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靜,黃昏早已落幕,黎明還未到來。
夜風吹進這條一陰一暗破舊的巷道,發出陣陣無力的呼嘯,像是在哭泣,又像是在奮力吶喊。一堆紙火搖搖晃晃的燃一燒著,忽明忽暗,在黑暗里短暫的醒目著,然而最終化為灰燼被夜風無情吹走,消失不見。
巷道盡頭的轉角,一盞高一聳而又昏黃的燈光孤獨的照著,似乎想要照滿這條巷道的每個角落。一個黑影落寞的站在不遠處,火熄滅后,黑影轉身隱入了黑暗中。
暗夜、昏燈、巷道、黑影,在一片悄無聲息里,一切顯得有著說不出的詭異。
1.一條大新聞
黎明拉開了帷幕,生活便開始了表演。
十里灣,十多條寬窄街巷縱橫一交一錯,高矮不一的黑灰色建筑雜亂無章的座落著,夜晚沒有路燈,街道沒有綠化,更沒有繁華靚麗的建筑群,像是一座平民窟。
然而這座南方小城中一個最不起眼的地方,卻承載了這座城市接近十分之一的底層勞動者的休養生息。
十里灣,黃金巷,王氏鹵香包子店。
王德生夫婦帶著笑,滿頭大汗的忙碌著,收錢、裝袋,熟練而又機械的反復著這兩個簡單的動作。一如既往,幾個高高重疊的大蒸籠面前圍滿了買包子的民工與上班族。
住在這一片區的人都知道,王氏鹵香包子店的包子味道最好,個大香一軟,餡厚味濃。同樣都是面粉做成的包子,同樣都是肉剁成的餡,同樣都是一元一個的價錢,可在這里沒有誰家的包子能勝過王氏家的味道。
王氏鹵香包子店的包子在這一片就是一張代表著美味早餐的名片。但遺憾的是,術業有專攻,王德生夫婦只會做包子。
曾有不少餐飲人慕名前來討教,王德生夫婦總會笑著回應說:我們家的包子沒有秘密,干凈衛生,選好料,用心做,就是訣竅。
然而,沒有人相信,許多人都猜測說,一定是有某種秘訣的,可能是祖傳的秘方,只是商家不愿意說罷了。
忙到早上九點,王德生夫婦才得以收拾鋪面,整理好錢,轟隆隆的落下無法上鎖的卷閘門。
每天的上午九點半到晚上十二點,王德生夫婦都會去醫院陪護自己的女兒,同時夫妻倆輪流休息。他們的女兒患上了尿毒一癥,透析治療及等待腎源移植讓夫婦倆除了努力的經營包子店籌錢外便是照顧女兒。
腎移植手術需要一筆很大的費用,王德生夫婦這些年賺的錢遠遠不夠,也曾遇到過一次匹配的腎源,是醫院里的一位病危者的捐助,但被院長讓給了更有錢的關系戶。
夫妻兩個每每進到醫院便是淚流滿面,肝腸寸斷。曾一度想帶著女兒離開這個讓她痛苦的世界,可看到女兒那蒼白的笑臉,卻又下不了這個決心。
人,不到絕望,總會期待著希望。
這夜十二點剛過,王德生夫婦又回到包子店開始了晚間的勞作。和面、鹵肉、剁餡、捏包、上蒸籠,看著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包子整整齊齊的放在蒸籠里蒸著,濃香撲鼻的氣息隨著蒸汽裊裊升起,熏陶著他們布滿皺紋但滿懷希望的臉。
新的一天又開始了,一陽一光灑落在這個有明有暗的世界。
就在清早生意最旺的時候,三輛車停在了他們的店門前,打頭的車里下來了一個手持話筒的青年男子,身后跟隨著一個扛著攝影機的長發男人,鏡頭對準了王德生夫婦及他們的店面,隨后的兩輛車里下來了幾位穿著制一服的大漢,滿臉橫肉,大腹便便,兇神惡煞般死死的盯著。
這一幕讓王德生夫婦不知所措,一群買包子的人呆呆的看著。
青年男子走上前,手持話筒站在了店門口,對著攝像機的鏡頭大聲的說道:電視機前的各位觀眾朋友,今天我們《真相大公開》欄目組來到了位于我市郊區的十里灣黃金巷王氏鹵香包子店門口,那么現在大家看到的是正在購買早餐的人們。但我們欄目組接到熱心市民打來的匿名熱線電話,稱王氏鹵香包子店作為許多上班族們當做早餐食用的包子存在著使用腐爛變質的肉類材料經過鹵制加工并進行出售,那么,究竟真相是不是如舉報者所說的一致呢,今天我們欄目的記者聯合了市衛生局及質監部門的工作人員來到這里進行真相大公開。
手持話筒的記者話音剛落,攝像機的鏡頭立刻跟隨轉向了一擁而上沖進店鋪的幾個中年大漢。
王德生夫婦顯然沒有見過這么大的陣仗,他們并不清楚自己犯了什么事情,引來了這么一群不速之客。一旁正待購買包子的人們看到這一幕,也都紛紛議論起來,過往人群慢慢的移步過來,里三層外三層的將這個小店重重包圍了起來。
不到一分鐘的時間,一名工作人員便捂著鼻子提出了一個黑色的塑料袋走出店門站在了巷子中。塑料袋撕一開了一個角,起初大家還不明所以,直到一名皺著眉頭的漢子拿著剪刀將袋子剪開來。
塑料袋一打開,一塊塊散發著惡臭的不明肉一體掉落了出來,帶著黑糊糊的血跡,白色的蛆蟲四下扭一動著爬開
哇的一聲在人群中響起來,一個正大口吃著包子的胖女孩煞白著臉捂著胸口當場嘔吐了起來,隨后更多的人加入了嘔吐的行列。原本圍觀的人嘩的一聲散開來,站在不遠處捂著口鼻觀望著。
王德生夫婦傻眼了,一動不動的一臉驚愕的望著發生的這一幕。這一切來得太快,沒有一絲預兆,讓他們膛目結舌,更讓他們莫名其妙,甚至都緊張得忘記該說點什么。
還未弄清楚這一切,他們來不及開口,更沒有人和他們一交一代什么,便被幾個大漢推搡著粗一暴的扣押了起來塞一進車里,眼睜睜的看著店內的物品搬到了車的后箱,一直到店門落下貼上封條。
《腐肉做包子,良心何在?》、《食品安全問題,治理迫在眉睫》、《蛆蟲肉包,你敢吃嗎?》
就在這天晚上的電視報道、網絡媒體、報紙等大大小小的媒體新聞里,以《真相大公開》欄目為主導報道,十里灣黃金巷王氏鹵香包子店使用病死的豬肉雞鴨甚至鼠肉合成的變質腐敗肉類制成的包子,出售長達數年之久嚴重危害市民身心健康的各種新聞標題占據了頭條。
這些放大的標題顯示在最容易看到的版面,周正的大黑黑體字就像是病毒一般的通過各種渠道迅速的蔓延擴散開來,街頭巷尾甚至全市范圍都紛紛談論著這件讓人惡寒的事情。
也曾有一家小報社刊登了與之相反的報道,聲稱有人匿名致電說王氏鹵香包子店并非眾人所看到的那般不堪,其中另有隱情。但這份報紙的新聞并起不到什么作用,瞬間被淹沒在主流媒體的聲音與圖像里。
你們看報紙沒有,難怪他們家的包子那么香,原來是用調味品處理的!網上的照片真讓我惡心!一個每天都吃王氏鹵香包的眼鏡男恨恨的說道。
我說他們怎么有錢給女兒治病,我家做早點生意都只能保本經營,一年到頭也賺不到多少錢。現在被他們家這么一鬧,我們都沒法做生意了,我們家一直做著良心生意。一個粉面館的老板感嘆著,坐在店鋪門前用手敲打著桌臺。
也不知道他們的良心去哪里了,簡直沒人一一性一一啊!這家人該判死刑。一個中年男人咒罵著。
一時間,謾罵聲討的聲音此起彼伏,街邊大大小小的早餐店縱使收拾得干干凈凈打出了真材實料良心經營的廣告,生意也是蕭條得門可羅雀。
與此同時,領導們發話了,各部門轟轟烈烈的展開了有關食品安全問題的行動,幾天的時間里,查封了無數無證經營的小早點鋪及小飯館,餐飲經營、原材加工、材料來源的調查整治有聲有色的開展起來;新聞媒體也如嗅到血腥的蒼蠅一般紛紛發出了各種令人談食色變的新聞報道;專家教授們也出來了,高談闊論著關于食品安全的專業處理及防范建議。
王氏鹵香包子店門口不再干凈整潔,堆積著各種垃圾,許多人經過都會吐一口口水咒罵一聲,以表達自己曾吃過他們家包子的惡心及憤恨之情。
就在王氏鹵香包子店事件報道仍有余熱之時,王德生夫婦及女兒死在了被查封的包子店里。
誰也不知道他們是什么時候回來死在里面的。
王德生夫婦的女兒是灌服了劇毒藥物中毒身亡的,光著頭,穿著病號服,癱倒在地上,地上還有一個摔碎的瓷碗。夫婦倆是割開了自己的脖子自一殺身亡,王德生的妻子緊緊的抱著女兒,鮮血染紅了地面,現場慘不忍睹,血腥刺鼻,整潔的白色墻壁上用鮮血畫出了一個大大的冤字。
第一時間得知消息的新聞欄目《真相大公開》又率先爆出了包子事件后續的新聞頭條,收視率在同類媒體中急速上升。
這件自一殺案又引起了各大新聞媒體的爭相報道,一時間各種新聞頭條標題紛紛鉆入了市民的眼睛里。
《良心不安有愧于民,涉事店主自一殺身亡》、《包子事件引發的悲劇》、《自一殺,能解決什么問題?》、《以死鳴冤?其中有何隱情?》
街頭巷尾再一次的熱鬧起來,國人總喜歡關注這樣的事情。
但沒有人覺得王德生夫婦的死值得同情,也沒有人覺得王德生夫婦的死有何冤枉。
許多人都覺得,這種無良商家、死有余辜;更有人覺得,幸好后代也死了,不然活著也是罪過。
新的一年開始了未來可期今天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