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妙用枸杞治百病
  • 王君 王惟恒編著
  • 1204字
  • 2021-12-16 17:13:19

枸杞讓您留住青春美色

枸杞的傳奇文化是神化了的文化,可見枸杞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中國歷史的各個時期都有枸杞的傳奇文化。古人認為常食枸杞可以“留住青春美色”“與天地齊壽”,因此,枸杞花被稱為“長生花”,枝條被稱為“仙人杖”“西王母杖”。當時,秦始皇為了長生不老,費盡心機尋求長生之藥,宮中被視為三大處方秘藥的“返老還童丸”“七寶美髯丹”“延齡固本丸”中,都將枸杞作為主要成分之一。五代時出現的《續仙傳》載:“朱孺子見溪側二花犬,逐入于枸杞叢下。掘之得根,形如二犬。烹而食之,忽覺身輕。”說的就是服食枸杞根可輕身延年。宋徽宗時,順州筑城,民工們在土中挖到枸杞的根,其外形如犬,立即獻入宮中,這就是傳說中的千歲枸杞。

相傳,唐代潤州有個開元寺,寺里有一口井,突然從此井口冒出兩縷青煙,繼而又從井中竄出兩條巨龍,在井的上空昂首擺尾,翻滾了一陣子后,回頭向井內吐了兩顆紅色耀眼的龍珠,然后便騰云駕霧、搖頭擺尾直奔東海而去。龍珠在井中變成了兩棵大枸杞樹,樹根扎在井壁的磚縫里。此樹長了多少年誰也說不清,只知它粗壯的莖干和灰白色的枝條沿井壁下垂,長達2米余,枝繁葉茂,好像兩條意欲向上騰飛的巨龍,故鄉民稱枸杞為龍樹。居住此地的居民世世代代飲用此水,人們大都長壽。久而久之,鄉民們給該村起了一個吉祥的名字叫長壽村。唐代文學家劉禹錫有詩贊曰:“僧房藥樹依寒井,井有清泉藥有靈。翠黛葉生籠石甃(音zhòu。以磚瓦砌的井壁),殷紅子熟照銅瓶。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還知一勺可延齡。”

◇枸杞植物原生態

唐朝《保壽堂方》載地仙丹云:“昔有異人赤腳張,傳此方于猗氏縣一老人,服之壽百余,行走如飛,發白返黑,齒落更生,陽事強健。此藥性平,常服能除邪熱,明目輕身。春采枸杞葉(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長壽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并陰干,用無灰酒浸一宿,曬露四十九晝夜,取日月精華之氣,待干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早晚各服一丸,以隔夜百沸湯下。”

枸杞有延年益壽之功。《太平圣惠方》載:古時有一使者去河西出差,路逢一“年少”女子,卻正在打一個年約八九十歲的老人,使者深感奇怪,問其女子:“此老人是何人?”女子曰:“我曾孫。”“打之何故?”他不肯食枸杞,致使年老不能行步,所以處罰。”使者遂問:“你今年幾歲?”女子回答:“三百七十二歲。”使者聽后非常驚異,忙問:“何法能得如此高壽?”女子說:“我沒有什么神秘方法,只是常年服枸杞子,它可以使人與天地齊壽。”使者聽罷,急忙記錄了下來,并稱為神仙服枸杞法。

這個故事,具有明顯的傳奇色彩。枸杞子雖然并沒有使人壽至三百余歲那么“奇”,但將本品當做一種健身延年藥,確實有一些道理。枸杞子健身延年、抗衰老的作用,古今多有論述。《本草經疏》認為:“枸杞子,潤而滋補……專于補腎、潤肺、生津、益氣,為肝腎真陰不足,勞乏內熱補益之要藥。”《食療本草》說它有“堅筋耐老”的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牌县| 施甸县| 沙田区| 秭归县| 启东市| 乌苏市| 昌乐县| 横山县| 垦利县| 潮安县| 河曲县| 金沙县| 班玛县| 太仆寺旗| 香格里拉县| 防城港市| 顺义区| 砚山县| 宣化县| 南部县| 镇宁| 揭西县| 潜江市| 尼木县| 华宁县| 阿瓦提县| 天祝| 泗阳县| 普兰店市| 汝州市| 龙南县| 三河市| 陇南市| 高青县| 连南| 广汉市| 中方县| 家居| 澎湖县| 新津县| 汾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