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旋風司令——韓先楚
書名: 從士兵到將軍:13位紅小鬼到大將軍的征戰歷程作者名: 蔣斌本章字數: 15333字更新時間: 2022-03-04 09:42:21
韓先楚(1913—1986),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二程人。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參加游擊隊,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25軍225團排長、連長、營長、紅15軍團224團團長、78師副師長、師長。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344旅688團副團長、689團團長、344旅副旅長、代旅長,新3旅旅長兼冀魯豫軍區第三軍分區司令員,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大隊大隊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第4縱隊副司令員、第3縱隊司令員、第四野戰軍第12兵團副司令員兼40軍軍長和湖南軍區副司令員。新中國成立后,任中國人民志愿軍副司令員、志愿軍第19兵團司令員、中南軍區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福州軍區司令員、中共福建省委第一書記、蘭州軍區司令員、中共中央軍委常委。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一、振士氣槍頂上司
“誰退,打死誰!”
所有人都愣了,游擊隊隊長看著頂在腦門上的槍,冷汗沿著額頭不停的往下流。
出來干革命就是提著腦袋吃飯,一碰上敵人人多就撒開腳丫跑,那還不如回家抱媳婦。游擊隊隊員韓先楚滿臉殺氣,再次怒喝:“紅槍會也是一條命,大不了拼了。誰再退,老子打死誰。”
韓先楚這家伙連隊長都敢動,還有誰他不敢開槍。與其被當作逃兵打死,不如拼一下。潰退的游擊隊員停住腳步。
1913年,韓先楚出生在湖北省黃安縣二程區的吳家村。家里窮,為了活命,韓先楚討過飯、給地主家放過牛、做過工。
黃(安)麻(城)起義勝利后,韓先楚明白了窮人為什么拚命干活吃不飽、穿不暖,于是開始他參加革命的人生。他16歲加入農民協會、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10月,他更是動員了村里10多名小伙子參加了紅軍游擊隊。
韓先楚所在的游擊隊在黃陂、孝感一帶活動,向農民群眾宣傳革命。不過令一些游擊隊員失望的是,發到手中的武器不是大刀,就是木棍。
游擊隊領導給大家集中講話:“同志們,隊伍剛成立,有困難。想要槍,不能等著靠上級給你發,要主動去向敵人要。”
槍在敵人手中,游擊隊的主要對手就是地主土豪豢養的紅槍會。紅槍會手中拿著的可是真家伙的槍,比起游擊隊手中的大刀、木棍強多了。更要命的是,據說紅槍會的人喝朱砂酒、口念口訣就會刀槍不入。
游擊隊還沒向紅槍會奪槍,土豪頭子就帶領100多名紅槍會會眾嗷嗷吼叫著向游擊隊駐地撲來。
紅槍會會眾光著上身、口念口訣,手中的槍在陽光下更是奪目,游擊隊一些人當時腿就不聽使喚:這仗還怎么打,人家讓你砍都砍不進,更別說人手里有槍。
這仗沒法打,那就跑,游擊隊隊員撒開腿就往回跑。紅槍會會眾一看游擊隊隊員要跑,抬手就是一陣亂槍,當時就打倒幾個游擊隊隊員。
隊長一看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抬腳也要跟著跑。敵人已經沖到跟前,再不跑就成槍靶,奪槍只能等下輩子。
韓先楚一把拉住隊長,槍直接頂在他的頭上:要想穩住軍心,就得殺雞給猴看。
后退的隊員停住腳步,不敢跑,也不敢動。跑,就得死;和紅槍會會眾干,人家刀槍不入,上去純粹就是找死。隊長臉色慘白,想罵娘卻又不敢,惹火了這位爺,走火可不是好玩的。
“我們是革命戰士,不能死在紅槍會這幫龜孫的刀下,要死也得拉幾個墊背!”韓先楚咬牙切齒向隊長大聲吼著。“砰,砰,砰”,他連放幾槍,頓時打倒幾個“刀槍不入”的紅槍會會員。
韓先楚身邊的兩個戰士看到韓先楚擊斃了三個敵人,勇氣大增,大喊:“誰說他們刀槍不入!老子給他來個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邊喊邊用刀猛力向敵人砍去,只見兩名紅槍會會員頭身分家,血涌一地。
游擊隊隊長看到韓先楚等幾名戰士已擊斃了幾個敵人,慘白的臉頓時有了血色,立刻揮著手里的槍,怒吼起來:“都給我往前沖,狠狠地打呀!”
刀槍不入是假的!游擊隊戰士如雷灌頂,只要能砍進去,大家都是一條命,誰怕誰啊!
游擊隊戰士一齊撲向敵人,有槍的瞄準敵人射擊,拿刀的猛砍敵人。游擊隊戰士越戰越勇,銳不可當。
韓先楚從敵人手里奪過一支槍,交給曾向他要槍的戰士。那戰士接過槍,咧嘴笑了。
好幾位原來拿刀的戰士現在都從敵人手里奪到了槍,更是奮不顧身地殺向敵陣。
紅槍會會眾目睹自己的弟兄死傷不少,驚恐萬狀,任憑在后面督戰的紅槍會頭子怎樣吼叫,也沒有人聽。紅槍會頭子見勢不好,掉頭混在逃命的人群中跑了。
這一仗打死了20多個敵人,繳到了10多支槍。在總結會上,游擊隊隊長拉著韓先楚的手說:“我過去對紅槍會也不甚了解,這次多虧你帶頭出擊,我們才打垮了敵人。”韓先楚聽了表揚,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低下頭說:“我當時也是急紅了眼,心想只有豁出來拼了。你如果不出來指揮大家拼殺,要戰勝敵人也是困難的。”
這一年的秋天,游擊隊改編為獨立營,韓先楚被任命為一連排長。不久,他又被調到營部負責通信班的工作。
二、將有令審勢而為
樹上的枝條發出新芽,又是一年春天。
春天本該是令人愉悅的季節,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卻迎來了冬天。1934年春,蔣介石任命張學良為鄂豫皖三省“剿共”副總司令,調東北軍對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紅軍進行“圍剿”。
敵人封鎖嚴密,紅軍日常必需的糧食、彈藥更是成了禁品,根據地一時陷入糧荒、彈藥荒。
不久,上級決定奪取敵人防守薄弱的太湖縣城。太湖縣城位于皖西的大別山南麓,像臥在山邊的一只老虎。太湖縣城旁邊有一個小鎮,小鎮一面靠山,一面瀕河,地勢險要、易守難攻,駐守在那里的國民黨軍隨時可以增援太湖縣城。要奪取太湖,就必須先控制附近的小鎮,拔掉老虎的“牙”。
上級把拔虎牙的任務交給了韓先楚等人組成的小分隊,要求他們不放一槍一炮、不動聲色的拿下小鎮。
攻城不放槍,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小分隊有的隊員當時頭就直搖:這事除非孫悟空用定身法不可,要不然沒轍。
隊員丁平喜琢磨一陣子,眉梢上揚,韓先楚眼尖,心中一喜,這機靈鬼肯定又有新點子。
第二天趕集時,化裝成農民模樣的韓先楚和丁平喜提著雞、雞蛋、瓜子不緊不慢的混在人群中,向城門口的地堡走去。
哨兵背著槍,哈欠連天,無精打采的看著進城的人群,一群窮鬼,打死都榨不出什么油水。
韓先楚走上前,把手里的雞往他面前一伸:“老總,我這雞又肥又嫩,買只下酒吧!”
正找不到敲竹杠的主,這主倒自己送上門,哨兵一喜,接過雞,故意說:“我進去問問班長買不買。”他是想將韓先楚、丁平喜引進碉堡,好白要這只雞。
韓先楚不露聲色地說:“好,跟你去。”進了碉堡,韓先楚發現沒有別的敵兵,心中暗喜。
“班長不在,雞我要了,錢明天給你們!”敵哨兵抓住雞,惡狠狠地說。
“老總,我們要現錢買米。”韓先楚靠近哨兵。
“我們家里有病人,幾天沒有糧了。”丁平喜故意去奪雞。
“少啰嗦,快給我滾出去。”敵哨兵這時只是一門心思抓緊那只雞。韓先楚向丁平喜使了個眼色,兩人迅速從籃子里抽出刀,一人一刀刺死了哨兵。接著,他倆又沖到碉堡門口。外面的敵哨兵聽到動靜,剛一進門就被韓先楚結果了性命。
韓先楚、丁平喜兩人不到10分鐘就奪取了這個關鍵的碉堡,與此同時,其他小組也奪取了敵人的碉堡。
指揮員得知“虎牙”已拔,立即命令部隊進太湖城“打虎”。經過短兵搏斗,當場擊斃了100多敵人,擊傷80余人,生俘63人,繳獲重機槍1挺,輕機槍3挺,其他槍支200多枝,子彈15000余發。
不久,韓先楚升任225團3營9連連長。韓先楚雖然是連長,打起仗來還是猛牛一頭,每次作戰都是沖在連隊的最前面。1935年到陜北時,他已是營長了。
剛當上營長,韓先楚就趕上勞山戰役,奉命帶部隊打伏擊。埋伏圈好辦,找個有利的地形,將隊伍一擺,就算完事。不好辦的是敵人會不會伸長著脖子往繩圈里鉆。
部隊一進入埋伏圈,韓先楚就要求部隊必須隱蔽好,不允許暴露目標,違者軍紀論處。
從日出等到日落,再從日落等到日落,始終不見半個敵人露面。
“敵人知道我們埋伏在這里了吧?”
“情況判斷錯了吧?敵人不從這里走了。”
“也許敵人根本就不會來!”
戰士們議論紛紛。有的干部沉不住氣了,來找韓先楚。兩天了,敵人都沒有來,再等下去會不會錯過戰機?
韓先楚給他們打氣:“老虎捕食可以在地上趴上三四天,難道咱們還不如一只老虎?再說這里是敵人的必經之地,他們除非長了翅膀飛過去。”
躁動的心沉靜下來,迷亂的眼睛變得清澈。戰士們一動不動地趴在陣地,靜靜地等著那魚兒上鉤。
第三天早晨,敵人果然進入了紅軍的伏擊圈。韓先楚率營與敵激戰5個小時,終于將其全部消滅。此戰結束后,韓先楚被任命為團長。
1936年5月,中央軍委發布了西征的命令,以15軍團為右路軍,側擊定邊、安邊、靖邊一線之敵,韓先楚被任命為紅15軍團78師師長。
當78師行軍經過定邊城關時,偵知駐守定邊的是馬鴻逵的一個騎兵營。由于懼怕被紅軍圍殲和棄城逃跑交不了賬,這個騎兵營一直龜縮在城內。先前經過的紅軍忙于趕路,都沒有動它。
韓先楚策馬繞城一圈,城墻堅固,但并不高。拿下定邊,對擴大陜北根據地、保證紅軍后方聯絡具有重要意義;撒手不管,這可是安在西征紅軍背后的一把刀,捅不死人也得捅殘。
韓先楚讓參謀長發電報給西征總指揮彭德懷:“敵懼我殲,攻城可克,我師決計克城殲敵,望速核復。”同時向233團、234團下達命令:“務于下午4時前趕到定邊準備參戰。”
很快,軍團轉來西征總指揮彭德懷指示:置定邊于不顧,繼續繞道前進。彭德懷當時顧慮若攻取定邊不下,影響整個作戰行動。
接到命令后,韓先楚很猶豫:打定邊,違抗了彭德懷的軍令;放棄則太可惜,將來攻取定邊必定要付出大的代價。
左思右想,韓先楚決定違抗軍令。
上級的特派員見狀,出來阻止,對韓先楚說:“總指揮有指示,要我們繞過定邊繼續西進。”
韓先楚回答道:“我們現在消滅敵人完全有把握,總指揮來了看到這種態勢,他也會主張打的。”
6月17日清晨,韓先楚下令攻城。78師3團指揮所隨部隊沖入城內時,突然看見師長韓先楚已經站在城頭上了!3團副政委石厚剛認得韓先楚,驚訝地問:“師長,城門才打開,你從哪里上來的?”
韓先楚笑道:“你們能爬城墻,我就不能爬嗎?”說完,他大步走下城墻,朝槍聲激烈的城內奔去。
韓先楚隨即進入城內指揮作戰,全師密切協同,分割圍殲敵人,將敵騎兵營全部消滅,定邊城宣告解放。
彭德懷得知勝利,來電嘉獎了韓先楚的果斷指揮。
三、戰長樂鐵鎖馬莊
1938年4月4日,日軍第108師團主力、第16、第20、第109師團及酒井旅團各一部共3萬余人,南自邯長公路(邯鄲至長治),北自正太路(平定至太原),西自同蒲路(大同至風陵渡),東至平漢路(此平至漢口),分九路向晉東南地區中國軍隊大舉圍攻。
大敵當前,八路軍總部命令115師344旅增援晉東南,配合129師粉碎日軍九路圍攻。
接到總部命令后,344旅徐海東旅長當即做出部署:第一梯隊687、688團由娘子關以西過正太路分南路南下。旅政委黃克誠率旅直和689團為第二梯隊,自平山縣出發,尾隨主力跟進。
在團長韓先楚、政委崔田民率領下,689團迅速轉移到外線涉縣一帶待機。八路軍的一路英勇阻擊,將日軍逼得寸步難行,不得不退回武鄉縣城大鏡。
打狗就得打死,韓先楚帶著689團直奔武鄉縣城。部隊趕到武鄉縣城,只見縣城火光沖天,日軍已經逃離1個多小時。
殺人放火還想一走了之,八路軍總部發出命令:追,堅決讓這股日軍有來無回。
韓先楚剛聽了個大概,還沒聽清楚電話線就斷了,等到電話員重新接上電話線,時間已經過了半天。接到命令,八路軍4個團兵分3路,沿濁漳河兩岸平行追擊日軍。16日上午8時許,八路軍兩翼先頭追擊部隊在馬莊、長樂村一帶追上了日軍。
韓先楚因電話線故障耽擱了半天,任務明確后命令部隊拿上干糧,邊跑邊吃,居然趕在日軍前頭,在馬莊堵住了敵人的去路。
馬莊是個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村莊,地處半山腰。日軍一個分隊占領馬莊前方一座百米高的小山頭,固守待援。此山是日軍的一個重要支撐點,日軍分隊居高臨下,利用火力封鎖路面,對八路軍進攻造成極大的威脅。此山不拿下,后患無窮,劉伯承師長命令韓先楚帶領689團拿下山頭,斬斷日軍左翼。
看完地形后,韓先楚命令2營營長顏東山、教導員賀大增率領全營攻取山頭。
上午10時左右,顏東山帶領2營向小山頭的日軍發起進攻。集中火力沖鋒,借著地勢匍匐前進,狙擊,2營的戰士無所不用其極,卻一直攻不上去。
日軍分隊就是認定一個理:人少我不和你拼命,我拿火力封殺你。沖鋒也好,匍匐前進也罷,老子就是一梭子子彈。
打到下午2時,小山頭沒有攻下,2營倒是犧牲了兩位連長、5名排長,全營更是傷亡100多人。
再這樣打下去,2營只怕連番號都打沒了。韓先楚心中著急,卻知道遇大事得沉著,于是命令2營暫停攻擊,一來休整一下調節士氣,二來研究一下攻山戰略。
正在這時,作戰參謀張竭誠向韓先楚請示:“我和史參謀去側翼偵察一下道路,看能否從敵側后進攻,配合正面部隊消滅敵人。”
這倒是個辦法,韓先楚點了點頭,囑咐他們注意安全、快去快回。
史參謀觀察很久,一直沒有收獲,正在著急,張竭誠手指往前一指:老史,這條小路好像直通山后。
小路都是荊棘,史參謀一邊擦汗,一邊說:“這路除了咱倆走,只怕連兔子都不打這過。”
正說話間,張竭誠一把掩住他的嘴。史參謀定睛往前一看,小路盡頭居然是日軍的重武器陣地,幾個鬼子背對著小路,正伸長脖子往山下看。
聽說有小路直通山頂,韓先楚派了一個連翻越小山溝,迂回到日軍后面,等到山前面槍聲大作就在背后給日軍狠狠地捅一下。
為了吸引日軍的注意力、掩護側面的連隊,韓先楚命令部隊從正面發起強攻。正面攻擊部隊將擅長擲手榴彈的戰士編成一組,匍匐前進到山腰下,將一束束的手榴彈扔進了日軍的陣地,震得整個山體晃了又晃。硝煙四起,沖鋒部隊發出震天的喊聲,向山頂發起攻擊。
八路軍要強攻,山頂的日軍慌了山腳,齊刷刷地涌向正面,手中的火力瘋狂地吐出火焰。
繞到山后的連隊悄無聲息地摸到山頂,只見一排日軍彎著腰、端著槍往山下猛射。
他奶奶的,死到臨頭還這么囂張。一連長暗罵一聲,操起沖鋒槍就射出一梭子憤怒的子彈。身后的戰士早就忍不住了,吶喊著對著鬼子就是一陣猛射。
聽到槍聲,受到襲擊的日軍一下子就木了:八路長翅膀了,居然抄了自己的后路。
后路被抄,前有強敵,山頂的日軍心都亂了,手中的槍居然變得沉重起來。韓先楚聽到山頂槍聲大作,日軍正面的火力忽然稀疏下來,心中大喜:鬼子背部中刀了。
他抬頭望了一眼日軍占領的山頭,將吊在背后的日軍鋼盔往頭上一扣,要警衛員把手槍拉開了栓,子彈上膛(因他左手在戰斗中負傷殘疾用不上力),提著槍向2營陣地上沖去。
團部參謀人員和勤務人員見團長往前沖,大家也不約而同地跟著團長。韓先楚到了2營,向部隊下達命令:跟我沖呀!
顏營長見團長帶頭沖了,也向部隊大喊一聲:“沖啊!”頓時,全營指戰員奮不顧身地沖向敵人。
這時,喊殺聲、槍聲、手榴彈聲、號聲如驚雷轟頂,敵人終于潰退了。日軍前后受攻,又遭兩側攻上來的八路軍夾擊,除了三四十人逃走外,其余都被擊斃。
兩軍鏖戰時,朱德總司令、劉伯承師長、鄧小平政委、徐向前副師長等正聚集在戴家墩北側山坡上觀察戰情。當首長們用望遠鏡觀察到689團與日軍拼殺時,都為689團指戰員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和一往無前的獻身精神而感動,連聲贊揚:打得好!
日軍被追殲,于是急電求援,戰場形勢發生變化。
日軍氣勢洶洶,以猛烈的炮火掩護,向馬莊東南韓先楚的689團1營陣地攻擊。激戰17個小時后,又來了1000余名日軍增援。這時師首長鑒于李莊、邢村之敵已基本被殲,再戰于己不利,便下令撤出戰斗。師指揮所下令689團和769團各派出1個連隊展開游擊戰,從側翼阻擊和迷惑日軍,掩護主力迅速撤出戰斗。
這次戰斗,韓先楚率部配合129師作戰,給日軍108師團以沉重打擊,為粉碎敵人九路圍攻作出了重要貢獻。
戰后第三天,朱德親自到689團視察、慰問。朱總司令說:“祝賀你們在長樂村戰斗中取得重大勝利!這一仗,689團打得硬、打得好!打了一個很好的勝仗。689團是很有戰斗力的,要保持這種無堅不摧的戰斗作風。你們團傷亡很大,但不能傷元氣,總部決定給你們團補充500名新兵,讓你們保持滿員。你們將要接受新的任務,希望你們再接再厲!”
朱總司令的講話,使全團干部戰士受到了很大鼓舞。
四、虎掏心伏千里駒
1946年初至10月中旬,杜聿明為了實現“先南后北”戰略,調集了8個師,從沈陽地區出發,兵分三路,妄圖將在南滿的民主聯軍4縱和3縱逼上長白山。
杜聿明的中路敵軍又分左右兩翼。左翼由52軍軍長趙公武率領第2師和軍直屬隊,由正面向安東推進;右翼由25師師長李正誼率全師(欠1個團)向賽馬集進犯。
敵強我弱,根據敵人的部署,遼東軍區決定集中兵力打擊中路的52軍,并把這個任務交給了4縱。
聽說要打52軍,韓先楚頓時來了勁。國民黨52軍的第25師號稱“千里駒”,全師都是清一色的美式裝備。要是吞下這塊肥肉,4縱發筆洋財不說,蔣介石還得肉疼幾天。
韓先楚惦記著一口吞下國民黨第25師。國民黨第25師師長李正誼卻是滿肚子火:駐守馬賽集的兩個營居然被共黨一口吃掉,這不是打老子的臉。
一氣之下,李正誼攆著4縱的一個營就向新開嶺地區追來。
新開嶺在寬甸以西大約35公里處,四面環山,背面是老爺嶺;東面瑗陽邊的東山可以控制公路東頭的出口;南面黃家堡子邊的南山,可以控制皇家堡子一帶;西面有潘家堡子高地,可以封鎖公路西頭的出口。一條公路從新開嶺穿過。
韓先楚看著地圖,越看越覺得老爺嶺順眼。只要控制了這個地方,東北、正北、西北就捏在手中,然后將路一封,別說是千里駒,就是萬里云都得折在這里。更妙的是,師警衛營已經控制老爺嶺。
胡奇才司令員聽后,覺得韓先楚分析得有道理,立即打電話給蔡正國師長,撤銷了原準備撤出戰斗的通知,表示了要堅決打的決心,并要求部隊抓緊時間,做好戰前準備。等10師趕到,就向敵人發起攻擊。
料敵在心,察機在目。韓先楚向司令員和政委提出組織一個前線指揮所,自己到前面指揮作戰,讓司令員和政委仍然留在小溝邊原設的指揮所,指揮全局。
一腳踏入繩套,目空一切的李正誼仍然沒有認識到自己已經被包圍了,他只感到彈藥和糧草不夠、山區道路狹窄不好走。他在作戰室里踱了幾步后,命令副官發報給坐鎮沈陽遙控指揮的杜聿明,請求他空投彈藥和給養。
杜聿明收到電報后,在作戰地圖上一看25師的位置,立即深深地倒吸了一口冷氣:這不是找死啊!什么地方不走,偏偏往山溝鉆?兩頭一堵,中間填土,這就是一棺材。
杜聿明越想越急,立即給李正誼發電報,命令他占領有利地形,固守待援,隨后又急電催北路的195師、南路的2師、西路的22師火速向寬甸以西的新開嶺開進,救援25師脫離險境。
李正誼仍然任性不拘,妄自尊大,竟給杜聿明回電,拒絕援兵。他在電文中斷然說:“只要彈藥糧草,不要援兵!”
縱隊決定在11月1日上午10時發起攻擊,李正誼此時已經覺察被圍攻,于上午8時搶先攻占老爺嶺。
經過一天的激戰,10師和11師不但進展不理想,人員傷亡還不少,戰斗受挫。
進攻受挫,國民黨的各路援軍卻越來越逼近新開嶺地區。打與不打,讓韓先楚焦急不安。
想來想去,韓先楚立即趕到前沿,想幫助部隊總結失利的原因,找出攻打的妙計。
韓先楚找到28團胡潤生團長、張繼璜政委和參謀長李書軒,聽了介紹情況后,提出了從正面佯攻,從兩翼迂回攻擊的意見,并要他們掌握好攻擊時機。
這時,韓先楚接到通知,要他回縱隊參加黨委擴大會。形勢嚴峻,大會氣氛有點沉重。如果不能快速解決戰斗,縱隊就有可能被三面趕來的敵人包圍,陷入內外夾攻被動局面。
韓先楚沉默了一下,手一揮:“這仗一定得打!25師被我們四面包圍,糧草彈藥靠空投,大部分還投到我們的陣地上,可以說只剩最后一口氣。敵人援軍雖離我們近了,但要趕到這里還要十幾個小時。國民黨軍向來互相觀望,指揮難以統一,都想保存自己的實力。只要把25師干掉,他們會猶豫不前。”
聽了他的發言之后,會議最后決定先集中兵力攻打老爺嶺,把縱隊預備隊30團也拉上去,要集中一切炮火轟擊老爺嶺。配合步兵從側后兩翼攻擊。這也是韓先楚首先提出的攻擊方案。
韓先楚急匆匆地趕到炮團,找到王一萍團長時,正好有40輛馬車拉著炮彈趕到了,真是雪中送炭。
韓先楚非常高興地說:“太好了,全部拉到老爺嶺下。”接著,他又對幾位領導下達了具體作戰指示:“縱隊炮兵團、軍區炮兵一團一律向前移至距敵陣地500米至1000米處,要直接瞄準射擊。拂曉前做好一切準備。”
勁兵重地,控制萬里。老爺嶺實在太重要了,韓先楚決心先攻下老爺嶺。
一切準備工作在夜色掩護下,兵馬調動神不知鬼不覺地進行著。敵人萬萬沒有想到韓先楚這一仗,將會給他們以致命的打擊!
天亮時,30團開始向敵側后兩翼運動了。28團團長和政委集合能打槍的機關干部、炊事員、閑雜人員,組成一個突擊隊。團長王潤生任隊長,政委張繼璜任指導員,擔任沖鋒殲敵任務。
韓先楚接到總攻開始的命令后,向各個炮兵陣地發出了射擊命令。頓時,萬炮齊鳴,火光沖天,硝煙彌漫,敵陣地一片火海。工事一個接一個被轟塌,碎片泥土亂飛。
在炮火掩護下,28團突擊隊向敵人陣地沖去。10師作戰科副科長段然和28團參謀長李書軒舉槍帶頭沖鋒,高喊著鼓勵戰士英勇殺敵的口號,一鼓作氣地向老爺嶺主峰沖了過去。
韓先楚舉起望遠鏡,看到沖上老爺嶺的戰士,高興地叫了起來:“好啊!沖上去了,快,炮火趕快轟擊敵人第2梯隊!”
敵人第2梯隊是駐守在老爺嶺正背面的兩個營的兵力,他們是隨時準備增援老爺嶺這個至關重要的陣地的。韓先楚帶人偵察老爺嶺攻擊道路時就發現了這股敵人,但沒有動他們,只是派人監視。炮轟前,我炮兵早就測好了距離,做好炮轟的一切準備。
這兩個營的敵人和他們的上司萬萬沒有想到老爺嶺這么快就丟失了,自己還沒有來得及出動,冷不防地又突然遭炮擊。炮彈像長了眼睛似的,頃刻間在兩個營的人群中爆炸,炸得幾百號人血肉橫飛、死尸遍地,剩口氣的則四處逃命。
攻下老爺嶺,戰士們的歡呼勝利聲響徹了整個陣地。這時,全體指戰員受到了極大的鼓舞,更加勇猛地向各自陣地上的敵人發起了攻擊,真是群威群膽,所向披靡,銳不可當!
李正誼等25師指揮官妄圖極力反擊,可是他們已經回天無術。
敵25師丟失了老爺嶺,就如一硬漢子的腦袋突然挨了一悶棍。25師失去了第二梯隊,如同硬漢的腦袋被人重擊后,又被打斷了脊梁骨,再也無力反抗了。敵人陣地出現了全線潰逃,紛紛向黃家堡子逃去。
10師攻占了老爺嶺后,除留下少數兵力堅守外,其余部隊如同猛虎撲食般將敵人壓縮在黃家堡子西面的河套內。
韓先楚命令炮兵向25師設在黃家堡的指揮所猛烈轟擊,炸得汽車、裝甲車、輜重車統統起了火。火光沖天,硝煙彌漫。
接著,韓先楚發出了向敵人沖擊、展開抓俘虜競賽的命令。15師少將師長李正誼被打傷了左腿,化裝成伙夫企圖逃跑,可是沒走多遠就被解放軍捉住了。
新開嶺一役,4縱殲滅國民黨軍號稱“千里駒”的精銳部隊第25師8900余人,俘虜少將師長李正誼、少將副師長段培德、少將團長李公言、趙振戈等一大批軍官和士兵,繳獲其全部武器裝備,開創了東北民主聯軍在一次戰斗中全殲國民黨軍一個整師的范例,受到中央軍委、毛澤東主席和東北民主聯軍總部的通令嘉獎。
五、出奇兵四保臨江
1946年12月16日,根據會議決定和陳云同志的指示,韓先楚率領4縱冒著-30℃的嚴寒,踏著沒膝深的積雪,穿過敵人一道道封鎖線,出其不意地向敵后挺進。
敵后環境十分惡劣。部隊經常露宿在雪林中,靠烤火過夜,啃冷凍窩頭充饑,吃冰雪解渴。韓先楚經常深入連隊問寒問暖,千方百計讓大家吃上熱飯。為了減少凍傷,批示部隊夜間放哨由一小時輪換改為半小時輪換,并命令干部替戰士站崗。
4縱在安奉線的兩側聲東擊西轉戰一個多月,連克敵據點44處,殲敵3000余人,直逼沈陽、本溪、撫順等重點城鎮,搞得敵人大惑不解,不知是什么部隊,有多少人,迫使敵人將新22師和91師回調。
韓先楚率部深入敵后大鬧天宮,有力地配合了3縱正面作戰,粉碎了國民黨軍第一次對臨江的進攻。
國民黨軍繼續加緊了“先南后北”計劃,除原有兵力外,又調集新22師和207師的1個旅、新編184師,以及14師、2師各一部,還從熱河調來89師、54師中的一個團,共計6萬余人,分三路向臨江發起第四次進攻。
國民黨軍很快進至灣口鎮、柳河地區,是打是撤,大家爭得口干舌燥卻沒有個結果。
韓先楚認為國民黨第89師及162團新來南滿,情況不熟卻驕傲冒進,集中兵力痛打它一頓毫無問題。
軍區很快批準了韓先楚的意見,并指定他統一指揮3縱和4縱的10個師作戰。
接受任務后,韓先楚立即部署兵力,用一個師阻敵援兵,用一個師從正面誘敵深入至三源浦地區,進入預設戰場,以求消滅敵人。
4月3日向敵人發起進攻,韓先楚命令8師從正面出擊,7師和10師在炮火的支援下,從敵人的南北兩側進行迂回包圍,切斷敵人退路,并迅速奪取蘭山、大花鐘等制高點。
經過10個小時的激戰,全殲國民黨第89師及54師的162團,俘虜副師長張效堂、秦世杰以下8200余人,還擊退了敵企圖增援的5個團,使國民黨軍驚慌失措。有的軍師指揮官喪膽銷魂,望而卻步。
四保臨江戰役的勝利使東北戰場的形勢對我越來越有力,東北野戰軍轉入戰略進攻。為大量消滅敵人,連續發動了夏、秋、冬季攻勢作戰。
1947年夏季攻勢中,韓先楚統一指揮3縱和4縱的10師,首先向國民黨軍防御較弱的沈吉線中段發起攻擊,以3縱一部攻堅山城鎮駐敵,以主力打援,進行了戰略部署。
國民黨王牌新6軍第22師急忙出援。
韓先楚動員部隊時,提出“吃菜要吃白菜心兒,打仗要打新6軍”的戰斗口號,極大地鼓舞了部隊的戰斗情緒。韓先楚施計將敵人誘至南山城子村一帶設好的伏擊區,突然發起猛攻,殲敵1500余人,繳獲敵人全部重裝備。這仗,打垮敵人最精銳的66團,給該軍以沉重打擊,使新6軍畏我如虎,盡量避免與我作戰。
韓先楚緊接著指揮第10師在3縱的配合和炮兵的支援下,向國民黨戰略要點、交通樞紐梅河口守敵新組建的184師發起猛攻。敵人憑借堅固工事,拼死固守。
韓先楚指揮部隊進行反復猛攻,激戰4夜,殲敵7100余人。184師新組建,又被再次殲滅。并俘虜敵師長陳國文,創下以1個多師的兵力,在攻城戰中殲敵1個師的范例。
夏季攻勢作戰時,韓先楚任3縱司令員。他抓緊部隊建設,加強部隊訓練,提高部隊戰斗力。
秋季攻勢作戰中,研究殲敵對象時,多數人主張先打第116師守西豐的一個團,而后再向縱深發展,認為這種打法比較穩妥。
韓先楚經過認真研究分析,主張主力以滲透偵察到敵縱深,即以潛師遠襲,先殲16師師部及其附近部隊,先打亂敵人指揮所首腦,再殲滅其余部隊。這樣仗好打,有全勝的把握。
當兩種意見不一致時,韓先楚并沒有以司令員的身份把自己的意見強加于大家,而是主張將兩種意見一起上報,由野戰軍總部決定。
野戰軍總部首長將收到的兩種方案,進行比較分析,很快批準了韓先楚的方案。
韓先楚進一步同縱隊領導和干部進行研究,率縱隊主力以長途奔襲方式,隱蔽地包圍了敵116師師部。敵人在完全沒有料到的情況下,突然遭到強大攻擊,倉皇失措。在混亂中,縱隊摧毀了敵人師部,消滅了師部直屬部隊,俘虜敵師長劉潤川、副師長張紹賢。敵失掉指揮,其余各團很快被殲滅,擊斃、擊傷和俘虜敵8100余人。
1947年底,東北野戰軍開始冬季攻勢,主力挺進至沈陽西北尋機殲敵。
國民黨東北軍政長官陳誠覺察東野動向后十分緊張,為了確保沈陽的安全,他趕緊拼湊起15個師的兵力,分3路氣勢洶洶地向東北野戰軍壓過來。
韓先楚發現進攻的敵人中新5軍前進的位置比較突出,于是率3縱迂回從敵后插入,首先切斷了新5軍的退路,想配合兄弟部隊圍殲新5軍。
新5軍是陳誠一手栽培的部隊,裝備精良,是國民黨軍精銳部隊之一。
在平原攻城戰,天寒地凍,冰天雪地。圍殲新5軍戰斗進展緩慢,不增強攻擊力量,一時解決不了戰斗,想增兵又無部隊可調。
攻城部隊無兵可調,新5軍也好不到哪兒去。沈陽和左翼的新6軍壓根就沒有伸手拉一把的意思。敵軍救援決心不強,不如趁此良機蜂擁而上、亂拳打死老虎,韓先楚決定攻城部隊和打援部隊齊上,滅了新5軍。
第二天,3縱各師向新5軍發起了新的更大的攻擊。
8師連續攻克北崗子、水口、李家窩棚等3個村落,直逼新5軍軍部。接著消滅該軍195師一部。9師攻占了姚家屯及其西南地區,對新5軍的包圍態勢完全形成。
7師攻克了深井子的敵人后,向葉家窩棚展開了猛烈進攻,經反復爭奪,終于突破了敵人的防御陣地。
韓先楚指揮部隊,徹底殲滅敵新5軍軍部和195師師部,43師師部,俘敵軍長陳林達以下4700余人,擊斃2000余人,創下東北野戰軍一次殲敵一個軍的戰例。
新5軍被殲后,在國民黨軍內部引起了極大的震動,甚至有人要求陳誠以死謝罪。
六、攻錦州克凡爾登
攻克義縣后,東北野戰軍司令員林彪、政委羅榮桓確定在一個星期內攻克錦州,命令2、3、7、8、9縱,6縱的17師和炮縱作為主力,2、3縱隊及6縱的17師,配屬炮縱、戰車團從城北突破,由韓先楚統一指揮。
守錦州的國民黨第5兵團由范漢杰指揮,約10萬人,已在錦州經營3年之久。軍構筑了大量永久性半永久性工事,妄圖依托堅固工事固守待援。
接受任務后,韓先楚馬不停蹄地連夜趕到錦州城北。聽了偵察人員匯報后,又親自帶領縱隊作戰科長尹燦貞、偵察科長鄭需凡和司令部一些參謀到前沿陣地勘察地形、了解敵情。
在向各師布置任務時,韓先楚強調指出:“大家要有在外圍同敵人打硬仗、打惡仗的充分準備!只要大家很好地解決外圍戰斗,錦州就算攻下來了。”3縱一到錦州北郊,立刻加大了對國民黨軍暫編第22師的壓力。該師正面重要據點配水池82高地、大亮甲山等處的戰斗,逐步激烈起來。
在3縱進攻的正面有兩個制高點:一個是配水池,構有堅固工事,敵人自吹是“第二個凡爾登”、“固若金湯”;第二個是大疙瘩。這兩個制高點一東一西,構成北城的兩扇鐵大門,居高臨下,控制著通往城內的公路。這兩個制高點是攻取錦州的必由之路,卻又是易守難攻的屏障,影響炮兵對城內的射擊。
韓先楚深入到火線,命令攻取這兩個制高點,掃清外圍障礙,為攻城戰斗創造條件。
3縱由鄧岳師長率7師攻打配水池敵核心陣地。戰斗打得很激烈。敵憑借有利地形、堅固工事、強大火力死守。
3縱8師24團攻打距配水池700多米遠的亮甲山。山周圍是壕溝,配有各種火力發射孔和掩體,壕溝外圍有屋脊形鐵絲網,山上還有很多暗堡,臨城一面有一條通向城內作增兵用的交通壕溝。
3縱部隊攻打了一天,沒有攻下這兩個據點。眼看部隊攻擊受挫,韓先楚焦慮不安,反復思索如何拔掉這兩個“釘子”。
夜幕剛剛降臨,韓先楚就帶領參謀人員奔向20團指揮所。
“首長,您怎么到這兒來呢?”團長吃驚地問。
“我怎么就不能來這里嗎!”韓先楚反問道。
“這兒太危險了,敵人不斷向這里打炮。”團長擔心地說。
“大家都不怕,我怕什么,傷亡大嗎?”韓先楚關切地問。
“敵人的工勢太堅固,火力又猛,我們還沒有完成任務。”團長把進攻受阻的情況作了簡要匯報。
“我看,用大炮、山炮抵近射擊,才能解決問題。”韓先楚觀察后說。
“這地形,山坡運不上去啊!”
“我看可以把炮拆開,挖條地道運上去!”
戰斗的關鍵時刻,指揮員一個正確的指點,就能引導部隊取得戰斗勝利。
工兵連用一個晚上的時間,就把交通壕挖到距敵陣地100米處。
用炮直接射擊,炮聲一響,就把敵人暗堡炸開了。
“同志們,沖啊!”全營戰士一個沖鋒,敵人所謂的“第二個凡爾登”就被攻克了。
攻占了配水池,控制了城北的制高點,韓先楚非常高興,要立即去配水池陣地,覺得那里看得遠,有利指揮。
突然,他的胃部一陣陣疼,警衛員們輪流背著韓先楚上了配水池陣地。韓先楚打了一會兒盹,清醒后,表揚部隊攻克配水池,為奪取錦州立了大功。接著,他拿起望遠鏡,觀察亮甲山的戰況。
韓先楚通過仔細觀察發現:亮甲山后有一條交通壕,敵人不斷地向山上運送兵員和物資,便對作戰科長尹燦貞說:“你快給8師打電話,要他們立即派一個連從側后插到亮甲山后邊,把敵人通向城內的交通壕截斷、炸毀,切斷山上和城內的聯系。”
趁敵不備,8師派出部隊迅速插到山后,切斷了敵人的交通壕。然后,8師又增強了攻擊兵力,經過幾次爭奪,攻下了亮甲山陣地。
這時,從各方面傳來消息,2縱也在劉震司令員指揮下將其他外圍據點攻下來了。
部隊全部占據了外圍陣地,敵人會更加注意控制攻城的通道,加強火力封鎖,固守城內待援。為了減少攻城的傷亡,韓先楚要求部隊利用攻打義縣的經驗,連夜向城內挖掘交通壕。于是,各部隊投入了挖交通壕的緊張作業。到總攻前,2、3縱挖了近2萬米的交通壕。
14日上午10時,打錦州的總攻開始了,900多門大炮一齊向敵軍猛轟。攻城部隊利用挖好的交通壕,迅速接近了目標。
19團和23團的突擊部隊冒著敵人的火力網,僅用10多分鐘就越過了300多米的開闊地,將紅旗插上了城頭。部隊很快突入城內。經過逐街、逐巷、逐院爭奪,先后攻占了鐵路管理處、車站、交通學校等一批重要據點,搗毀了中央銀行大樓國民黨軍第6兵團指揮部和“剿總”指揮所。
這時,國民黨軍暫編22師依托省署大樓頑抗,3縱后續部隊受阻,戰斗難以進展。
韓先楚觀察到這一情況后,立即命令7師、8師主力以及9師、17師由突破口東側突入。
部隊經過逐點攻擊,先后攻占了的鐵路管理局、車站、交通學校等。摧毀敵第6兵團指揮部和東北“剿總”錦州指揮機關。
到了14日下午,雙方反復爭奪陣地,城內守敵已無預備隊可用了。守敵炮兵因沒有彈藥,完全停止了射擊。
范漢杰等守城指揮官倉皇逃走。敵軍失去指揮,韓先楚指揮3縱和兄弟部隊從四面八方圍殲殘敵。
15日下午4時,范漢杰經松山向塔山陳家屯間山地小道逃竄。16日,盡管他化了裝,仍被解放軍潛伏哨兵抓獲。
經過31個小時的激戰,全殲國民黨守軍10萬余人,俘范漢杰。
七、借木船瞞天過海
1949年12月,第12兵團副司令員兼第40軍軍長韓先楚在雷州半島接受解放海南島的任務回來后,立即將部隊開往海康、徐聞、北海等地訓練。
渡海作戰兵團的任務極其艱難。絕大多數北方戰士暈船不說,指戰員指揮海戰也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有的連隊不懂海上氣象貿然出海,結果遇到風暴,桅斷船翻。戰士們擔心出海翻船、木帆船難以對付國民黨軍的軍艦和空中轟炸,有的同志甚至埋怨:“這回是九死一生,革命到底(海底)了。”這樣的作戰素質,別說沒有空軍海軍支援,就算有,不想全軍覆滅都難。
韓先楚領著機關人員深入部隊,同戰士們一起訓練,一起研究解決各種難題,部隊掀起了訓練高潮。很快,利用汽車引擎改制出的“土炮艇”也出現在訓練場。許多戰士學會了游泳,大部分人學會了劃船和搖櫓,由“旱鴨子”變成了“水里蛟龍”。
韓先楚把軍指揮部移至海邊,一邊指導部隊訓練,一邊進行實地調查。他走訪有經驗的老漁民、老船工,請他們當“顧問”,向他們了解風向、風速、潮汐、水流等情況。他派人在舊書攤買回《航海手冊》《潮汐表》等資料,認真學習、研究,終于摸清了季風和水流的一般規律,對大海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正當韓先楚為船只焦急時,偵察部門送來一份情報:盤踞在潿州島的“廣東反共自衛軍”劫持400多只民船,全是多篷多桅的大船,可作渡海作戰用。韓先楚立即派出119師一個加強團奪取了這批船只,加上多方收集到的大小帆船1000多只,解決了渡船這一難題。
薛岳覺察到了解放軍渡海攻瓊的意圖。從1950年2月起,在加強海岸設防的同時,他增調兵力“圍剿”五指山革命根據地,企圖在解放軍大部隊渡海前消滅馮白駒領導的瓊崖縱隊。這樣一來,瓊崖縱隊處境更加困難。
韓先楚了解海南敵情變化后,覺得派小部隊偷渡是個好辦法。
3月5日,他親自到燈樓角起渡點為第一支偷渡部隊送行。他把一面寫有“渡海先鋒營”字樣的紅旗授予首批渡海的800名勇士,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偷渡成功。
偷渡部隊出發后一直比較順利。可是行至半夜,風停了,航行速度減慢。戰士們奮力搖櫓、劃槳前進。6日拂曉,當船隊行駛到預定登陸海域時,前面突然出現10幾只敵帆船和4架敵機。指揮員立即用敵人的旗語、信號迷惑敵人,順利登岸,與前來接應的瓊崖縱隊勝利會師,進入了五指山。不久,43軍1個營的兵力偷渡成功。
在反復核對氣象資料后,韓先楚決定把進攻時間定在1950年4月16日。計劃上報后,很快得到了批準。
16日19時,幾百只載滿全副武裝解放軍指戰員的大木船乘風破浪,直指海南島。當船隊接近海南島海岸時,空中突然亮起了照明彈,敵軍艦“海狗”號不斷向我船隊開炮,飛機也來輪番掃射轟炸。
這時我軍自制的“土炮艇”發揮出了威力,擊沉敵艦1艘,擊傷兩艘。次日晨2時30分左右,第一梯隊接近了海灘。敵人發現后,岸上、空中,艦上各種武器一齊開了火。韓先楚十分冷靜,命令船隊加速前進,做好登陸準備。
船離岸還有五六十米,韓先楚命身先士卒,跳入齊腰深的海水中,指揮部隊沖鋒。
敵人發現解放軍已登岸,所有火力一齊向灘頭傾瀉。登上岸的戰士們倒下去了,海水中泛起一片殷紅。后面部隊發起集團沖鋒上了岸,消滅了敵人一個個火力點,緊接著向縱深發展。
17日晨,韓先楚指揮的渡海作戰兵團第一梯隊數萬名官兵在瓊崖縱隊和先期偷渡登島部隊的策應下,將敵64軍131師391團大部殲滅,擊潰了敵392團,全部于臨高角至花場港之間登上了島,占領和鞏固了這一帶的登陸點。薛岳的“伯陵防線”,被韓先楚指揮的部隊撕開了一個大缺口。
得知解放軍偷渡,薛岳慌忙調整兵力堵缺口,把“圍剿”五指山的部隊抽回來加強東西兩側陣地。
43軍登陸后,副軍長龍書金就發現情況不妙:一個連占領了老鷹嘴。如果海水漲潮,老鷹嘴就會與海南島隔斷。龍書金當即命令這個連撤下來,并囑通訊員鳴槍驅趕。
連隊剛剛撤退,洶涌的怒潮就奔騰而至,“老鷹嘴”與海南島隔斷。國民黨敵兩架野馬式飛機出現在空中,一時間炮彈橫飛,“老鷹嘴”的地面被轟出一個又一個巨大的深坑。
龍書金命令譯電員給軍部發報登陸成功,但譯電員掉隊了,龍書金讓電臺利用海邊的電線桿子架起天線,用聯絡信號直接發出“登陸了”的報告。
龍書金帶領先后登陸的三個團和瓊崖縱隊一部,在美亭附近包圍敵252師一個團。這時,薛岳才意識到此次解放軍登陸與前幾次不一樣,來勢很猛,是要同自己決戰。于是,他又急調其62軍等部4萬余人,對128師實施反包圍,企圖一口吃掉128師。
21日天剛拂曉,敵62軍等部在飛機、重炮支援下,向128師發起瘋狂圍攻。128師以少數兵力利用有利地形抗擊外線圍攻之敵,集中主力將被包圍的敵252師殲滅。128師進行內外作戰,戰斗打得異常殘酷、激烈,連128師師長也親自端起槍反擊敵人。
正在危急時候。韓先楚的40軍部隊及時趕到。40軍部隊由外往里打,龍書金率43軍部隊反守為攻往外沖。龍書金正在指揮作戰,一架國民黨飛機飛掠而下,一顆炮彈呼嘯著掉了下來。龍書金眼明手腿快,趕緊臥倒在地,這才躲過一劫。
戰至22日清晨,解放軍同時在內線和外線向敵人發起猛攻。一舉殲滅了敵32軍252師,重創敵62軍、暫編10師和教導師等部,薛岳“伯陵防線”的核心陣地瓊北守備區被攻克。
薛岳這時才意識到厄運來臨。22日黃昏后,薛岳率海防司令部要員從三亞機場登上飛機,匆匆逃往臺灣。
從1949年12月底開始戰役準備,僅歷時4個月,人民解放軍木制船隊就戰勝擁有海空軍優勢的敵人,解放了海南島,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跡,開創了人民解放軍勝利渡海作戰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