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鐵骨威靈仙(下)
- 鄉村藥商
- 京西湖畔
- 2421字
- 2021-12-24 00:13:21
做加工行業,一定要機械化,手工不行。
一個是因為人工貴,再就是效率低,這都使得加工企業提高機械化配置水平勢在必行,這樣才能有更好的利潤。
“一天能加工出來五百斤嗎?”天光一邊問天明,一邊用計算器算利潤。自從做了藥材這行,算利潤就成了他最愿意做的事情。
“我看你是想把我和我爸累死,一點兒也不讓我們閑著,沒有你這么管理的,你得給我們點兒吃口飯的時間吧。”天明抱怨著,他們連軸轉干活好幾天,快撐不住了。
“能,就不閑著切,差不多。”父親把話頭兒接了過去。
“加工企業一般都是二十四小時生產,你每天加工十幾斤是舒服,靠什么掙錢呢?”天光把天明的抱怨懟了回去,這不是給他講道理,誰有錢不掙啊。
“你就不了解現場的情況,我們還有別的一堆活兒呢。這不像你想得那么簡單,那么輕松。你像收拾場地啥的,都需要時間的。”天明還在據理力爭,他自己也知道蒼白,他知道天光的脾氣,肯定是要說教他一番的。
“沒有加工出成品就是無用功,干得再多也產生不了效益啊。”
天光的思想里,每天都有成品產出才是對的,其他所有的事情都要圍著這個轉,而天明的思想里,把準備工作做好才能夠生產出更多的產品,一個是招收新兵馬上上前線打仗,一個是先訓練再上戰場,兩個人存在理念上的分歧,但天光不在現場,只能夠按照天明的思路去做,天光心里再著急也沒有辦法。
這樣的問題,兄弟倆吵了太多次。
天光一直提醒天明要有平行做事的思維,要懂得統籌,這樣會事半功倍,天明則一直覺得天光說得那一套都是國企管理的東西,不適用于他。
兩個人對這件事情的看法迥然不同,這讓天光很苦惱,眼瞅著有些事情處理的方式不對卻無能為力,在成本和質量的管控上尤為明顯,天光憋著氣。
威靈仙切段加工有一個規范的流程,既要保證藥材品質,還要保證加工效率,這對于天明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現場只有他和父親兩個人。
這個時候,他才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不是至親至近的人,中途遇到坎坷一般也就退了,只有自己的家人才能夠跟自己堅守到底,毫無怨言。
父親六十多歲了,身體一直不怎么好,這幾個月高負荷的工作使得精神狀態明顯疲累了許多。天明望著父親的背影,心里有一股莫名的心酸,他在心里告訴自己:一定要爭口氣,讓家里人過上像樣的日子,這樣才不枉辛勞。
威靈仙又叫鐵線蓮,有著鋼筋鐵骨,人也一樣,但凡有骨氣、有志氣,都可以做出成就。
父母要了一輩子的剛強。
這幾年,天明遇到劫難,全家人怎么努力都上不了岸,父母也實在要不上來這個剛強。生活總得繼續,只能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一步一步往前挪,骨子里有想挺直身板的倔強。
父親,母親,天光,天明都是如此,他們是家的脊梁。
切段的設備到貨了,需要付額外的兩千二百元貨款,天明手里的錢不夠。
他倒是有六千塊錢,當天還有一份兒債要還。不交錢就提不了貨,現在湊不出來設備款,卡那了。
天明打電話給天光,讓他幫著想辦法。天光讓天明先用手里的錢取貨應急,剩下的他解決。晚上八點多,天光湊到了錢,轉給了天明,設備到了場地,債還了,算是又過了一關。
天光讓天明連夜看設備使用效果,這樣他心里也好有底。
場地里沒有庫存,只能現抓貨。
老邱的威靈仙三十塊錢還是不賣,天明打電話問了好幾次都不行。沒辦法,天明只好開車幾十公里跑去山里的一個藥材販子家拿貨。
對方要價二十九,比天明上次拿老邱的便宜一塊錢。如果能夠達到制模的出成率,這筆買賣肯定是賺錢的。
所有人都盤算得挺好,結果卻出乎意料,涼了所有人的心。
干勁十足地去,回來一加工,都癟茄子了,出成率太低。
原本想著達到百分之八十二以上就行,全部加工出來,也就百分之七十,多虧是買得少,只買了一百多斤,沒等賣貨,就已經算出來凈虧好幾百了,哪個還能夠提得起精神。
滿滿的希望買設備,第一筆買賣竟然就虧了。不是設備的問題,而是藥材本身,這些販子加工的質量太差了。
也怪不得人家,一分錢一分貨,要不也早就賣出去了。
天明內心憤懣,他就納悶:這么次的貨,這些販子還抓在手里扛價,誰給他們的自信啊。
一邊急著發貨賺錢,一邊找不到好貨,可把天明難住了。加進一道加工工序都賺不到錢,說明市場是不正常的,產地價格比市場價格都高,怎么會這樣呢?
前一年做升麻的時候就是這樣,現在還是這樣,天明也搞不清楚市場怎么了。
想是想,說是說,還得想辦法找貨,能夠找到差價的貨還是好的。
跑了兩天,天明終于在一個藥材販子家找到了四噸多的威靈仙滾筒貨。
“王哥,什么價兒?”前一年天明做升麻,王哥是供鮮貨的大戶。
“我也不知道市場什么價兒,你看著給吧。”在老家當地收貨,這是天明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像吃飯讓對方點餐,對方說“隨便”一樣。
“三十二?”天明隨意給了一個價格,他知道王哥肯定不能同意,既然讓他給價,那就先給得低一些,探探對方的底線。
“這個價兒我連本兒都回不來,太低了。”
“三十四呢?”天明又給讓了兩塊錢,如果不是看貨好,他也不會給這么高。水洗貨沒有這個品相好,三十塊錢左右就拿下來了。
“秋天有人給我這個價兒我都沒賣。”老家做藥材的幾乎都這樣,反反復復就那幾句話,天明聽得厭煩,讓對方要價對方不說,自己出價對方又嫌低,再高了自己又合不上,很多時候就是上不去下不來,費勁。
“那我再看看吧。”天明找個話兒不再討價還價,這樣下去,沒頭兒。
有訂單,沒有貨,這筆錢眼瞅著掙不到,兄弟倆挺著急的,但也必須面對這樣的現實,沒有庫存,手里沒有余糧,心慌。
威靈仙是老家的大貨品種,雖然每年的產出量在減少,如果做好了也還是能夠挺幾年的。
天明心里發狠,來年一定要掙到這筆錢。
很簡單的一件事情,被這幫手里有貨的人扛價,到頭來誰也賺不到錢。各退讓一步,利益就是最大的,非得在這卡著,一路走來,全是這樣的情形。
天明心里清楚,這些人這樣的思想根深蒂固,根本無法改變,想要生存下來就必須適應他們,這樣的市場談什么良性發展。
倔強的不可理喻的一群人,他們自己比威靈仙還要堅硬,天明沒有把他們放在眼里。他知道,自己對付他們還綽綽有余,只是當前,他還是要受制的。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