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運營從入門到精通
- 吳永凱 彭小菲等
- 1651字
- 2022-01-10 16:35:35
2. 運營者所需的基本能力
運營者要想借助新媒體實現收益,必須掌握該領域內的基本能力,這些能力包括:內容制作能力、項目管理能力、洞察用戶能力、捕捉創意能力、熱點跟進能力,等等。
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些能力在新媒體運營中的具體作用。
內容制作能力
在新媒體領域,“內容為王”的理念由來已久。事實也證明,一個新媒體平臺想要長久運營,關鍵就是要有用戶喜歡的內容。為了不讓自己的內容被海量的信息淹沒,運營者在制作內容時,要注重以下三點。
1. 有價值
一篇文章最能體現價值的特點就是要有“干貨”,這需要積累、篩選和專業化。若是沒有內容制作能力,只能去搬運別人的信息,或者寫毫無價值的流水賬,就很難吸引用戶。
2. 原創性
在這個消費者追求個性化的年代,原創能力是新媒體運營者所必備的。因為原創具有獨特性,可以豐富用戶的精神生活。許多“網紅”都是靠原創作品在網絡上出名的,然后轉型做內容電商,實現流量變現。
但是原創不易,新媒體運營者需要通過學習來積累知識,創作時才可能游刃有余。
3. 真實
由于網絡具有自由性的特點,許多人會在網上發布一些平時生活中不想說的事情,這種不加掩飾的情感流露的文字,更受網民的喜歡,而虛情假意的套話會被受眾忽視。
但是措詞也不能完全生活化,以免讓讀者覺得創作者素質不高,從而影響閱讀量。
項目管理能力
新媒體運營中每一環節都離不開項目管理。我們就以推廣一篇文章為例,運營者先要制作進度表,規劃出文章推送的時間和截止日期;隨后要幫助編輯人員撰寫文案;文案寫完后,運營者要設計推廣布局;最后還要檢查推廣效果,并及時做出相應的調整。
洞察用戶的能力
新媒體用戶數的跨越式增長大多來自于爆發式運營,例如,一些自媒體創作者通過連續不斷地推出爆款文章提高了知名度。表面上看,是文章立意新穎,文筆幽默,其實主要原因是準確地洞察了用戶的心理。
微信大號“視覺志”在2019年初春發表了文章《在20世紀80、90年代,搖滾就是我們的命》。文章開篇寫道:“自1989年,崔健推出專輯《新長征路上的搖滾》,已經過去了整整30年。可是現在崔健感慨,已經不再有人聽他的歌了。那個人們追求真實和自我的年代也一去不返了。”
隨后,文章講述了我國搖滾樂的發展史,并插入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如崔健的《一無所有》、許巍的《曾經的你》、黑豹的《無地自容》,等等。有些歌曲還講述了創作背景,如鄭鈞的《灰姑娘》。最后文章呼吁人們應堅持自我,心中有夢。
文章的下面植入了“視覺志”的二維碼,旁邊標注:“想看更多走心文章,請掃描下方二維碼。”
“視覺志”的用戶大多是追求時尚的年輕人,他們喜歡音樂、美術、攝影,所以“視覺志”選擇了音樂題材的文章,并選擇了我國搖滾樂的發展已走過了30年這個節點。插入的許多音樂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許多人對歌曲背后的故事很好奇,所以會有興趣閱讀文章,這就是“視覺志”對用戶心理的洞察。我們只有準確了解用戶的興趣點,才能保證選題的準確,這是成功的重要保證。
捕捉創意的能力
新媒體運營者想要讓文章脫穎而出,離不開別出心裁的創意。但是個人的創意有限,運營者可以向用戶求助,這對形成爆款話題很有幫助。
有了話題后,如何設計文案?哪些人是目標用戶?什么時間推送效果好?這些問題都需要運營者仔細考慮。
熱點跟進能力
新媒體的受眾以年輕人居多,因此要隨時關注一些熱點話題。但是運營者要有一種意識,我們輸出內容,不是為了博用戶眼球,而是要帶動他們消費,因此跟進熱點時要與企業的目標相結合。例如,著名企業家褚時健再次出山后,北京的一家書畫培訓機構上傳了一副他最喜歡的對聯——“好人半自苦中來莫圖便宜,世事多因忙里錯且更從容”,并闡述了學書法對人修身養性的好處,吸引了許多新學員。
該機構把自己的教學內容和褚時健的影響力結合在一起,可謂自然巧妙,這就是許多運營者在跟進熱點時要采用的技巧。
以上幾大能力是許多企業對新媒體從業者的要求,但是運營者還要自覺掌握更多的能力。例如,當下新媒體運營者必須能熟練使用微信、微博,以后隨著新媒體的發展,企業對新媒體從業者的要求還會有所變化,因此運營者要有針對性地學習相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