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咫尺有鴻雁
- 田園閨事
- 尋歡
- 2652字
- 2014-08-15 20:56:52
林菀兒和趙雨晴兩個人手拉著手的往前走,全不管后面的兩位教養嬤嬤咳得快把肺都倒了出來的樣子。
趙雨晴看不過,努著嘴扯了扯林菀兒。
“你倒收斂著點吧,可憐了兩個嬤嬤。”
林菀兒一邊笑,一邊偷瞅了眼前面眼不斜視的林嬤嬤,然后才笑著拉著趙雨晴的手。
“你若是可憐她們倆,我便送了你了,可好?”
“我,才不要!”
趙雨晴像是被嚇到了般的對林菀兒悄悄的說道。
“我娘給我辛苦尋了的那個容嬤嬤已經是把我管束得緊了,若是再添一個,我再也不活了。”
“那你便可知我平日的日子了。”
林菀兒重重的嘆氣,兩個姑娘雖說著這些苦事,仍是陣陣的銀鈴般的笑意。
“這里現在是兩個,再加上個林嬤嬤,我只除了在你們這里松散些,平日里就是在自家的府里,也不得個消停,到底是老太太厲害,有老太太在兩個嬤嬤也不大怎么管教我。”
“嗯,我也覺得奶奶是厲害的。”
兩個姑娘又是拿帕子壓著,對視著偷偷的一笑。
雖然是平日里大人們不與她們兩個說什么,可是,府里到底是有多嘴的婆子愛拿舊日的事情說古,一來顯著自己是個老仆從,二來又是能借著舊日的事情自己也博個臉面。所以,林菀兒和趙雨晴便也是各自都聽了當年寧氏如何颯爽英挺的模樣。
“我聽說……”
趙雨晴才要往下說,忽看到大哥身邊伺候著的小廝添墨堆坐在晚晴苑的大門口,像是睡著了似的。
“添墨怎么在這里?”
趙雨晴當然是以為自己的哥哥有什么事要找自己,便叫了身邊伺候的丫環去叫添墨。
添墨在晚晴苑的門口已經等了整整一日了,老太太那里,他是萬萬也不敢去的,只敢枯枯的在這里守著,被丫環弄醒,睜了睜眼,看到林菀兒這才更忽的睜大了眼,霍得站了起來。
“奴才見過郡主,奴才見過大小姐。”
“起來吧,你在這里守著做什么,可是有什么事嗎?”
趙雨晴在這里問話,林菀兒才要抬腳進院,添墨這時候卻跪在她的腳下,連忙說話。
“將軍說勞煩郡主了,讓奴才送了蜀錦花開富的緞子四匹,纏絲瑪瑙鐲子四對,另外給大小姐也送了四段南緞四匹,紅珊瑚的簪子兩對。”
趙雨晴聽著,不免有些嘖舌。
“這禮倒是重了。竟是連我都一并的謝了,這是怎么說的。“
林菀兒笑道。”你若是喜歡就都拿了去,這點東西就重了,你怎么就這么淺的眼皮子,沒得我前一陣送你的掐絲琺瑯的前朝美人觚,怎么就不見你這么說了,那不也是憑白的得了的?“
趙雨晴氣急,又是斥了她一句。
”你這嘴怎么這么不饒人!“
”你手怎么這么短,素日沒見過好東西不成?“
兩個人才論了一句,各自都笑了,花開般的一樣的好看。
”還有,還有,“
添墨見郡主要往里走,在后面忙磕了頭,這時瞧了瞧左右,拿眼剜著幾個小丫頭往后退了幾步,這才上了前,將趙寒衣親筆寫給林菀兒的書信遞到了站在林菀兒身后的點翠的手里。
”這是將軍給郡主的。“
”呦,這是什么?“
趙雨晴笑著只捏了捏,卻沒打開。
”莫不是銀票罷了?那我哥哥可是當真的虧了。“
”就你這算計樣!“
林菀兒雖然心中沒有鬼,卻不知道趙寒衣會寫了什么,到底是心里沒有底氣,只得扯了趙雨晴,狠手的擰了一把。
”走吧,走吧,站在風口說什么話。“
林菀兒拿眼示意點翠將信收好,扯著趙雨晴進了晚晴苑。
兩個人晚上一并吃了茶,又賞了會兒梁雅蘭送過來的正開得燦爛的蘭花,到了掌燈的時分,林菀兒就要洗手練字的時候,趙雨晴知道林菀兒早晚都是必得練了一個時辰才了了事的,這事從來都是拖延不得的,所以,也不拖延,起了身,臨出門的時候,倒扶著門框趨著別人不注意的時候,扯了林菀兒的手,在她耳邊俯首耳語。
”明兒告訴我信里面寫了什么。“
”快去吧,什么時候起你竟有這些鬼心思。“
林菀兒親自送了趙雨晴去了她的房里,兩個人又坐了會兒功夫,看了趙雨晴新繡的一方極漂亮的雙蝶戲花的帕子,這才回了自己的房里。
或者是因為心里有些惦記,林菀兒這晚上的字寫得都不怎么安心,穩重,自己看著都覺得心氣浮燥了些,更別說要送到父親面前,只怕是更得不了什么好處,徒又被信里訓斥了一頓,心意灰懶之話罷了。
對這個從沒有什么印象的父親,林菀兒從那一封封一兩個月才得了一封的三頁的書信,林菀兒從字里行間,從頭到尾都是真切的關心。
這一晚終還是白廢了力氣,林菀兒揮了揮手,索性不再寫了,讓幾個丫頭服侍著她洗漱了,換了細白綢的只繡了一朵梅花的寢衣。
至到榻上,林菀兒攏了攏自己已經放下的長發,心意亂了會兒這才在丫頭們只留下了門口的兩盞燭火,再有榻前的兩柄蠟燭后,叫了點翠到自己的近前。
點翠是老實的孩子,實在的老實,林菀兒還未及怎么樣,點翠已經是滿面痛紅。
”郡主,這是奴婢特別讓灶上做了冰糖銀耳,里面又浸了上好的蜂蜜。“
林嬤嬤在外間直接讓瑤碧掀了簾子,也沒通報就自己端著白玉碗走了進來。
林菀兒輕輕的嘆了口氣。
”嬤嬤,坐吧。“
說完了后,林菀兒讓點翠挪了榻角的一方角落,讓林嬤嬤挨著邊坐了。
燭火搖曳著,在微風里有些不穩當,林菀兒展了書信,又就著點翠的銀匙,吃了口銀耳粥。
銀耳若是在現代倒真不是什么稀罕的東西,可是在古代這銀耳比猴頭更貴重些,比起燕窩來也不是不可比的,實在是太過珍貴,就是平常的富貴人家,也不是日日吃得到的,一則是銀錢太過奢靡了些,二則也總是沒有那么多的銀耳。
才喝了兩口,林菀兒輕輕的拂了拂手。
”我看完了信,再吃吧,先擱著。“
趙寒衣的信里,自然沒有甜言蜜語的話,不過是對林菀兒說著在別苑后面新開了一方池塘,里面放了些錦鯉,說是她和雨晴若是呆著無趣的話,可以讓添墨尋了他的釣竿去玩,另外又說他的院子里有一棵已有百年的棗樹,新開了花兒,樣子倒也算是好看,讓她有時間去瞧瞧去,若說是意有所指的不過是最后一句,莫名其妙的抄了的一句-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這首詩實在老實得不能再老實,只是它下面的一句,實在是可以附會些出其它的意思-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什么長安不見使人愁,這廝倒是說得輕巧。
林嬤嬤借著眼角的余光,把整篇的信也都看遍了,見當真是沒有什么突兀的字句,都是些平常的家話,雖是親近了些,但到底沒有什么逾越的地方,也就說不得什么。
起身到了點翠的面前,伸手端了玉碗,慢悠悠的說道。
“郡主用了這粥,早早的安置了吧。”
”噢。“
林菀兒應了一聲,伸手接過,不用林嬤嬤親手伺候,又當著林嬤嬤的面叫了一旁正在收拾珠釵的拂朱,讓拂朱把信一并收到收信的匣子里。
至等到林嬤嬤走了,林菀兒還未松散了,就見兩個大丫頭竟是齊齊的長出了口氣,竟像是送走了長官了般。
林菀兒笑著指了指兩人,才要說什么,點翠這時候卻往外看了兩眼,見林嬤嬤沒有回身,這才低得不能再低的對林菀兒說道。
”郡主,添墨問郡主是不是有回信。“
“什么回信?”
林菀兒先是不解,忽的才明白了過來,手里揪著榻上的錦被,咬了咬唇,腦子里竟是忽的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