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機器人養成記:開發人類友好型機器人
- (英)馬克·H.李
- 621字
- 2022-01-04 17:32:37
1.2 社交機器人
在現有的機器人中,很少有機器人會嘗試模仿人類的行為。Keepon是極少數。大多數機器人可以被稱為自主主體,但很少是社交主體。這就是本書所要探討的問題:像人類一樣思考和行動的機器人必須是社交主體,能夠自由地與人類互動,并被人類所接受。
需要明確的是,社交機器人不僅僅是一個花哨的界面、化身或對話系統。社交機器人表現得像一個同伴或朋友,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進行頻繁的互動。它們不一定看起來像人類,也不一定假裝成人類,但它們能夠理解人類的手勢、行為和交流,并能夠做出讓我們滿意的反應。它們僅有有限的“情緒化”行為,但它們會通過社會生活來學習和適應,認識不同的人,并從以前的接觸中記住他們的性格。當然,它們也會做一些有用的工作,但不是為特定的任務而編寫程序,而是像我們一樣,由用戶進行培訓,并通過演示和人為指導來進行學習。如果我們想創造出長期有用的機器人助手,那么社交互動是關鍵。
我們將在第8章中看到,在某些類型的對話中如何表現出能力。但這只是一個狹隘的應用:最大的問題是,我們能在多大程度上朝著持續而有意義的社交邁進。
本書不涉及社交機器人的任何具體應用,社交機器人被認為是機器人最高成就的里程碑:像人類一樣思考和行動。這是一個研究目標,而不是應用目標。例如,我不提倡用仿人機器人來照顧老人,這一重要領域仍然需要人類來觸及。
但是,一旦我們知道了如何創造社交機器人,一旦我們開發出了這項技術,就會有很大的應用空間,幾乎可以應用到任何人機經常互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