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小說現代中國
  • 楊早 孟岳著 黃山 鳳梨繪
  • 2307字
  • 2021-12-13 18:13:17


讀圣賢書的無名之輩

魯迅1919年發表的《孔乙己》可謂家喻戶曉,一個中不了秀才的老童生叫孔乙己,生活困窘,好喝懶做卻又固執著讀書人的體面,穿長衫,滿口“子曰”“詩云”,他那副不合時宜的窮酸相常受到咸亨酒店里食客的嘲弄。后來孔乙己因為偷盜被打折了腿,只能勉強靠兩只手撐著地來挪動身體。小說結尾,在咸亨酒店多日不見孔乙己的敘事者“我”認為:“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p>

故事情節就是這么簡單,小說攏共也就2500來字,但別看它簡單,主人公孔乙己的形象卻是深入人心。如今說起誰食古不化或者掉書袋,往往會用茴香豆的四種寫法揶揄。而孔乙己那些經典的身段和臺詞,“排出九文大錢”或者“讀書人的事,能算偷嗎”,甚至成了網絡流行句式,很有語言上表情包的效果。然而,惹人發笑的孔乙己背后,卻是轉型時代一大群讀圣賢書的“無名之輩”。

什么是“無名之輩”?無名之輩,首先是無姓名。

你可能會說,孔乙己有名有姓??!“孔乙己”是這篇小說的題目,也是主人公的名字。但如果你仔細讀過原著,就會發現,其實孔乙己并不是真名,按小說里的話講:

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為他姓孔,別人便從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這半懂不懂的話里,替他取下一個綽號,叫作孔乙己。

魯迅最會給他筆下的人物取名字了,比如《藥》里被做了人血饅頭的革命者叫夏瑜,其實是魯迅所尊敬的那位女性革命者秋瑾的對應;而被用來做人血饅頭的夏瑜,他的姓氏“夏”又與吃人血饅頭的華小栓的“華”,合成“華夏”的悲劇隱喻。魯迅在作品里故意隱去人物姓名,往往是一種被漠視與被抹殺的象征。比如《阿Q正傳》一本正經地要為阿Q寫傳記,而名字在中國人心目中又是頭等大事,它關系到一個人的階層身份與宗法班輩,不可不傳。但反復考證之后,最后定的名字卻是連漢字都對應不出的“阿Q”。再比如魯迅曾深情回憶的“長媽媽”:阿長本來是上一任女傭的名字。由于上一任女傭身材高大,大家都叫她阿長。舊阿長走了,新招了女傭,主人家圖省事,就讓她繼承了前任的稱呼——與祥林嫂的境遇一樣,沒人在意她到底叫什么。

魯迅的弟弟周作人說魯迅這個“孔乙己”的名字起得妙。據他回憶,孔乙己的原型人物是他們家鄉的一位老童生,叫孟夫子。他與孔乙己有著同樣的身世經歷。這位孟夫子叫什么也沒人記得了,只剩下當地人用來取笑他的“夫子”二字還流傳至今,綽號反倒成了正名。而脫胎自孟夫子的“孔乙己”,不僅姓氏上孔孟相對,沾了圣人血脈,而且出自描紅紙上的無意義的符碼“孔乙己”,又將孔孟圣人的法相莊嚴消解得一干二凈,甚至有些滑稽。于是,孔乙己穿長衫拿著讀書人架子的形象卻淪為短衣幫的笑柄,他每次出場就引發圍觀與群嘲,遭難后默默死去而無人在意的悲劇命運,就在人們一次次呼喚他的代號的時候被反復確認了。

其次,無名之輩的第二個無名,叫無功名。

小時候看香港TVB的電視劇《金裝四大才子》,里面林家棟飾演的文徵明有句經典臺詞:“正所謂孔曰成仁孟曰取義,讀圣賢書所為何事?”元雜劇里講得好,“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求取功名終歸是讀圣賢書的目標。然而,魯迅筆下的讀書人卻求而不得,以致發瘋。比如小說《白光》里的陳士成,姓陳名士成,總算是個有名有姓的人,但他的名姓在小說里的作用,也只是考試放榜時候,對他一次次名落孫山的揶揄。名為士成,但怎么也仕不成,終于瘋掉。陳士成故事的靈感來源于魯迅的一個親戚,叫周子京,是魯迅的爺爺輩,也是魯迅讀本家私塾時候的老師。

周作人說孔乙己的原型孟夫子所在的年月大約是1894—1895年,那時候魯迅的父親伯宜公還健在,不過因為一年前科場舞弊案而積郁成疾。這場舞弊案是魯迅的爺爺為了讓兒子科舉進身,按照當時風氣收買了考官,陰差陽錯被抓個正著,自己丟官坐牢自不必說,兒子也斷了科舉進身的出路。對于科舉的兇猛,魯迅再清楚不過了。一年后,魯迅的父親去世,魯迅又遭受了兩年同族的白眼與擠對,轉入南京的新學堂學洋務。放棄了宗族安排的科舉正途,在他自己看來,是“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然而,在家鄉人眼中卻是“一種走投無路的人,只得將靈魂賣給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

想想現在的老師和家長以怎樣的眼光看待選擇讀技校、讀中專的同學,我們就多少能理解魯迅所說的加倍奚落、如芒在背的感覺。但魯迅放棄了科舉,科舉卻沒有放過魯迅?;蛟S是家族的期待推脫不過,或許是他自己對新學堂的出路還有顧慮,總之到了南京之后,魯迅還是回鄉參加了一次科舉考試,那是邁向秀才功名的第一步——縣試。

魯迅這次考得怎么樣呢?根據同去考試的弟弟周作人回憶,縣試有五百多人參加,然而經過層層選拔,走完縣試、府試、院試,最終能錄取的也就四十人??h試放榜是把考生的名字畫成一個圓圈,五十人一圖,魯迅排三圖三十七,也就是縣試一百多名,這個名次可以晉級府試。但魯迅沒有接著考,而是直接回了南京。周家人為了能留一個躋身秀才的機會,找了槍手替魯迅接著考。結果——自然是沒有結果的。

魯迅如此堅決地投身新學堂,恐怕孟夫子、孔乙己知道了,也會不以為然。然而,時代的大潮既不是孟夫子、孔乙己,也不是魯迅能勘破的。當時正是清末社會政治變革、文化教育轉型的關口。此后魯迅留學日本,眼界大開。而國內,學堂推廣,留學風行,舊式的科舉之路距離1906年被正式廢除,還有大約十年的壽命。一批人乘歷史轉向的東風完成了轉型,一批人被狠狠地拋到身后。這一切,孔乙己無法預料,魯迅的祖父、父親也無法預料。執著于“回”字的四種寫法的孔乙己,在不遠的未來,將不僅是咸亨酒店里粗俗的短衣幫的笑柄,在新派知識分子筆下,也將是迂闊酸腐與抱殘守缺的代名詞,標本般地,被解剖、被嘲諷、 被同情。

而惹人發笑的孔乙己背后,是轉型時代一大群讀圣賢書的“無名之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措美县| 岗巴县| 泸州市| 望都县| 敦化市| 金华市| 儋州市| 霞浦县| 辽源市| 兰西县| 休宁县| 余江县| 临清市| 砀山县| 宁城县| 抚顺市| 柳林县| 合水县| 咸丰县| 松江区| 盱眙县| 尖扎县| 磐安县| 谢通门县| 澄迈县| 垣曲县| 资兴市| 怀来县| 东明县| 奉贤区| 红安县| 安平县| 明水县| 锡林浩特市| 色达县| 南漳县| 南部县| 太仆寺旗| 曲靖市| 镇原县| 静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