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孫子:兵圣孫武
孫武,字長卿,生于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一個貴族家庭。孫武詳細的生卒年月,已難確切考證。從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侯,孫子與有力焉”來看,孫子大顯身手的活動時期當在公元前512至前482年。其時為社會大動蕩、大變革的春秋末期,與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公元前479年的孔子為同期人物。[1]
孫武的祖先大多是齊國的高官。孫武是陳國(今河南省開封以東,安徽亳州以北,都城宛丘,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公子完的后代。因內亂,公子完逃奔齊,以國為姓,稱陳完。當時為齊桓公執政,擬聘陳完為卿,陳完辭讓。后食采邑于田,故又稱田完[2],卒謚敬仲。敬仲完四世孫為桓子無宇。無宇生二子,一為田桓,一為田書。田書事齊景公,為大夫,在齊國攻打莒國(現山東省日照市莒縣)等戰爭中,因戰功顯赫,齊景公把樂安分封給田書并賜姓孫氏,食采邑于樂安。田書子名憑,字起宗,齊卿;憑生武,字長卿。孫武有三個兒子:孫馳、孫明、孫敵。孫臏是孫明之子,孫武之孫(一說是曾孫)。[3]孫武世系簡譜如圖1-1所示。

圖1-1 孫武世系簡譜圖
資料來源:劉伶主編.白話孫子兵法讀本,沈陽:白山出版社,1990年版導語第2頁。
公元前532年,田氏聯合鮑氏,滅執政的舊貴族國惠子、高昭子,在這政治斗爭的漩渦中,孫武為避難而出奔,到南方吳國。[4]
孫武到吳國后,傳說曾在吳國都城郊外穹窿山隱居(穹窿山位于江蘇省蘇州市西部,跨吳中區光福、木瀆和胥口三鎮),過耕讀生活,專心撰寫兵法十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