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本估值:三年估值十億
- 葉榮祖等
- 2153字
- 2022-01-12 11:26:01
第一節 打造商業化價值的產品
新經濟浪潮下,什么決定著企業能否生存?是企業規模的大小嗎?是經營歷史的長短嗎?是產品種類的多少嗎?都不是,真正決定企業能否生存下去的是其產品是否具有商業化價值。
一旦產品失去了商業化價值,企業便失去了市場。很多企業在產品上進行了很多創新,但是永遠無法實現商業化的創新只是無用功罷了。于企業而言,打造具有商業化價值的產品才是發展要義,才是生存之本。
商業化與價值化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臺通用計算機于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但是,這臺計算機主要用于軍事計算方面,體積大,并且價格高昂,因此并沒有實現商業化,在市場上幾乎無甚價值。
直到1981年,在IBM的秘密研發下,個人電腦橫空出世,并迅速走進千家萬戶,真正實現了商業化。IBM推出的個人電腦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大盒子”,不僅體積小,而且在價格上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認可。隨著個人電腦銷量的不斷增長,IBM也迎來快速發展時期,成為當時最具發展潛力的企業。
為什么第一臺通用計算機并沒有創造經濟價值,為什么IBM憑借個人電腦有了百億銷售額?這是因為,第一臺通用計算機雖然改寫了時代,但也只是在軍事領域大放異彩,并沒有實現規模化和商業化,而個人電腦則成功走進家庭之中,商業化為IBM帶來了高估值。
將目光放到中國,2019年最耀眼的企業莫過于華為了。單就手機業務,在其他手機品牌銷量停滯不前,甚至有所跌落的時候,華為卻逆流而上,交出了一份讓人滿意的成績單,并在估值市場賺足了眼球。
表3-1 中國市場前五大智能手機廠商出貨情況

注:數據來源于IDC中國季度手機市場跟蹤報告,數據均為采取四舍五入后取值
2019年9月19日,華為mate30系列手機在德國慕尼黑舉行全球發布會,并于凌晨開啟預約系統。僅僅兩天的時間,在價格未定的情況下,該產品在國內的預約數便超過10萬臺。9月24日,隨著華為手機新品發布,華為概念股一路高漲,其中激智科技、五方光電、春興精工漲停,武漢凡谷、碩貝德漲幅超5%,讓華為在資本市場備受追捧。
不管是IBM還是華為,它們打造出了具有商業化價值的產品,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因此估值水漲船高,成為高估值企業。對其他企業而言亦是如此,挖掘產品的商業化價值,獲得市場的認可是企業提高估值的關鍵。
高估值的商業之路
產品的商業化價值,是企業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的有力武器,是企業做大估值的關鍵。GRiD Systems曾在1989年推出世界上第一臺用于商業的平板電腦,但是該產品基于的操作系統過于落后,并沒有產生商業價值。眾所周知,2010年蘋果推出的平板電腦得到了市場的追捧,真正實現了平板電腦的商業化。平板電腦的成功帶動了股價的大漲,蘋果公司的市值一舉突破千億美元大關,第二年隨著新產品iPod的成功其市值更是猛增到6240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
產品的商業化價值給資本市場帶來了巨大的信心,企業估值得以居高不下,那么,企業又該如何實現產品的商業化價值呢?
第一,明確產品的消費者,為消費者提供價值。這一點是產品實現商業化的基礎,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個方面。產品質量上乘、設計前衛、營銷方案契合……不管有多少優點,在推出市場之前都要明確目標消費者。這是因為,在設計新功能的時候,思路方向不是競爭對手有這個功能,不是領導要求,不是靈光乍現,而是消費者的需要。
消費者的需求是產品設計的起點,之后企業更是要根據消費者偏好確定各項資源的投入與分配,如此企業才能擁有一款具有商業化價值的產品。不管消費者是何種類型,其需求的根本在于較低的價格、優質的產品、全面的服務,因此,這三點是企業優化產品的大致方向。此外,隨著產品生命周期越來越短,企業可以利用4P營銷理論的方法深入了解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以應對變化迅速的市場。
第二,為了讓產品更好地服務于消費者,企業要及時發現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并對產品進行優化改造。消費者的需求是影響產品生命周期的核心因素,任何一個環節的主要任務都是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因此企業的各個部門都要了解消費者的基本信息,并隨時關注消費者的購買意愿、喜好變化等。面向市場的產品完美契合消費者的偏好,產品成為市場的下一個“爆款”便是自然而然的結果。
第三,實現產品間的連接,產生協同效應。淘寶、天貓和支付寶相連,使得買賣雙方在網絡上進行交易有了一個安全的環境,電子商務由此發展成為如今的日常活動。支付寶推出的余額寶是基金業務,花唄是消費金融服務,相互寶是互助保障項目……多項業務的相互協同,這才有了如今的獨角獸——螞蟻金融。各項業務之間相互交叉,用戶也隨之越來越多,實現了產品的融合。在這個時代,擁有用戶的企業便是高估值企業。
第四,關注市場政策的變化,順勢而為。與政策相悖的產品必然走向滅亡,打“擦邊球”,觸碰“高壓線”,這樣的企業可能一時得到了利潤,但卻失了邊界,最終必然得到市場的制裁。企業要時刻關注政策新動向、領導人發聲、國家專利情況等信息。例如,隨著國家對環保企業的重視,那些傳統的污染企業必須尋求轉型,否則必將為市場所淘汰。關注市場政策的變化,是產品走向市場、企業通往高估值之路時不得不重視的一個環節,企業必須足夠重視。
產品的商業化為企業發展注入了造血能力,同時商業化又對產品的進一步推廣產生了反哺作用。商業化不是產品的終點,而是起點。從產品本身出發,挖掘其商業化價值,如此企業才能得到持續性發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