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 姑侄同嫁侍一夫秘史

皇太極即位后,立了哲哲為中宮大福晉,哲哲為孝莊妃布木布泰的姑母。宮中有姑母的尊貴地位,孝莊妃布木布泰在側(cè)福晉中位列前茅。

遺憾的是,姑侄倆都命里子星不旺,哲哲在天命十年(1625年)生了皇二女馬喀達以后,天聰二年(1628年)又生了皇三女;天聰八年(1634年)第三胎又是一位公主,即皇八女。天聰三年(1629年)布木布泰十六歲時,生了皇四女雅圖;天聰六年(1632年)又生皇五女阿圖;天聰七年(1633年)再生皇七女。直到皇太極正式稱帝之前,姑侄二人為她們的丈夫共生了六個女兒。除了皇長子豪格之外,汗王只擁有兩個幼子,一個是庶福晉顏扎氏所生的皇四子葉布舒,一個是側(cè)福晉葉赫那拉氏所生的皇五子碩塞。這種局面,對博爾濟錦氏的姑侄倆顯然很不利。

皇太極想必特別重視與科爾沁蒙古的親善,并未因此而冷落她們,更沒有起廢立之心,反而安慰性地再次明確她倆的尊貴地位,但對嫡配無子實在也有幾分擔心。這可以從天聰六年的一樁聯(lián)姻中窺見一二。

這年正月,皇太極聲明:現(xiàn)在已經(jīng)冊立了中宮皇后和西宮妃,惟有東宮未備,聞聽蒙古扎魯特部博爾濟錦氏戴青之女有賢名,特遣使前往下聘。于是,又一位博爾濟錦氏家的格格進入了后宮。她被冊封為東宮妃,皇太極大宴諸貝勒,以示鄭重。中宮皇后哲哲尊貴依舊,西宮妃布木布泰的位序卻后移了。女真民族居室尚東,東宮妃的地位是高于西宮妃的。雖然不是明顯遭貶,但皇太極和布木布泰兩個人都應(yīng)該是心里有數(shù)的。

可惜,這位有賢名的東宮妃也好景不長,一則她進宮后于天聰七年和天聰九年兩次生育,也都是公主;二則皇太極的事業(yè)在天聰九年發(fā)生了一個大飛躍,這一飛躍帶來舉國上下的歡慶,帶來民族的興旺發(fā)達,也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

皇太極一直打著與明朝議和的旗幟,原因之一是為了對付勢力強大的漠南蒙古的察哈爾部,阻止察哈爾部與明朝的聯(lián)合。

當時的漠南蒙古,東到吉林,西到賀蘭山,南鄰長城,北抵瀚海,分居各部都是元朝的后裔,其中最強大的察哈爾部首領(lǐng)林丹汗,更以成吉思汗直系后代自命,稱蒙古大汗,橫行于漠南諸部間,肆意侵擾。苦于林丹汗暴虐的各部,為擺脫其欺凌和控制,又受到皇太極恩威并施政策的感召,紛紛歸附后金以求得保護,這更加深了察哈爾蒙古與后金的敵對?;侍珮O毫不猶豫地對察哈爾部實行武力征服,先后在天聰二年(1628年)、天聰六年(1632年)和天聰八年(1634年)三次親征,終于打敗了林丹汗這個多年的老對手。林丹汗先敗遁西土默特部,后又逃奔青海,天聰八年病死在青海的大草灘。

林丹汗敗死,其部眾紛紛投到皇太極麾下,林丹汗的妻子們也率眾先后來歸。

第一個是林丹汗的竇土門福晉。天聰八年八月,竇土門福晉率領(lǐng)眾多部屬,由察哈爾貴族多尼庫魯克護送,在皇太極的軍營行幄拜見了皇太極,然后移往木湖爾伊濟牙爾地方駐扎恭候,要歸嫁天聰汗?;侍珮O猶豫不決,大貝勒代善鼓動諸貝勒合詞奏請皇太極應(yīng)允,認為只有將竇土門福晉選入宮闈,才能撫慰眾心?;侍珮O終以收納竇土門福晉有利于籠絡(luò)察哈爾部眾為理由前往迎親。事實證明,他的決定很明智。因為護送福晉來的多尼庫魯克為此很高興,說皇上肯納竇土門福晉,則新附諸部和護送諸人都不勝踴躍歡慶之至。在此,我們可以又一次感受到,即使拿婚姻作為一種政治手段,草原民族的觀念也是與中原地區(qū)完全不一樣的。

第二個是一位身份很特殊的女子,她的到來隱藏著許多至今還不可解的謎。她就是布木布泰的同胞姐姐海蘭珠。天聰八年十月,科爾沁蒙古貝勒吳克善第二次送妹來歸嫁皇太極。和上一次送妹歸嫁已相隔九年,上一次他送的是十二歲的小妹妹布木布泰,這一次他送的是二十六歲的大妹妹海蘭珠。

親姐妹同嫁皇太極,海蘭珠比布木布泰大五歲,嫁來時間卻晚了九年,這是怎么回事?照理說,一般蒙古女子很少有留在閨中到二十六歲還不出嫁的,何況海蘭珠美貌溫柔,不是嫁不出去的丑女,而科爾沁蒙古莽古思王爺一族,既然肯將哲哲、布木布泰姑侄倆嫁給皇太極,也不會吝嗇于海蘭珠的。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海蘭珠早年已經(jīng)嫁給了別的人家;這人家很可能就是察哈爾林丹汗。林丹汗敗亡之后,海蘭珠無所歸依,有哲哲和布木布泰在皇太極耳邊攛掇,才會有這次親上加親的婚姻。

天聰九年(1635年)二月,皇太極授命貝勒多爾袞、豪格、岳托、薩哈廉率精兵一萬西征,進入河套地區(qū),消滅了林丹汗的殘部,路上遇到前來歸附的察哈爾汗的多羅大福晉囊囊太后,又說降了察哈爾汗妻蘇泰太后,四月,班師回沈陽。皇太極親率諸貝勒遠迎至陽石木河。因為蘇泰太后不但攜子額哲(即林丹汗的嗣子)率部眾來歸,而且?guī)聿I上元朝歷代的傳國玉璽。這實在是皇太極夢寐以求的祥瑞和喜兆。后金國上上下下,更是一片歡騰,覺得天命有歸了。

皇太極設(shè)大宴款待來歸之眾。宴會的濃烈氣氛使人們興高采烈。諸貝勒又一次紛紛奏請,說囊囊太后是察哈爾林丹汗多羅大福晉,既歸我朝,必應(yīng)使得其所,只有汗王納娶,最為適宜?;侍珮O沒說同意也沒說不同意,他有個好主意。

兩位太后都帶來眾多的部眾,囊囊太后有一千五百戶,蘇泰太后也有一千戶,察哈爾林丹汗作為元朝的直系后裔,保存和搜集的財富也很可觀。同時,隨兩位太后來歸的還有許多年輕美貌的蒙古福晉和格格,皇太極已經(jīng)收納竇土門福晉,開了先例,此刻也就豁達地命諸貝勒挑選各自中意的女子。

貝勒豪格看上了察哈爾伯奇福晉;貝勒阿巴泰選中了察哈爾俄爾哲圖福晉;貝勒濟爾哈朗對已故妻子的妹妹蘇泰太后心向往之,皇太極也準了他的請求。不料大貝勒代善也看中了富有而美麗的蘇泰太后。但皇太極答應(yīng)濟爾哈朗在先,并且濟爾哈朗娶蘇泰太后也更近情理。為了安撫兄長,皇太極命代善娶尊貴的察哈爾多羅大福晉囊囊太后,代善竟嫌囊囊太后貧窮而不肯,最后倒娶了財產(chǎn)豐厚的察哈爾汗的女兒泰松格格。

皇太極于是娶了囊囊太后。這樣,汗王的后宮,一下子增加了三位尊貴而富有的福晉。這對原來的中宮皇后和東西二宮妃的地位會發(fā)生什么樣的影響呢?

天聰十年(1636年)七月初十,皇太極在崇政殿舉行大典,冊封五大福晉,她們是:清寧宮中宮大福晉哲哲,為國君福晉,稱皇后;東關(guān)雎宮福晉海蘭珠為東宮大福晉,稱宸妃;西麟趾宮福晉娜木鐘,即原察哈爾多羅大福晉囊囊太后,為西宮大福晉,稱貴妃;東衍慶宮福晉巴特瑪·璪,即原察哈爾竇土門福晉,為東次宮側(cè)福晉,稱淑妃;西永福宮福晉布木布泰為西次宮側(cè)福晉,稱莊妃。

鳳凰樓,是盛京皇宮后宮的大門,鳳凰樓后,一組建在高臺之上的四合院式的宮殿,就是皇太極的后妃生活區(qū)。正中是清寧宮,東宮為關(guān)雎宮,西宮為麟趾宮,東宮下首為次東宮衍慶宮,西宮下首為次西宮永福宮,統(tǒng)稱臺上五宮。五宮的主位,就是當時后宮,也是大清國最尊貴的女人了。

哲哲保住了她的中宮皇后位置,布木布泰原是姑媽的副手,東宮妃戴青之女的到來,使她降到第三位,如今,又被擠到了第五位。她心里不免有些悲哀,然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原來的東宮妃連一宮之主的地位都沒能爭到呢!這種變化,也許反映了皇太極對布木布泰寵愛的衰退,但仔細探究起來,還能看到皇太極心理上的一些弱點。

哲哲是多年嫡妻,又已正位中宮,換掉她會引起政治震動;海蘭珠很特別地使皇太極情有獨鐘,突然上升到第二位也可以理解;把原來的東西二宮妃排擠下來,為的是安置兩位察哈爾林丹汗的福晉。毋庸置疑,娜木鐘和巴特瑪·璪都為皇太極帶來了一大筆收入:僅部屬就有二三千戶,牛羊牲畜不在少數(shù),還有她們身為蒙古大汗、元朝直系后裔所擁有的無數(shù)珍寶財物,這些恐怕是原來的東西宮妃所無法比擬的。更重要的是,這兩個女人曾經(jīng)是林丹汗的妻子,有高貴的身份。盡管林丹汗是皇太極的敵手,盡管皇太極已傾全力滅掉了察哈爾蒙古,但他內(nèi)心深處羨慕林丹汗高貴的血統(tǒng),羨慕察哈爾蒙古祖上建立過橫跨歐亞的大帝國的輝煌,羨慕他們曾入主中原當元朝皇帝的歷史。這就像許多暴發(fā)戶內(nèi)心對哪怕是已經(jīng)十分清貧的沒落貴族總是又恨又眼紅一樣,所以暴發(fā)戶也常常以與貴族聯(lián)姻為榮,甚至干脆捏造一個貴族家世、買上一個貴族頭銜。娜木鐘和巴特瑪·璪就是皇太極引以為榮的、搶奪來的頭銜。

遺憾的是,皇太極的這個弱點傳給了他的子孫,尤其是他的子孫們進入中原,置身于漢人的汪洋大海中,面對悠久燦爛的漢家文化時,這點民族自卑心理更發(fā)展成為疑忌、忌妒,造成了清代數(shù)不清的血淋淋的文字獄。所有的文字獄,幾乎都是因指斥清朝統(tǒng)治者為夷狄、為蠻族而起的。由此產(chǎn)生和擴展開來,封閉了國家的目光,窒息了民族的生機。

皇太極對蒙古使用恩威并施的手段,獲得完全成功,就在崇德元年,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位領(lǐng)主,在盛京舉行大會,尊奉皇太極為可汗,整個漠南諸部都臣服于大清。至此,皇太極東降朝鮮、西收察哈爾,自鴨綠江直抵賀蘭山,都進入大清國的版圖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源市| 岫岩| 南皮县| 金塔县| 禄丰县| 镇宁| 民和| 会泽县| 垣曲县| 西乡县| 定兴县| 徐州市| 铁岭市| 龙胜| 民权县| 容城县| 石台县| 上饶县| 高邮市| 哈尔滨市| 新余市| 怀集县| 株洲市| 杂多县| 杭锦后旗| 津南区| 永昌县| 浦县| 天门市| 淮滨县| 商都县| 井研县| 铜鼓县| 安远县| 乌鲁木齐市| 承德县| 施秉县| 建德市| 班戈县| 如东县| 米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