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行的邏輯:商業模式的顛覆與重構
- 樓新平
- 2118字
- 2022-01-12 11:10:28
蘇州“拿下了”李光耀
新加坡有一個別稱:獅城。
獅城的名字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它的名字的梵文解釋與“獅城”諧音,其國家象征也是漂亮的魚尾獅。但是在這里我們不談人文,只談經濟。談完新加坡自身的金融實力和經濟發展,我們還應該了解,新加坡的投行思維對于中國經濟和中國企業的影響。
新加坡是“亞洲四小龍”之一,可謂亞洲的發達國家,其經濟模式一直被認為是“國家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一路飆升,金融實力不容小覷,據2019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的一份排名報告顯示,新加坡已成為繼紐約、倫敦、東京、上海之后的第五大國際金融中心,同時,新加坡還是世界貿易組織、英聯邦以及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成員經濟體之一。
為什么蘇州“拿下了”李光耀
學習與借鑒新加坡的投行思維辦企業,最具代表性便是蘇州工業園區,這是新加坡與中國合作的第一個項目,也是中國企業發展中第一個借鑒新加坡模式的企業。通過蘇州工業園區,中國企業從新加坡身上學習到很多知識與經驗,極大增強了中國企業對中國經濟的促進作用。
新加坡素來與中國交好,尤其改革開放期間,兩國經?;ハ嘣L問,鄧小平南方談話之后,雙方關系更為緊密。
為了與中國進一步確定親密關系,新加坡寫了一份合作協議書,表達了想與中國合作打造工業園區的想法。這份合作協議書得到中國認可后,新加坡便開始著手向中國內地投資企業的事宜。
蘇州工業園區便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產生。
1992年,距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已經過去了14年。在這14年歷程中,蘇州雖然在鄉鎮經濟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舊需要尋找新的經濟模式突破點。正值此時,新加坡也在尋找深層次的實驗基地。
1992年秋天,新加坡總理李光耀訪問中國。
李光耀幾乎考察了整個江蘇省的城市。當時的江蘇經濟非常落后,全江蘇省竟沒有一輛拿得出手的貴賓車,接待李光耀的車是從上海租的。
李光耀首先考察的是無錫市。無錫市在工業發展上有悠久的歷史,經濟發展較為突出,因此被當作重點考察對象。但在考察后,李光耀并沒有對無錫市表現出明顯的投資興趣,反而提出考察蘇州的想法。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作為一座園林式城市,有著古老的歷史與傳統文化,但經濟并不發達。雖然李光耀提出的考察蘇州要求令人不解,接待人員還是照辦了。由于是臨時提出考察蘇州,李光耀在時間上并不是很充分,只有半天的考察時間。
當時的蘇州市市長抓住機遇,不僅在半天的時間內見縫插針地向李光耀介紹了蘇州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優勢,而且對新加坡的歷史和現狀如數家珍,并且懇切地建議李光耀在蘇州進行大規模投資。
李光耀聽到蘇州市長的建議,并沒有第一時間拒絕,而是詢問了很多細節方面的問題,在當時,這些問題都是非常尖銳的,但蘇州市市長均給出了詳細而又清晰的解答。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李光耀和蘇州市市長像多年的老朋友一樣樂此不疲地交談。最后因為時間原因,不得不終止話題。這時,蘇州市市長心里已經有了底,李光耀被他說動了,已經有了來蘇州投資的心思。
等到第二年,即1993年,新加坡方面傳來消息,希望在蘇州建立一個大規模的工業園區,得到中國政府的支持。1994年,中國和新加坡雙方達成共識,并簽訂了《關于合作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的協議書》,之后,沒多久,中國和新加坡合作的蘇州工業園區正式成立。
在隨后不到十年的時間里,蘇州工業園區的經濟總量已經超過了開發前蘇州全市的水平,也就是說,他們用十年再造了一個新的蘇州。
“青出于藍”的光榮與夢想
前期建設蘇州工業園區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由于短期內無法獲得巨大利潤,很多私企根本不愿意進駐蘇州工業園區。
李光耀一直強調,看問題要把眼光放遠,不能只顧眼前利益。所以,正是他戰略性的發展眼光,蘇州工業園區有了大的方向與發展。
那么,蘇州工業園區的建設著重點在哪兒呢?李光耀認為重點有兩個:硬件和軟件。
硬件建設,在于蘇州工業園區作為一個項目,需要引進多少企業,需要多少投資,需要建設成怎樣的規模;軟件建設則是指新加坡的先進管理經驗怎樣與中國的具體國情相結合,怎樣實施,才能將蘇州工業園區建設成為中國的“新加坡”。
明確發展方向和建設著重點后,蘇州工業園區進入了快速建設階段。
經過十五年的發展,蘇州工業園區形成了龐大的規模體系。
2009年5月,李光耀到蘇州參加蘇州工業園區的15周年慶典時,用“青出于藍”來形容蘇州工業園區15年以來的發展和變化成果。李光耀說:“即使老師再好,學生不好也是不行;而在中國,學生比老師更好。”
在《李光耀回憶錄》中,李光耀對于蘇州工業園區的建設,做出了這樣的評價:“我給蘇州工業園區的建設成績打70分,這是個相當高的分數。那里風景宜人,總體規劃給人一種很新加坡式的感覺?!边@說明蘇州工業園區的發展超出了他的預期設想。
2014年6月,蘇州榮獲“李光耀世界城市獎”,這是新加坡設立的一項國際性獎項,旨在獎勵“以遠見和創新思維進行城市規劃和管理工作,解決城市環境挑戰,并能以縱觀全局的方式為不同社區帶來社會、經濟及環境效益的城市及其領導人和組織”。
蘇州,成為繼西班牙畢爾巴鄂市、美國紐約市之后全球第三個獲獎的城市。
蘇州工業園區借鑒新加坡的經驗和理念取得的巨大成就,也證明了一件事:在建設蘇州工業園區上,李光耀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中國做出了明智的選擇,蘇州做出了最為偉大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