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透地產股:從價值投資的根本邏輯出發
- 邊航
- 1394字
- 2021-12-17 18:04:32
第一節 股票為什么是最好的投資品
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算起,中國經濟迎來了舉世矚目的40年。第一個十年,是土地確權的時代,基本解決了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個十年,是私企生長的時代,增加新的增長點,并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崗位;第三個十年,制造興國,出現了一大批國產品牌;第四個十年,服務業大興,互聯網全面應用,顛覆了太多傳統體系。那么,未來十年的主題會是什么呢?
我們正在迎來一個從未有過的資本時代!
歐洲經濟已經衰老,日本經濟原地踏步30年,經過2020年的洗禮,這些曾經遙遙領先的經濟體已經離我們越來越近。深圳的人均GDP就要和日本看齊了,10年后東部沿海地區會有兩倍于日本的人口,人均GDP將達到日本現在的標準。歐日已經不再是我們的目標,現今的發達強國,只有美國一如既往地保持著強勢,仍需努力追趕。在制造業全面轉移之后,美國核心的競爭優勢主要在于兩項,一個是科技能力(尤其是芯片和互聯網),另一個就是資本能力。
科技能力可以由企業和大學在實踐中去不斷提升,而資本能力必然是依靠舉國之力方可長期發展。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全產業鏈國家,中國的科技發達只是時間問題。而在完成人均1萬美元到人均2萬美元的偉大跨越中,以股票、股權、期貨、人民幣國際化等為代表的資本力量的強大,則是必不可少的,具有極強的戰略意義。
現在已經進入市場的投資者,每個人都是幸運的,因為我們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巴菲特之所以偉大,除了其個人的超凡能力外,很重要的一點在于,他的投資生涯貫穿了人類科技進步最快的幾十年,也是美國歷史上經濟發展和企業成長速度最快的時代。而如今的我們,生逢盛世,所面臨的偉大時代毫不遜色于巴菲特投資的時代,甚至還有可能更加偉大。
過去的幾十年,我們為了溫飽奮斗過,為了更美好的生活奮斗過,為了房子奮斗過,為了子女的教育奮斗過。民眾的積蓄在這些奮斗的歷程中被消耗太多,但在如今的時代里,很多消費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手中的富余資金將會越來越多。面對通貨膨脹,投資已經是一個剛性需求,人們手中越來越多的資金需要一個保值和升值的途徑。
從圖1-1中可以非常明顯地看出,不管是過去100年、60年還是過去30年,股票、國債、原油、黃金和房子都跑贏了物價,這些資產在全世界都是戰勝通貨膨脹的有效標的,而其中表現最突出的就是股票。

圖1-1 過去100年、60年、30年美國各類資產的漲幅比較
從國內的實際情況來看,大家可能對其他幾項沒有太大疑義,但在股票和房子之間,還是會有很多人更加青睞房子。這也是正常的,過去20年國內很多地區的房價增速確實要比滬深300指數更快,算上按揭帶來的杠桿就領先更多了。
但房價并不是沒有天花板的,過去這些年正處于商品房全面市場化的爆發周期,人們的購房需求旺盛,供求關系一直不平衡。但目前國內的房價整體上已經不低,短期波動會越來越大,各熱點城市又都有限購、限貸等調控措施,高高在上的門檻已經讓大多數人無緣此道。
股票則不然,開戶門檻低,交易門檻也很低。如果只是抱著保值的心理,不把這里當成賭場,在學習并能堅守價值投資的原則后,長期獲利的機會要比其他選擇大很多,畢竟我們身處在一個難得的資本時代,有那么多優秀的企業可以帶領我們不斷去實現財富夢想。
很多時候選擇比能力更加重要,或者說選擇就是最大的能力。我們都是被一個偉大時代選擇的幸運者,要做的就是牢牢把握住這份幸運,并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幸運值。
相信國運,相信好企業,相信價值投資,最好的選擇已經在我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