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運營從入門到精通
- 吳永凱 彭小菲等
- 1071字
- 2022-01-10 16:35:33
第一章 網絡化時代的新媒體
1. 新媒體到底新在哪里
許多新媒體從業者對新媒體的定義為:“借助互聯網技術,通過微博、微信等媒體平臺進行產品推廣和營銷的一系列手段。”它與傳統媒體相比,新的地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信息傳播不再受時空限制
如今,移動互聯網發展迅速,人們只要有智能手機,就能在互聯網上沖浪,這對新媒體的傳播十分有利。因此,人們上網的時間一再增加,信息的全面性也遠超以前。
信息的雙向傳播
以往信息是由媒體單方面發出的,用戶只能被動接受,而不能與發出者互動。新媒體則可以與用戶及時互動。此外,用戶和傳播者不再界限分明,用戶既是傳播者也是受眾。
傳播行為個人化
傳統媒體在信息傳播上講求權威性和壟斷性,但是在新媒體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打造自己專屬的媒體平臺。尤其是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讓許多人變成信息傳播中心或內容制作中心。
曉文用自己的名字創辦微信公眾號“曉文會穿衣”,只用了兩年時間就積累了130多萬粉絲。他最早推送的文章是關于服裝搭配的。例如,大家對“直男”的印象為:過膝短褲、格子襯衫、人字拖、白襪子等,他建議此類男青年應該趕快改變這種穿衣風格,并總結出優雅的服飾搭配技巧。這篇文章的閱讀量很快就突破了10萬。
為了提升內容的吸引力,他邀請兩位喜歡寫評論的粉絲幫自己創作,涉及的領域更廣,受眾也更多。目前,已經有投資公司與他進行商業合作,還推出了一系列原創西裝,讓他取得了很大的收益。
傳播行為的個人化帶來了信息制作的精細化,這是傳統媒體很難做到的。案例中的曉文就是這樣,他把信息的目標放在了“直男”這個群體上。據他自己說:“我本來就是一個理工男,畢業后,進入一家軟件開發公司,同事大多也是別人口中的‘直男’。為了改變他們的形象,我開始寫服裝搭配的文章,沒想到獲得了超高的點擊量,于是我就一直寫,并在粉絲的建議下,擴大了寫作范圍。”
新媒體為許多人的關注點找到了一個突破口,如果深入挖掘,很可能形成一個社群。事實證明,社群中的用戶比傳統媒體的用戶黏性更高。
即時傳播
傳統媒體制作內容要派記者進行采編,而后再由相關部門進行審核,通過后才能公之于眾,因此難免有滯后性。新媒體則不同,用戶拍攝后可以馬上上傳到網絡,所以即時性更強。
內容多元化且原創性強
傳統媒體報道的信息很注重新聞價值,所以受到了一些限制,新媒體輸出的內容則多種多樣。例如,火山小視頻上有很多娛樂內容,吸引了很多觀眾。此外,新媒體給人們帶來了廣闊的展示空間,涌現出大量的原創內容,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就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形勢來看,以后一定會有更多更新的媒體形態出現,而且參與的人也一定會越來越多,使信息傳播的渠道變得更加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