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信送給加西亞(執行精進版)
- (美)阿爾伯特·哈伯德著 李春蕾編著
- 1281字
- 2022-01-12 11:12:49
《把信送給加西亞》的由來(原作者序)
一天晚飯后,我僅僅用了一個小時就寫完了這本小冊子。那是1899年2月22日,正值華盛頓誕辰日,其時,三月份的《菲士利人》正在緊張地籌備出版。
辛苦忙碌一天,利用一點閑暇時間寫出這本小冊子之后,我心潮澎湃。我被自己寫出的文字震撼著,當時我正努力地想辦法教育那些行為不良的市民們提高覺悟,讓他們重新振作起來,而不是渾渾噩噩、無所事事。
寫這本小冊子的靈感來源于一場小辯論,一個喝茶時關于美西戰爭的小小辯論,但對正處于迷茫中的我來說,這個靈感像黑夜中的一道閃電。當時,大家都認為美西戰爭的英雄是古巴起義軍首領加西亞將軍,但我的兒子不同意這個說法,他認為羅文中尉才是美西戰爭真正的英雄。因為他只身一人,憑借一己之力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把信送給加西亞將軍,及時傳遞了情報,美西戰爭才得以勝利。
辯論之后,兩種言論在我腦海里交鋒,最后,一方勝出。是的,孩子是對的,英雄就是那些做了自己應該做的工作的人——就是能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我一下從桌子旁跳了起來,開始奮筆疾書,一氣呵成寫下了這本名為《把信送給加西亞》的小冊子。沒有任何猶豫,我將這篇文章刊登在了當月的《菲士利人》雜志上。
出乎意料的是,雜志很快脫銷。緊接著,請求加印三月份《菲士利人》的訂單像雪片般飛來。12份、50份、100份……后來美國新聞公司訂購了1000份。于是,我詢問助手,究竟是哪篇文章引起了如此這般的轟動,他的回答是:“有關加西亞的那篇。”
第二天,我又收到了紐約中心鐵路局的喬治·丹尼爾發來的一份電報:“我要訂購10萬份以小冊子形式印刷的《把信送給加西亞》,價格是多少?”
這已經超乎我的意料,要知道,以我們當時的印刷條件,印刷10萬份《把信送給加西亞》的小冊子需要兩年時間。我給了丹尼爾一個報價,并將印刷情況如實相告。最后,我們協商好,丹尼爾可以以自己的方式來印刷這10萬冊《把信送給加西亞》。沒想到的是,他最后竟然發行了50萬冊!
如此巨大的發行量,讓《把信送給加西亞》一夜成名,200家雜志和報紙刊登、轉載了這篇短小的文章。而如今,它更是被翻譯成了各種文字,在全世界流傳。
就在丹尼爾發行《把信送給加西亞》的小冊子時,俄羅斯鐵道大臣西拉克夫親王剛好在紐約。其時,他受紐約政府之邀來訪,丹尼爾親自陪同他參觀紐約。更為湊巧的是,親王也看到了這本小冊子并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拉克夫親王回國之后,立即讓人把《把信送給加西亞》翻譯成俄文,發給俄羅斯鐵路工人,人手一冊。
此后,其他國家也紛紛效仿俄羅斯,開始引進并翻譯《把信送給加西亞》。這本小冊子又從俄羅斯流向了德國、法國、西班牙、土耳其、印度和中國。日俄戰爭期間,每一位上前線的俄羅斯士兵人手一冊《把信送給加西亞》。后來,日本人在俄羅斯士兵的遺物中發現了這些小冊子。于是,此書又有了日文版本。后來,日本天皇下了一道命令:所有日本政府官員、士兵乃至平民都要人手一冊《把信送給加西亞》。
迄今為止,《把信送給加西亞》的印數高達4000萬冊??梢哉f在一個作家的有生之年,在所有的文學生涯中,這個成績都是驚人的,獲此殊榮也讓我誠惶誠恐。
整個歷史就是由一系列的偶然事件所構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