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跌落谷底
- 鄉村藥商
- 京西湖畔
- 2746字
- 2021-12-18 13:52:05
天漸漸黑了。
這一天的活兒不多,除了早上來的那個眼鏡男換機油,下午來了個拋光,沒別的大活兒,一共收入三百多塊錢。
除去成本,兩個人辛辛苦苦一天賺了不到一百,還沒有街邊兒賣雞蛋灌餅掙得多,干著泄氣。
平常五點關門,今天他們不想那么早回家。
天明跟父母住在一起,母親是一個心細的人,很容易看到他們情緒的變化,天明不想這樣,能瞞一天是一天,被家里人知道的壓力更大。
兩個人本想著在店里多待一會兒,剛坐到接待室的沙發上想看會兒電視緩緩神兒,天明的電話就響了,母親打來的。
“你是不是在外面欠錢了?”電話里,母親帶著質問的口氣。
“沒有啊,怎么了?”天明說得理不直氣不壯,他不知道母親為什么這么問。
“你能不能說實話!”天明明顯聽得出母親的激動,家里應該是發生什么事情了。
“到底怎么了?”
“你回家看看就知道了,趕緊回來,天黑了還不回家干什么!”一股不祥的預感涌向天明的心頭,看來有很多事情瞞不住了。
天明家住在四樓,正對著電梯口。
天明和媳婦一出電梯,迎面就看到自己家的入戶門上歪歪扭扭地寫著“欠債還錢”四個大字。
門是棕色,字是黑色,雖然對比不明顯,但一眼也能夠看出來。
天明用手指蹭了兩下字跡,捻了捻,干的,噴完有一會兒了。
兩個人先后進了屋,母親坐在餐桌前抹眼淚,父親唉聲嘆氣。
天明心里清楚這不是惡作劇,走到母親身邊,笑著說:“沒事兒,媽,我來處理。”
“你來處理什么啊!這到底怎么回事兒啊!”母親是一個很要強的人,操勞了一輩子,苦累不怕,就怕這樣丟人的事兒,在街坊鄰居面前抬不起頭。
天明剛要解釋,父親的電話響了,接完嗯了兩聲,遞給了他。
電話里還在接著說,“他欠我們的錢怎么還不還!打電話也不接,想賴賬啊!明天下午六點前如果還不上,我們就上報征信,到時候工作生活受影響,有你們好果子吃!”對方掛了電話。
小貸公司催收,最近天明接到好幾個了。
當初貸款的時候,對方承諾不給“其他聯系人”打電話,天明就填上了父親的手機號。
“你那個汽修店到底掙不掙錢?怎么欠了這么多的賬啊。”父親問天明。
這幾年,為了過得好一些,全家人的生活狀態幾乎是平行的。
父母輪班帶孩子,空閑的時候父親出去打短工,母親出去干家政,天明兩口子在店里忙活,基本上全年無休。全家人湊到一張桌子上吃飯都是很少的,更別提彼此的了解了。
這一夜,天明感覺太漫長。
次日,天明早早到了店里,給天光打電話:“哥,你手里有五萬塊錢嗎?”
天光和天明是親兄弟,相差六歲。
出生取名,父母沒有采用家族的范字,實際上他們這一輩兒也亂了,就自己起的,尾字“光明”是想著兄弟倆以后有一個好前程。
天光大學畢業后,應聘到華東的一家國企上班,事業上順風順水,跟天明平時有事聯系,沒事各忙各的。
接到天明電話的時候,天光正在上班的路上,“怎么了?遇到什么困難了?”
“沒事兒,欠別人點兒錢,近期要還一下。”天明抓了抓自己的頭發,一句話帶過,他不想說太多。
對于店里的經營狀況,天明一直刻意瞞著父母和哥哥,他不想家里人刨根問底地打聽,他有自己的打算。
只要能夠堅持,哪怕鋌而走險借高利貸,他也不愿意跟家里人張口,這是天明骨子里的倔強,當初盤店的四萬塊錢,都是找朋友借的。
這一次,他實在是堅持不下去了。
“卡號給我。”天光到了辦公室,有工作要處理,沒有再細問,以往他肯定是要多問幾句的。
兩三分鐘后,天明手機上收到了短信提醒,五萬塊錢到賬了,他心里的一塊石頭落了地。
這,只是開始。
還完李飛的錢,其他多個網貸平臺的逾期如雨后春筍般也都冒出來了。天明的手機每天接到幾十個催收電話,還有不少打給了父母、親戚、朋友,他一時成了眾矢之的。
爆通訊錄、短信轟炸、店里堵門、家里噴字、言語威脅,催收的手段全給天明用上了,他低估了網貸平臺的威力,這一切,都在意料之外。
“你到底欠了多少錢啊?能不能讓我們活了!”
店里,天明面對的是各類催收層出不窮的手段;回家,天明面對的是家人的埋怨。
他太難受了,這一切壓得他喘不過氣來,沒有心思干活,沒有了精氣神兒,原本干凈利索一米八大個的小伙兒突然間憔悴了很多,整個人也都瘦了,少說二十幾斤。
他從天光拿錢的次數越來越多。
天光有求必應,畢竟是親兄弟,不能見死不救。
在這個過程中,天光也知道了天明碰了網貸,欠下了不少的債務,但爭論為什么會這樣已經沒有意義,最緊關緊要的還是想辦法盡快還錢,他們要跑贏逾期罰金和利息,但這太難了。
過了不久,天光東挪西借給天明湊錢的事情被媳婦知道了,鬧得不可開交,雞飛狗跳。
天光處于一種艱難的處境,一面是他自己鐵了心要幫天明,一面是媳婦的堅決不同意,他感到自己太難了,都說家和萬事興,幸福不是錢衡量的,可此刻,錢可以左右所有事情,問題就差在了錢上。
天明的忙,天光絕對不能不幫,不僅是血緣,更是良心。
兄弟倆都是八零后,出生在東北山區的一個偏遠鄉村。
父母都是土里刨食的農民,一家人蝸居在四五十平的破房子里,日子雖不富裕,但其樂融融。
天光參加工作后不久,家里因為蓋房子的事情被鄰居無理阻撓,天明辭了自己的工作回家幫父母,跟他說:“哥,你好好工作,家里有我呢。”
雖然到最后還是沒有蓋成,全家人被迫遠走他鄉,投奔了省內外市的大舅家。
天明是一直跟著父母的,有個頭疼腦熱也好有個照應,所謂“養兒防老”,也就是如此吧。
前前后后太多的心酸往事,天光不想回憶,但整個過程,全家人都是抱著團的,這就是良好的家風,也是天光最看重的。
天明網貸逾期全面崩盤。
天光不留后路鼎力相助。
這是一個無底洞,遠遠超出兄弟倆的認知和預期,更是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承受能力,這是深淵。
兩個人的生活徹底滑到了谷底。
天光難受,他一面是事業高峰期,一面是經濟谷底,冰火兩重天,天明則是徹頭徹尾的人生低谷,這是他的大劫難。
都說“大難不死,必有后福”,兄弟倆絞盡腦汁盤算著怎么才能“不死”,才能有“后福”。
最初,家里人常常埋怨天明,時間久了,也都釋然。
批評、數落、埋怨沒有用,不解決實際問題。與其這樣,還不如一起努力,給天明爭取翻身的機會,大家也才能過上好日子。
這一年店里的生意還行,可掙錢的速度遠遠趕不上還錢的速度。
天明每天使勁干活也看不到錢,還不完錢也借不到錢,網貸逾期導致的利息疊加把他逼到了絕路。
天光也難受,他替天明還了不少,可那些都是通過人情借的,這樣的債好借不好還,最主要的是不知道什么時候能還。
“要不還是把店盤出去吧?”天光跟天明商量,他知道天明不愿意,但實在沒有什么更好的辦法了。
天明不想舍了汽修店,他也曾經有過外兌的想法,后來打消了,畢竟經營了三四年,對這個店有感情,“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實在是走投無路了,外兌出去可以獲得一個喘息的機會。”天光這樣決定,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這個時候,境況這樣了,也就沒有什么舍得舍不得,斷臂是為了求生,才能換來以后的活,“三四萬還是能夠兌出去的吧?”
“那倒能,店里的東西正經不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