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黨高官敗逃臺灣真相(第1部)
- 楊帆
- 1849字
- 2022-08-01 17:36:22
3.避難中邂逅風塵女
蔣家有后,使豐鎬房的婆媳二人從此有了精神寄托,蔣介石也如釋重負。
1910年冬,蔣介石從振武學校畢業,以士官候補生分配到日本北海道高田聯隊實習,實習期一年,合格后將升入日本士官學校,成為正式士官生。然而,未等蔣介石成為正式士官生,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了,蔣介石奉陳其美之命緊急回國,留學生涯從此中斷。
10月23日,蔣介石回到上海,組織發動了杭州起義。陳其美出任滬軍都督后,蔣介石被任命為第2師第5團團長。1912年年初,蔣介石奉命收買殺手,殺害光復會領袖陶成章,隨后被迫逃亡。
在“二次革命”中,蔣介石參加了攻打軍事要地江南制造局的戰斗。“二次革命”失敗后,蔣介石在上海過著東躲西藏的日子。在此期間,一個偶然的機會,結識了生命中的第二個女人——姚冶誠。
姚冶誠名阿巧,來自蘇州,與蔣介石同齡。
阿巧自幼父母雙亡,由叔叔撫養長大。叔叔無后,為了傳宗接代,為阿巧選了入門女婿姚天生。婚后,阿巧隨姚天生到上海謀生。姚天生沒有文化,只能做些抬轎子、扛棺材的體力活;阿巧則到法租界一家妓院里做了娘姨(女傭)。但平靜的生活沒過多久,姚天生很快抽起大煙,不僅將辛苦賺來的血汗錢揮霍一空,還經常對阻止他吸大煙的阿巧拳腳相向。
就在這個時候,在一場宴席上,阿巧邂逅了蔣介石。
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阿巧雖出身低微,職業也不光彩,卻是天生的美人坯子,又刻意逢迎,令蔣介石很快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蔣介石付給姚天生一筆錢,了結了他與阿巧的婚姻,將阿巧納為側室,改名姚冶誠,住在法租界浦石路新民里13號蔣介石的秘密住所。
當時,蔣介石與湖州(今浙江吳興)南潯鎮四大豪門之一張靜江過從甚密,姚冶誠拜張靜江為干爹,蔣介石在上海的活動經費和個人生活費用,全賴張靜江資助。
在此后的1916年,蔣介石又與張靜江結拜為異姓兄弟。這位長蔣介石10歲、被蔣介石尊為“恩師”的兄長,在此后的30年中,為蔣介石出謀劃策,給予了全力的支持與幫助。
在張靜江的資助下,蔣介石和姚冶誠過得衣食無憂。這是姚冶誠跟隨蔣介石后最幸福的一年,夫妻恩愛,生活安逸。
但到了第二年,蔣介石忙于開展反袁斗爭,經常奔波各地。為了不讓姚冶誠跟著吃苦,決定將她送回奉化老家。
俗話說,丑媳婦總要見公婆。而姚冶誠要見的,不僅僅是婆婆,還有正室毛福梅。她知道自己身份卑微,又勢單力薄,生怕受王采玉和毛福梅的輕視和欺負。跟在蔣介石身后邁進豐鎬房的時候,一直心懷忐忑。
姚冶誠的突然出現,同樣令王采玉與毛福梅大為驚詫。男人納妾本屬正常,可蔣介石毫無預兆地帶回一個女人,必然在婆媳倆平靜的生活領地引起一場波動。
毛福梅自從有了兒子,沉浸在做母親的幸福中,對蔣介石的冷漠態度已麻木不仁。但見丈夫帶回一個女人,心中難免酸澀。不過,當她看到姚冶誠像個犯了錯的孩子,小心翼翼地向她問候時,憐憫之心油然而生。
毛福梅原本性格寬厚仁慈,于是對姚冶誠噓寒問暖,反倒令蔣介石大出意料,他原以為毛福梅會因為對他的不滿而借機發難。
王采玉原本擔心毛福梅受委屈,如今毛福梅接受了姚冶誠,自然也就不說什么了。

姚冶誠心里總算一塊石頭落了地。此后,她孝敬婆婆,尊敬毛福梅,三人相處融洽。就這樣,姚冶誠平安入住豐鎬房,在這里一住就是五年。直到1919年的一天,蔣介石又帶回一個人,豐鎬房平靜的生活再次被打破。
這次,蔣介石帶回的不是女人,而是一個3歲男孩。見到這個男孩,所有人都認定一個事實:
蔣介石又有女人了!
最不能接受這個現實的是姚冶誠,她跟了蔣介石六七年,不曾有后,如今蔣介石卻與一個野女人有了孩子!但王采玉和毛福梅不發話,哪里輪得到她表態。她只有壓抑一腔怒火,恨恨地瞪著蔣介石。
毛福梅沒有姚冶誠反應那么強烈,她在驀然一驚之后,用略帶嘲笑的口吻說:
“怎么,又有新人了?”
王采玉見到小男孩,則樂得嘴都合不上了,本來蔣家就蔣經國一根獨苗,人丁不旺,老太太一直為此耿耿于懷,如今天上掉下個大孫子,哪管是什么女人生的,立刻抱起男孩,在他白白胖胖的臉上親個不停。但蔣介石說:
“這是一個朋友的孩子,他不方便撫養。”
這話令王采玉萬分失望。
毛福梅與姚冶誠面面相覷,不得不相信蔣介石的話。因為蔣介石是孝子,在這種事情上,讓母親高興還來不及呢,怎會故意否認呢!
蔣介石帶回這個孩子,是準備交給姚冶誠撫養的。毛福梅身邊有蔣經國,姚冶誠身邊無子難免寂寞。他讓孩子叫毛福梅“娘”,稱姚冶誠“養母”。
“養母!”
當孩子第一次用稚嫩的聲音稱呼姚冶誠的時候,姚冶誠驚喜萬分。當時她已經32歲,突然天上掉下個大兒子,自然視如己出,疼愛有加,從此吃飯睡覺寸步不離。
這個男孩就是蔣介石的次子蔣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