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這個皇帝我不想當
- 見證震撼一刻:親歷華夏
- 通州大仲馬
- 2008字
- 2021-12-23 15:49:18
彈幕中,觀眾們也發出了對于謙的贊嘆。
“于謙可真厲害!大膽!冷靜!”
“他就BJ城這是第二次了!”
“這要是內亂了,也先也就不用攻打BJ城了。”
“了不起!了不起!”
“……”
站在一旁的唐鋒說道。
“的確,如果不是于謙力挽狂瀾,恐怕京城已經內亂開始了。”
“大膽推測,如果這次殿中的毆斗引發事端,那么,朱祁鎮的兒子,也就是后來的成化皇帝,很有可能,會在南京登基。”
“更糟的,則是也先拿下BJ,將這個成化皇帝也擄走。”
“攘外必先安內,于謙當日所做的,相信沒有誰會比他做的更好。”
鏡頭再次聚焦于謙,只見大殿中,所有的大臣都是面帶敬重之色,看著于謙。
等下了朝,于謙如眾星捧月一般,被文武百官團團圍住。
“于大人,多虧由你!”
“我們差點就忘乎所以了,多謝于大人!”
“今后,于大人說什么,我就做什么!”
面對眾人的夸贊和恭維,于謙微笑,抱拳感謝。
這時,一個大臣說道:“于大人,如今敵人會隨時南下。倘若他以陛下為人質,我等該怎么辦?”
于謙道:“此事,謙也是一直再想。自土木堡之戰,已過月余,也先并未傷害陛下。”
“起目的就是要以陛下,要挾朝廷。”
另一個大臣說道:“之前,攝政說,要讓徐大人解決此事,我們可以問問徐大人啊。”
正說著,就看一個人,一轉身,向著東華門快步走去。
只見他越走越快,突然,一個大臣喊了一聲。
“徐大人,你去哪里?”
話音剛落,那人居然飛快地跑了起來。
此人正是那徐大人!
看到徐大人猶如狼奔豸突,午門廣場上,響起了一陣哄笑聲。
唐鋒站在東華門處,這徐大人從他身旁跑了過去。
“這個徐大人,就是后來的徐有貞。他此時聽到眾人的哄笑,并沒有心生慚愧。”
“相反,此時的他,心生怨恨,他很這些人,尤其是恨于謙。”
觀眾們也是十分鄙視這種人。
“這種人也配讀圣賢書?”
“小人!和我們單位的那個傻逼有一拼!”
“真不要臉!”
“就是這個徐有貞,后來害死了于謙!”
“小人!小人!”
“……”
從彈幕上看得出,所有的人都是痛恨小人,同樣的,小人真的是到處都是。
于謙的眼中,根本就沒有徐有貞。
于謙道:“各位大人,陛下在也先手中,斷然不會輕易返還。”
“為保大明江山,為抵御瓦剌之時,軍士們不會投鼠忌器,我們當再立新君。”
眾人聽了于謙的話,也都是點頭認可。
不過,也有人提出了疑問。
“于大人,若是陛下后來回來,我等會不會……”
于謙道:“大人不要擔心,如今,天下懸于一線,危如累卵。”
“若大明丟了半壁江山,我等有何臉面,見天下的百姓?”
“我等誠憂天下,非是為了私計。”
這時,齊忠平和齊婉兩人也在看電視。
當看到這一幕,齊婉也是非常感動。
“爸,這個節目太棒了!你看這午門修整的,絕對是有歷史考量。”
“這些官員的衣服,也是絕非是普通的道具,一定是花了大功夫的。”
“尤其是這個于謙的演員,我覺得,那股子氣質,可是演不出來的。”
齊忠平一邊聽齊婉的話,一邊不住點頭。
“嗯,你說的,也是很有道理。這個唐鋒,確實不簡單……”
聽到齊忠平對唐鋒的看法,有了一些改變,齊婉也是心中竊笑。
“老爸,你說這個唐鋒哪里不簡單?”
齊婉似乎是要乘勝追擊。
老學究齊忠平果然上當了。
“嗯,我覺得,這個唐鋒,不僅是對歷史研究很到位。”
“最重要的,就是他的三觀也很正。”
齊婉聽了一愣,老爹這么說,可是有點玄學了。
“您怎么看出他的三觀正了?”
齊忠平一副思考的樣子。
“我第一次看他的節目,我看到漢武帝的雄才大略。”
“我也看過不少,關于漢武帝的電視劇、紀錄片,可是,從沒有那個片子,會像唐鋒制作的這么考究。”
“你要知道,華夏的后人,對于先人是格外敬重。”
“唐鋒把節目拍的這么好,那就是對祖先的尊敬。”
齊婉聽了,也覺得有道理。
齊忠平繼續說道:“除了他專業、用心之外,他的題材選的非常好。”
“這于謙,真可謂是挽狂瀾于既倒的英雄!”
“還記得你小時候,我帶你去杭州嗎?”
齊婉點點頭。
“嗯,那你應該記得,我帶你去的三個人的墓吧。”
齊婉當然記得。
“是岳飛、于謙和張煌言。”
齊忠平點點頭,說道。
“我華夏,在最危機的時候,總是能夠有人站出來。”
“即便是沒有成功,但這些人卻能夠激勵華夏的后人。”
“從這一點來看,這個唐鋒,應該也是有幾分熱血的。”
齊婉聽了,只覺得自己的爸爸,可是比她更了解這個唐鋒。
這個姑娘不僅臉上突然一紅,緊緊抱著靠枕,繼續觀看節目。
此時的鏡頭,又到皇宮內。
不過,不是在金鑾殿上,而是一旁的文淵閣。
閣中,只有朱祁鈺和于謙。
“給于大人看座。”
當朱祁鈺看到了于謙,臉上的表情有些緊張,似乎是看到了什么大人物一般。
“于大人,這皇位,孤真真是做不來啊!”
于謙剛坐下,朱祁鈺便開始給自己求情。
“不如,讓太子朱常洛做皇帝吧,孤繼續攝政,如何?”
于謙立刻起身,正色道。
“殿下,你有什么疑慮嗎?”
朱祁鈺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唉,這皇位,孤是在是不想坐啊……”
“那天大殿的事情,你也看見了,這文武大臣,有哪個會聽我的?”
“孤現在想想,還是心有余悸啊!”
“說句心里話,孤也不怕你笑話。”
“瓦剌大軍也好,也先也好,孤絕對不怕。可是,說到這文武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