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要想科研搞得好,論文不能水得少!
- 我的黑科技瀏覽器
- 醬鴨好吃
- 2274字
- 2023-01-05 21:38:16
最為急切的鄢立誠首先開口,向顧言道明來意。
新的超級圍棋AI?!
聽到對方的話語,顧言第一反應是非常驚訝。
他沒想到,僅是一局和JYGO-AI的偶然對弈,就恰好吸引來一位圍棋職業選手的關注。
并且對方還極有恒心,始終堅持著關注他的賬號,最后根據應芷桐的實名認證信息找上了自己。
而接下來,顧言又為對方愿意出價試用新圍棋AI的提議感到有些驚喜。
因為經過面前圍棋職業選手的提醒。
他發現自己似乎又找到了為“黑科技瀏覽器”推廣用戶的新方法。
分割副本,然后正經開發出一個,對方口中的圍棋超級AI。
這幾日顧言輔導應芷桐飛速漲棋的實例,完全證明了現有AI在系統黑科技內核加持下,所具有的超強競爭力。
一旦產品成功面世,當前所有的圍棋選手大概都會成為自家圍棋AI的忠實用戶。
畢竟哪怕思想再古板老舊的棋手,都已經完全接受,通過與AI反復訓練來提升棋力。
誰都不想因為訓練手段落后于競爭對手,然后逐漸和對手實力出現明顯落差的情況,發生在自己身上對嗎?
不過顧言又轉念一想后,卻是在心里否決了推出圍棋超級AI的構想。
不太合算啊!
圍棋圈子太小了,他開發AI又必須要兌換“副本分割”功能。
雖說吧,這個功能兌換所需的積分看著較少。
但首次100點,第二次1000點,完全可以推想后期的兌換積分還會上漲。
那么很有遠景憂患意識的顧言,已經將“副本分割”視作珍貴的有限資源。
不是收益超高的大項目,他堅決不會動用此種功能。
所以很遺憾啊,僅僅開發一個功能限制在圍棋對練AI的程序,顧言當然不愿意。
至于將項目的目標擴大,不再局限于圍棋領域,而是實現更深層次的人工智能深度學習能力,那就需要花更多心思去研究了,同樣不是立刻就能做出決定的。
于是面對幾位知名或不知名的圍棋職業選手,顧言緩緩搖了搖頭,讓身前的幾人不可避免地露出失望表情。
另一邊,鄢立誠似是仍不甘心。
“冬竹杯”近在眼前,他原本極度期待通過新圍棋AI提升實力,然后收獲自己第一個世界冠軍。
現在打算即將泡湯,他當然要嘗試做出更多的努力。
這讓顧言做出了詳盡解釋。
“其實我本身主力研究的對象并非是圍棋AI,而是更深層次的人工智能算法,這次只是因為一個朋友要參加圍棋比賽,才稍微動手對開源的JYGO-AI做出改進。”
“所以很抱歉,我手中的改進版本本質上不是完整的產品,必須有我的全程操作才可以實現功能,交給你們圍棋隊作為訓練工具,沒辦法實現的。”
顧言的說法使鄢立誠徹底萎靡下去。
還好此時大廳中央的應芷桐已經接受完各路媒體的采訪,腳步輕快地回到了顧言身邊,幫忙打破了此處有些沉悶的氣氛。
而這一下。
注意到冠軍棋手,且是剛爆出冷門,指導棋完勝新羅職業選手的冠軍棋手。
與華國圍棋第一人的秀氣青年匯合到一處。
會場中原本已經散去的媒體人員瞬間就暴動了。
一個個像是都聞到了大新聞的味道,轉而開始朝顧言這里移動。
如果不是老教練擺手示意他們拒絕采訪,估計顧言也要蹭上一次被話筒團團圍住的明星待遇。
媒體的混亂,也讓秀氣青年三人放棄繼續從顧言手中獲得新圍棋AI的想法。
畢竟怎么看,顧言所說的話都非常合理,他們糾纏著也沒用。
只是在轉身離去的最后時刻,秀氣青年卻是似開玩笑般,說出了一句話。
“真可惜沒法體驗你改進的圍棋AI,不過也好,和JYGO-AI讓兩子對抗難度都已經越來越大,如果和新的圍棋AI下,必須讓三子讓四子開局,那或許是更糟糕的體驗吧,不過那一天,大概也不會太遠了,沒有抓住最開始的機會,人類棋手注定再無資格與AI成為對手了是嗎......”
作為最后一位,與AI以對手身份廝殺的人類棋手,秀氣青年內心對AI的情緒顯然極度復雜。
此時不知是受到了新AI的刺激,或者是見到人工智能領域的年輕研究員,他忍不住了多說了幾句。
不過意識到自己的失態后,秀氣青年馬上噤聲。
之后朝顧言抱歉一笑,轉身和隊友教練快步離開。
然而只是一兩秒,他又停下了腳步。
接著扭頭用不可思議的目光盯著顧言。
別驚訝秀氣青年此時的模樣。
因為和他同樣露出見鬼般神情的,還有鄢立誠,棋隊老教練,以及站在顧言身邊,一直安靜觀察狀況的應芷桐。
他們都為顧言的幾句話陷入呆滯。
“哈哈,你太悲觀了,未來怎么我無法斷言,但現在的AI,不僅可以視作對手,還會因為非常愚蠢的方式輸給人類呢!”
“我最近的一個研究成果就是通過對抗攻擊方式,尋找AI的盲點與漏洞,然后根據其暴露出的漏洞,讓僅僅知道基礎規則的菜鳥棋手,都可以擊敗圍棋AI。”
“嗯,相關的論文我已經投稿給ICLR,前天郵件回復已進入公開評審階段,所以現在,我大概可以當眾展示成果了!”
沒錯,顧言之前口中又是研究更深層次的人工智能算法,又是通過對抗尋找AI的漏洞,其實還真不是瞎掰。
相反,他在此領域是花了心思的。
顧言獲得“黑科技瀏覽器”這近一月以來,各種好處收獲都不少。
但唯獨一件事兒一直讓他心里不得勁兒,就是正經的科研成果,始終沒有面世。
再直接點,那就是沒一篇論文。
將搞科研突破視作長期目標,缺論文怎么行?!
沒聽過一句話嗎?
要想科研搞得好,論文不能水得少!
行業大牛的個人介紹頁面,直接列舉出的代表性論文成果自然重要。
但幾個書名號結束,“等”后面的總發表論文數,同樣不能小的!
所以半個月前,當他通過“黑科技瀏覽器”發現了JYGO-AI存在的某個可笑邏輯漏洞,并且還在其他圍棋AI中同樣獲得了復現時。
顧言立刻就察覺到這是個水論文的好題材。
或許實際應用意義不強,幾個圍棋AI團隊稍一修補漏洞就能解決問題。
但這絕對是個有話題性,能吸引大眾眼球的科研項目。
曾經讓人類最巔峰棋手絕望的AI,其實你也可以取勝!
聽聽,簡直就是營銷號的最愛嘛!現在還可以登上正經學術期刊,兩兩相加,顧言趕緊通過結果反推過程,炮制出一篇深度學習領域的科研論文。
然后大膽投給了ICLR(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earning Representations),一個非常年輕但躥升速度飛快的國際頂級學習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