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我有時會想:迄今為止我到底做過什么?如果要給自己加個頭銜,會是什么?回想過去,我主要從事寫作、編輯書刊、經營公司等工作,于是,腦海里便猛然浮現“商人”這個頭銜。

所謂商人就是做生意的人,我把自己當作從商資本,從十幾歲開始就一直在經營自己。

提起做生意,可能有人會誤解成賣東西,但對我來說,做生意是一件對世間有意義、給人以喜悅和感動的事,是付出與回報的等價交換,也是沒有謊言的可靠行為。

我17歲從高中輟學,開始了打工生涯,當過咖啡店店員、搬家工人,發過傳單,做過保潔,也做過建筑工人。我剛攢夠錢,就懷揣夢想去了美國旅行。

現在想來,那時的我是將年輕、體力以及對夢想的熱忱當作了資本吧。無論在什么工作崗位,越是認真工作的人越會被珍視,但熱忱這種老生常談的東西似乎并不能帶來多大的價值。

怎么才能提升自己的價值呢?

我曾一度苦惱于這個問題。

在美國遇到書店文化

在美國,我流連于不同的書店。那時,美國有很多各具魅力的書店。每家書店的書籍陳列風格都體現著店主的喜好,理所當然,也就吸引著有相應喜好的讀者。還有些書店置有舒適的沙發,放著美妙的音樂,提供咖啡,氛圍好不愜意。

不擅英文的我,熱衷于看視覺傳達類優秀的舊雜志[1]或稀有的藝術類書籍。這些書刊里精心編排的時尚元素、室內裝飾案例及各種設計圖樣,一下就吸引了我。

我突然想到,也許日本同樣有人對這些視覺傳達類書籍感興趣,只不過由于網絡不發達,他們找不到購買途徑。當時我認為設計師或攝影師這類從事創意性工作的人會對這類書籍感興趣。

于是我在美國買了很多書,回到日本就立即開始出售。我沒有店鋪,只能提著塞滿書的大手提袋,訪問設計師或攝影師的事務所,和他們談生意,也就是上門推銷。

慢慢地,書的銷售情況有所改善,也會有客人讓我幫他們定購書籍,但是我并不能以此為生,在賣書的同時,我需要兼職做好幾份工來維持基本生活。

這是我25-30歲時的狀態。

后來,我在一個開外文書店的朋友那里借了一小塊地方,做起了小店生意。同時,我也開始采用移動書店的模式,開著車到不同的地方去賣書。35歲時,我有幸找到了合作伙伴,我們一起開設了“COW BOOKS”[2]。從此,我的從商之路逐漸步入正軌。

雜志編輯最需要商業技巧

出任《生活手帖》[3]的總編時,我40歲。那時的我,別說在編輯部工作過,就連當公司職員的經驗也沒有,出任總編對于這樣的我來說是一次很大的人生轉變。我剛上任時,雜志的發行量只有全盛時期的1/10。提高雜志的銷量,便是我的首要任務。

就任總編之后,我發現《生活手帖》過分執著于給讀者提供好的、正確的、符合《生活手帖》風格的內容,卻忽略了捕捉時代的新趨勢,這導致《生活手帖》的銷量低迷。然而好的、正確的內容不一定能第一時間激發讀者的購買欲,符合《生活手帖》風格的內容也不一定符合時代需要。既然如此,我就需要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定義《生活手帖》,同時思考如何使其更具商業價值,這對于當時作為總編的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我一直認為,不能僅僅著眼于工作本身,重要的是把工作當作做生意。“做生意”這個詞可能在有些人看來帶有貶義,它似乎意味著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前面,但實際上,只注重自身利益的生意絕不會持久。做生意最基本的是超越人們的期待,總之,為人效勞,讓對方高興、有錢賺,自己最終也會因此獲得利益,這就是生意的基本,秉持這一原則,我們才能得到信任,生意才能得以持續。

在改造《生活手帖》的過程中,我也貫徹了這一做生意的基本理念。雖然改造過程中不斷出現超乎想象的困難,但大約從第5年開始,改造的成績逐步顯現。最終,《生活手帖》的銷量增長了幾倍,我也從改造過程中感受到了做生意的樂趣。無疑,在我當總編的那9年里,得到鍛煉的不僅僅是我的編輯技能,更主要的是我做生意的能力。

我們無從選擇工作中遇到的人

我49歲那年,卸任總編,闖進IT行業。現在我在美味健康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共同CEO。最近幾年,由于商業規模擴大,我迎來了全新的局面。可以運用的資本越多,我肩上的擔子也就越重,壓力前所未有,何況我還要負責公司事務里最難的一部分。

你認為公司里最難的工作是什么呢?

答案不是市場營銷也不是程序開發,而是和他人交流。我們公司是一個小型創業公司,因此必須向那些不了解我們、感覺不到我們事業價值的人一點點解釋我們的業務,爭取他們的理解、合作和支持。這件事對公司來說非常重要,不能有絲毫懈怠。

有時我必須向對方說明我們的想法精彩在哪里、對于未來我們有什么愿景、之后我們會用什么方式提高公司的業績、公司的前景如何。我也時常會感到抑郁,不想去解釋說明,不想去做商業洽談,不想去見那些完全不理解我們的人——很多時候,即使我精心準備,對方也完全不能理解。

經過多次艱難的談判,我切身體會到了交流的重要性。

在工作中,我們無從選擇遇到的人,難免會遇到無法溝通或自己不喜歡的人。即便如此,我們也必須把該傳達的事情傳達清楚,超越對方的期待,拿出成果,這就是工作。

工作的樂趣在于提升交流質量、構筑人際關系。為了使雙方互相信任、最大限度地迸發能量,交流是必要的,也是一個挑戰。因為這段經歷,我覺得工作越發有趣了,甚至覺得三十幾歲、四十幾歲也只是我人生的準備期。

在這本書里,我想傳達給大家的是現實工作中交流的重要性。除了重要的匯報日、重要的洽談和會面這些決定勝負的場合,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也有大大小小的難關。我們該如何調整身心狀況、做何種準備來應對這些困境呢?

我希望那些在工作中感覺痛苦的人,可以從這本書中獲得一些幫助你消除不安、重拾自信的啟發。

松浦彌太郎

[1]visual book,以圖像為主的冊子。

[2]松浦彌太郎與日本設計師小林正節2002年于東京中目黑開設名為“COW BOOKS”的書店。

[3]日本老牌家庭綜合生活雜志,每兩月發行一冊。本書作者松浦彌太郎于2007—2015年任該雜志總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阳县| 昭觉县| 多伦县| 怀安县| 瑞金市| 苍溪县| 华池县| 无锡市| 兴安县| 基隆市| 响水县| 县级市| 玛多县| 洱源县| 织金县| 曲水县| 蒙山县| 瓦房店市| 集贤县| 比如县| 中牟县| 夏邑县| 新泰市| 伊金霍洛旗| 通山县| 绥芬河市| 铁岭市| 三原县| 衡阳县| 巴彦淖尔市| 临洮县| 桐城市| 永嘉县| 陇川县| 韶关市| 扎兰屯市| 民丰县| 佛山市| 元朗区| 樟树市| 高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