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導論(第2版)
- 陳金鷹編著
- 3546字
- 2021-12-15 15:29:30
2.3 電話網絡
2.3.1 市話網的基本概念
1.電話網的概念
電話網(Telephone Network)是傳遞電話信息的通信網,是一種面向連接的、可以進行交互式語音通信、開放電話業(yè)務的通信網。
由于過去電話業(yè)務主要由電信部門提供,故常將公共交換電話網(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稱為電話網。此外,還有專門為某些部門內部電話通信組建的電話網,如鐵道、電力、航空、軍隊、公安內部用的電話網,這些電話網使用范圍受限,常稱為專用通信網或專用電話網。
根據(jù)電話終端是否可移動,電話網又可分為固定電話網和移動電話網。由于早期的電話都是固定電話,所以電話網常指固定電話網,而對移動電話網進行了專門定義。
電話網經歷了由模擬電話網向綜合數(shù)字電話網的演變。電話網除了電話業(yè)務,還可以兼容許多非電話業(yè)務。
數(shù)字電話網與模擬電話網相比,在通信質量、業(yè)務種類、為非話業(yè)務提供服務、實現(xiàn)維護、運行和管理自動化等方面都更具優(yōu)越性。現(xiàn)在電話網正在向綜合業(yè)務數(shù)字網、寬帶綜合業(yè)務數(shù)字網以及個人通信網方向發(fā)展。采用光纖接入的電話網將不僅能提供電話通信,還能按照用戶的要求,同時提供數(shù)據(jù)、圖像等多種多樣的服務。在發(fā)展到個人通信網時,還可以向用戶提供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與任何個人進行任何方式的通信服務。
最早的電話通信形式只是兩部電話機中間用導線連接起來便可通話,但當某一地區(qū)電話用戶增多時,要想使眾多用戶相互間都能兩兩通話,便需設一部電話交換機,由交換機完成任意兩個用戶的連接,這時便形成了一個以交換機為中心的單局制電話網。在某一地區(qū)或城市,隨著用戶數(shù)繼續(xù)增多,便需建立多個電話局,然后由局間中繼線路將各局連接起來,形成多局制電話網。
電話網從設備上講是由交換機、局間中繼電路與傳輸電路和用戶線與電話機之類的用戶終端設備三部分組成的。
按電話使用范圍分類,電話網可分為本地電話網、國內長途電話網和國際長途電話網。
本地電話網(Local Telephone Net work,LTN)是指在一個統(tǒng)一號碼長度的編號區(qū)內,由端局、匯接局、局間中繼線,以及用戶線、電話機組成的電話網。從地域范圍來看,本地電話網包括在大、中、小城市和區(qū)縣一級的電話網絡。例如北京市本地電話網的服務范圍包括市區(qū)部分、郊區(qū)部分和所屬10個縣城及其農村部分。因此北京市本地電話網是一個大型本地電話網。
國內長途電話網是指連接全國各城市之間用戶進行長途通話的電話網,網中各城市都設一個或多個長途電話局,各長途局間由各級長途線路連接起來。國內長途電話網用于提供城市之間或省際電話業(yè)務,一般與本地電話網在固定的幾個交換中心完成匯接。我國的長話網目前按省級交換中心和地市級交換中心兩個等級進行組織。
國際長途電話網是指將世界各國的電話網相互連接起來進行國際通話的電話網。為此,每個國家都需設一個或幾個國際電話局進行國際去話和來話的連接。一個國際長途通話實際上是由發(fā)話國的國內網部分、發(fā)話國的國際局、國際電路和受話國的國際局以及受話國的國內電話網等幾部分組成的。
在電話網中增加少量設備也還可以傳送傳真、中速數(shù)據(jù)等非話業(yè)務。
電話網的網絡結構基本分為網狀網和分級匯接網兩種形式。網狀網為各端局各個相連,適用于局間話務量較大的情況;分級匯接網為樹狀網,話務量逐級匯接,適用于局間話務量較小的情況。
2.本地電話網的組織
由于本地電話網的范圍包括一個較大城市及其所轄的郊區(qū)、郊縣城鎮(zhèn)及所屬農村,故常將本地電話網稱為市話網。
本地電話網按照所服務區(qū)域內人口的多少分為幾類:人口上千萬的特大城市本地電話網、人口在100萬以上的大城市本地電話網、人口在30萬~100萬的中等城市本地電話網、人口在30萬以下的小城市本地電話網、縣城及所轄農村范圍的縣級本地電話網。
本地電話網一般采用的結構有以下幾種:一級為端局間采用網狀連接;二級、三級為將電話網分區(qū),采用分區(qū)匯接方式。我國本地電話網采用二級結構,分區(qū)匯接方式。
電話的匯接是指地位或級別相同的電話局或電話網的來話線路或去話線路統(tǒng)一連接到一個指定的專門與外地電話局相連接的電話局或電話網的電路組織方式。如果一個電話局接收一個外地打來的電話,則該電話叫來話,該線路叫來話線路,對方電話局叫來話局。反之,一個電話局往另一個電話局打電話,則稱該電話為去話,該線路為去話線路,該電話局為去話局。
在電信網上采用的匯接方式主要有去話匯接、來話匯接、來去話匯接、集中匯接、主輔匯接等,如圖2-21所示。
本地電話網路由選擇原則為:先選直達路由,再選迂回路由。選迂回路由時應盡量選擇匯接次數(shù)少的路由。
本地電話網中接入的用戶交換機是電話網的一種補充設備。用戶交換機主要用于社會集團內部通信,它也可按一定方式接入公共電話網,可以和公共交換電話網內的用戶進行電話通信。用戶交換機進入本地公用網可采用半自動直撥入網方式、全自動直撥入網方式、混合入網方式。
3.電話網中電話號碼的管理
市話網中的每個用戶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固定電話號碼,該號碼是全球唯一的,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對電話號碼的管理是指對電話資源的分配和使用規(guī)則,有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兩種方案,兩者的號碼分配規(guī)則基本相同。

圖2-21 本地電話網的匯接方式
(1)國際電話號碼分配體制
國際電信聯(lián)盟(ITU)曾經試圖提出一個全球通用的標準,但是目前世界上不同地區(qū)的電話號碼分類形式各不相同。例如,ITU建議成員國家采用“00”作為國際接入號,然而美國和加拿大以及其他國家卻采用北美的電話號碼分類計劃。澳大利亞也有自己的標準。
國際電信聯(lián)盟制定的《E.164國際電信網編號》標準具體定義了國家區(qū)號并限制了一個完整的國際電話號碼的最大長度。每個號碼表明了一個國家或一組國家,每個國家可以自己定義國內電話的分類。根據(jù)《E.164國際電信網編號》標準,固定電話號碼的組織結構為:
國際或國內接入號+國家區(qū)號+地區(qū)號+本地號碼
國際或國內接入號是只有撥打國際和國內非本地電話時才需要輸入的電話號碼。最常用的國內接入號是“0”,最常用的國際接入號是“00”。
國家區(qū)號是代表一個國家名稱的電話號碼,只有撥打某一國家的電話時才需要輸入。
地區(qū)號是代表一個地區(qū)名稱的電話號碼,固定電話只有撥打國內非本地電話時才需要輸入。
本地號碼是代表本地網內某一用戶名字的電話號碼,任何時候都需要輸入。
如果撥打本地和長途電話的方式不同,稱這種電話組織方式為開放撥號系統(tǒng)。在這種系統(tǒng)中,撥打同一個城市或地區(qū)的號碼,呼叫方只需要撥本地號碼,但如果撥打區(qū)域外的號碼,則需要加撥區(qū)號。區(qū)號之前有一個長途碼“0”,而國際長途則可以省去國內長途碼。
如果撥號用戶的電話號碼長度是固定的標準,稱這種電話號碼組織方式為封閉撥號系統(tǒng)。在這種系統(tǒng)中,撥打所有地區(qū)電話用戶的呼叫方式都是相同的,即使是在同一地區(qū)的用戶也如此。這種方式主要用于小國家或地區(qū),不需要地區(qū)號。因此長途碼也可以省略。
(2)我國電話號碼分配體制
按照我國電話號碼分配體制,我國采用開放撥號系統(tǒng),地區(qū)號碼和用戶電話號碼長度采用不等位制,一個完整的國內電話號碼總長度為11位,這樣一來,撥打國際電話的一般順序是:
國際冠碼+國際電話區(qū)號+國內電話區(qū)號+開放電話號碼
例如,如果從國外撥打成都理工大學校內用戶的電話,其撥號為“00 86 28 8407 xxxx”,其中00為國際冠碼,我國的國際長途電話區(qū)號為86,成都地區(qū)的長途區(qū)號為28,成都市電信公司第四分公司編號為84,成都理工大學校內用戶交換機編號為07,xxxx為用戶電話號碼。如要從四川省外撥打成都該用戶的電話,其撥號為“028 8407 xxxx”,其中0為國內長途冠碼,28為成都地區(qū)的長途區(qū)號。如果要從成都撥打成都該本地用戶的電話,就不用再撥打028了。
4.公眾陸地移動通信網
移動電話網(Mobile Telephone Network)是指在移動臺(手機)之間提供直連鏈路,或在移動臺與基站間提供接入鏈路,利用無線信道并通過移動電話交換機構成的電話網。目前移動電話已同時提供數(shù)據(jù)通信業(yè)務。
公眾陸地移動通信網(Public L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PLMN)是由政府或它所批準的經營者,為公眾提供陸地移動通信業(yè)務目的而建立和經營的網絡。該網絡一般與公眾交換電話網(PSTN)互聯(lián),形成整個地區(qū)或國家規(guī)模的通信網。
無論是固定電話網和移動電話網,都是以話音為主要傳送和交換對象,滿足人們對話音通信的基本需求,網絡的核心是電話交換機。移動電話網屬于市話管理的范疇。
目前我國使用的手機號碼為11位,其中各段的含意為:前3位表示網絡識別號,第4~7位表示地區(qū)編碼,第8~11位表示用戶號碼。一般是前7位決定位置。
例如:1347284上海;1367854貴州都勻;1340556江蘇揚州。
手機號碼被稱為MSISDN:MSISDN=CC(國家碼)+NDC(7位國內目的地號碼)+SN(4位用戶號碼)。手機的139、136、135叫網絡識別號,代表提供移動業(yè)務的不同移動通信公司,后面四位叫歸屬用戶位置寄存器(HLR)號代表用戶所在地區(qū)的移動公司編碼。7位國內目的碼中的前3位的分配為:
移動:134、135、136、137、138、139、150、151、157(TD)、158、15***7、188。
聯(lián)通:130、131、132、152、155、156、185、186。
電信:133、153、180、189、(1349衛(wèi)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