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史前繪畫(引子)

1.人類藝術的初綠——《受傷的野牛》

作為視覺藝術的美術,是人類文明最早的表現形式之一,拉斯科洞窟所展現出的原始洞穴壁畫,至今仍讓人嘆為觀止。《受傷的野牛》便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

這是人類在石器時代的“洞穴藝術家”,用動物油脂一類的黏合液調和顏料,用粗糙的蘆葦稈或鬃毛刷創作的壁畫。也許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巖洞壁畫真正的意義,但是幾乎可以肯定,它們具有某種儀式的、甚至是巫術的功用。

考古學家們可以依據挖掘的實物論證人類發生發展的過程,卻無法依據美術遺物來論證最早的美術品是從何時何地因何種緣由誕生的。也許,解釋藝術的起源比解釋人類的起源還要困難。

但美術的創造是建立在客觀行動之上的主觀思維過程,藝術是應該與人類共同產生的。我們在舊石器時代的祖先活在數萬年前,他們無衣遮體,無屋避風,蒙昧是那個時代的稱謂。但我們無法否認他們是居住在洞穴里的狩獵藝術家,是在黑暗中創造美的天才。他們并沒有僅僅把每天打交道的動物臨摹在洞壁上,而是把故事寓于色彩之中、把希望寄于線條之中,形成了恢弘而凝重的藝術。這種藝術之精湛、之力度,自其誕生之日起便無人可以超越。

多少年來,學者們一直在思考著祖先們是如何“靈光一閃”,想到要把獵物畫在洞窟中的,一直在想象著祖先們的深刻用意。有人說,在爭取生存的過程中,人類的智慧不斷發展提高,不僅可以獵到動物,而且可以描繪它們,并把這些畫面作為征服動物的標志,增強人類戰勝自然的信心。也有人說,這或許僅是人類的一種游戲,將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畫成圖案是一種放松,畫完之后的賞析也是一種愉悅。還有人說,這或許是一種巫術,當人類對大自然的襲擊感到恐懼、感到無助時,他們在壁上勾勒圖案,并以此來對抗那些他們所無法理解的神秘現象。當然,對于史前人類為何在壁上繪畫我們無法考證,但我們卻可以知道他們在與自然的抗爭中創造了美,創造了藝術。

拉斯科洞窟完全處于地下,那是一個黑暗的世界。史前的藝術家們燃起石燈,在搖曳的光暈中,在巖壁上刻畫出一條條細線,然后再用細管(也許是蘆葦管)把顏料吹到壁上。赭石、木炭可能是他們最容易覓到的顏料了,然而他們卻在黑暗中創造出了無以倫比的藝術初綠。

金黃色的野牛龐大而威猛,它身上的鬃毛清晰可辨,壯碩、堅實的軀體充滿了自由與強悍的生機,它與竹竿般細弱的人相比,是那么的不可一世,但它卻被弱小的人用利器所刺中,它的內臟正如潺潺小溪,緩緩地流到了地上。它的生與死是我們無法推斷的,似乎作者也把這個謎團留給了兩萬年后的我們。倒是那只斷尾的小鳥意味雋永,仿佛馴服地在人類面前認輸了。

史前人是否認為,如果他們準確地繪出了野牛的神韻與活力之后,他們便會掌握比牛更具能力的本領了呢?他們把刺中的野牛繪于壁上,是否就認為他們已然馴服了它們的靈魂了呢?他們把艷麗的色彩涂上墻壁,是否就從中體味到了無上的歡愉了呢?這幅作品擁有一股凜然的氣魄,我們不必去追溯其中的含義,只需徜徉在這種氣魄中便已足矣。

《受傷的野牛》的造型的準確性合乎比例,骨骼肌肉富于動感,色彩淺淡深重有異。這種力求真實的創作思路,應該是近幾百年文藝復興以后,美術家們才開始探索的技巧,在這里的出現,寓意深遠。此作品不僅是人類藝術的初綠,更是人類藝術起步的標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格县| 策勒县| 深州市| 康定县| 莎车县| 阿拉尔市| 怀安县| 阜阳市| 田东县| 丹巴县| 湾仔区| 汽车| 中超| 台南县| 游戏| 工布江达县| 怀安县| 长武县| 荃湾区| 津市市| 海阳市| 溧阳市| 普洱| 河池市| 静海县| 灯塔市| 五指山市| 吉安县| SHOW| 兴宁市| 梅河口市| 武胜县| 神池县| 汨罗市| 称多县| 乳源| 进贤县| 大姚县| 香格里拉县| 泾源县| 漳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