巨大的拋物鏡,把陽光聚焦后反射到羅馬的戰場上,從而引燃起熊熊大火,把那些敢于侵犯的敵人殺得狼狽不堪,片甲不留。他還發明了一種投石器,迅速投出成批的石子,徹底擊退了逼近城墻的敵人。據說羅馬軍隊的統帥曾神情沮喪地叫嚷道:“上帝啊,我們是在同數學家打仗!他根本不需要出現在戰場上,就能操縱整個戰爭,真像神話中的巨人!”
“你們剛才不是問我,知識是什么嗎?面對窮兇極惡的侵略者,阿基米德充分運用掌握到的知識,輕輕松松就打跨了他們。如果阿基米德沒有擁有這些知識,他能做到這些嗎?那你們說,知識到底應該是什么呢?”說到這兒,不等回答,培根重又在桌子前坐下來,輕輕打開正在撰寫的《沉思錄》一書,拿起筆來,當著兩人的面,在上面用力寫下了一行大字:知識就是力量!
偉大的德性
順境對逆境說:“我的美德是節制,你的美德是什么?”
逆境回答道:“我的美德是堅韌。”
順境一聽,立即說道:“祝賀你,偉大的思想家培根說,你這種美德可是一種較為偉大的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