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農業:美國的另一個“核武器”

在美國建國初期,杰斐遜總統就主張“以農立國”,之后歷任總統雖執政主張各不相同,但都不約而同地執行一項基本國策,即不遺余力地發展農業,形成了重農主義傳統。美國視農業為“國家命脈”,不惜持續投入重金,把農業打造成一張閃亮的國家“名片”,支配著全球消費者的餐桌。

如今,美國不僅是當今世界上的超級大國和首屈一指的經濟強國,更是全球頭號農業強國。農業競爭優勢已經成為美國維持其國家競爭優勢的重要支撐,其威力之大,堪比“核武器”。

美國是世界第二大糧食生產國。2020年美國的糧食總產量為5.98億噸,占全球糧食產量的16%左右,僅次于中國。同時,美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農產品出口國,主要農產品出口量居世界首位。美國的優勢作物玉米、大豆產量全球占比均超過1/3,牢牢壟斷著市場。美國農業部經濟研究局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2019財年農產品的出口總額約為1445億美元。其中,中國是美國農產品的最大進口國,2020年美國向中國出口了287.5億美元的農產品及相關產品,同比增長了66.9%。

美國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基本實現了農業機械化。同時,美國也是第一個實現農業專家系統[1]的國家。1995年,世界上最大的種子、農藥研發公司孟山都的子公司精密種植(Precision Planting),通過收集土壤數據,并對土壤數據進行分析,實現了“非均勻播種密度”。美國利用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改變農業“看天吃飯”的現狀,實現了農業領域的全面變革。

在農業機械方面,約翰迪爾(John Deere)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農業機械制造商和世界第二大工程機械制造商,位居世界500強之列。

在農業貿易方面,美國的實力更是獨步全球。控制世界80%糧食交易量的全球四大糧商—ADM、邦吉、嘉吉和路易達孚,美國企業占據三席(ADM、邦吉和嘉吉),它們是世界糧食加工、儲運和糧油貿易的超大型跨國公司。

在農業產業鏈下游,全球十大食品加工企業中,美國企業占據六席(見圖1-2),我們所熟悉的卡夫和泰森是其中的佼佼者;全球十大食物零售商中,有五家來自美國,沃爾瑪一直獨占鰲頭;美國還有全球水果巨頭新奇士和都樂,有大名鼎鼎的煙草巨頭奧馳亞(萬寶路香煙的母公司),還有番茄醬品類一家獨大的亨氏、世界500強企業通用磨坊、被稱為世界馬鈴薯產業雙雄的辛普勞和藍威斯頓、發明玉米片的全球知名企業家樂氏,以及全球區域公用品牌典范華盛頓蘋果、愛達荷土豆、加州巴旦木……更不用說已經在全球暢銷一個多世紀的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了。麥當勞、肯德基這樣的全球連鎖餐廳更是下沉到了中國三四線城市,你走到哪里幾乎都能看得到。

000

圖1-2 美國農業食品企業巨頭

憑借成本優勢,美國農業牢牢掌握了定價權,美國糧食價格的波動往往會在世界范圍內引發“蝴蝶效應”。美國兵不血刃,攻克了一個又一個市場,一些國家在美國咄咄逼人的攻勢下,淪為糧食凈進口國,被美國扼住了咽喉。

美蘇對抗時,美國利用糧食低價這個武器,成功影響了蘇聯的糧食政策,拖垮了蘇聯農業,直到近些年,俄羅斯農業才逐漸恢復元氣。

《糧食戰爭》[2]講述了美國以糧食為武器最終造成的“海地悲劇”:1995年前,海地年產大米17萬噸,可滿足95%的內需,當年向美國敞開大米貿易后,比海地米便宜一半的美國米迅速占領市場,如今海地3/4的大米來自美國,完全失去了糧食自給能力。

正因如此,除經濟、金融、軍事之外,強大的農業是美國雄冠全球的另一個重要支撐。從這個意義上說,基辛格的論斷不是危言聳聽,而是醒世恒言。


[1] 把專家的系統知識應用于農業領域的一項計算機技術。

[2] 中央電視臺《中國財經報道》欄目組.糧食戰爭[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平县| 云安县| 亚东县| 宣化县| 句容市| 吉林省| 阿克| 元朗区| 大姚县| 隆子县| 绥德县| 普定县| 巫山县| 永川市| 卓尼县| 南木林县| 西乌| 三河市| 阳西县| 盐亭县| 东明县| 海盐县| 芮城县| 青川县| 湟中县| 白银市| 乡宁县| 吉林省| 竹山县| 梨树县| 崇仁县| 紫金县| 喜德县| 高州市| 柏乡县| 洛阳市| 什邡市| 普兰县| 中宁县| 乐清市| 大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