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獵頭做到極致:我這樣做到百萬獵頭顧問
- 李佳倩 黃淵明
- 2530字
- 2021-12-17 22:33:24
自序一 我如何從HR到獵頭
我于2019年8月正式轉型成為一家知名獵頭企業集團的獵頭顧問,此前有近十年的服裝行業HRBP工作經歷。2020年,在我獵頭生涯的第一個年度做到百萬級顧問,并獲得了集團頒發的“年度最佳杰出獎”“年度最佳大單獎”。在此期間,也多次獲得了季度獎勵,如“季度最佳新人獎”“季度最佳大單獎”“季度最佳成單獎”“季度最佳業務推薦獎”等。
轉型做獵頭,是我思考許久的勇敢決定。很多朋友問我為什么轉型,我總是笑著說:“因為喜歡。”熱愛是一切事情的原動力。我很喜歡研究總結招聘方法論,也看過很多招聘相關的書籍;曾在甲方作為內部獵頭的角色積累過一些典型成功案例,這讓我很有成就感。
接觸到背景優秀的候選人時,我會主動推薦給業務部門負責人,但也有很多人才由于企業內沒有適合的崗位而錯過。這時候我會想,如果能把優秀的候選人都匹配到合適的企業中發揮價值,也算是一件為行業、為社會做貢獻的事情,做獵頭的想法就這樣萌芽了。
我很幸運,遇到一家非常優秀的獵頭公司,感謝領導的賞識,還有我的家人、朋友給我的認可和肯定。尤其要感謝的是黃淵明老師,他從市場環境、行業趨勢、自身優劣勢、性格特質等方面為我做了系統的職業分析,讓我最終有勇氣邁出這一步,進入全新的獵頭世界。
我對藝術創意設計類的崗位最感興趣,巧合的是,當時該獵頭公司正好需要操作這個方向的顧問,所以我以一名獨立顧問的角色加入了公司,并確定了以大設計崗位作為主攻方向。剛進公司的時候,正趕上公司推行PS(Proactive Specialization,主動專注)模式的關鍵時期,我始終相信專注的力量,能有這樣的機會聚焦大設計崗去深挖和研究,是我的榮幸。
從企業HR轉變為獵頭角色,少不了磕磕絆絆,但我進入狀態的速度還是比較快的,快速的BD客戶、迅速開展業務。我充分利用與候選人或HR的每一次電話溝通,除了評估候選人本身的能力素質外,還會挖掘商機、挖掘HR人脈、挖掘更多的候選人等。
剛剛轉型時,周圍的一切都比較陌生,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同事、陌生的工作……可能有無數的時刻、無數的理由讓我選擇放棄,再次回到HR身份。但是我沒有,我選擇勇往直前,支撐我的有幾個核心原因:
第一,熱愛。
我熱愛招聘。前同事跟我說:“你在做招聘的時候眼睛里面是有光的。”因為熱愛,我會投入很多精力在招聘上。另外,我樂于迎接挑戰,遇到難啃的崗位會很激動、很興奮,并且會一直思考什么樣的人選匹配這個崗位,這些人在哪里。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在甲方也積累了一些比較成功的人才獵挖案例,進一步感受到招聘給我帶來的那份成就感和滿足感。
真正成為一名獵頭之后,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因為我可以從整個行業的視角去看不同的企業和不同的人才,也會思考如何深入地了解企業的痛點和人才的需求,做到更精準的匹配。當我看到自己推薦并入職客戶企業的候選人,慢慢在企業中發揮出自身的價值,幫助企業提升行業地位和口碑,候選人的身價也隨之提升的時候,我才意識到獵頭是可以推動一個行業的進步和發展的,是服務于人的進步與發展的,我覺得這是獵頭的意義和使命。
不論做什么,HR也好,獵頭也好,找到內心熱愛的原動力,并且賦予其使命感,然后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第二,堅持。
到目前為止,我還是比較享受做獵頭的過程和狀態的,但這并不代表沒有挫敗。剛剛轉行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就是BD(Business Develop-ment,商務拓展)。為了我的業務能夠盡快運轉起來,第一步就要開發客戶、尋找職位。但因為這部分工作內容是我之前沒接觸過的,所以要突破一些心理障礙,做一些準備工作,勇敢邁出第一步。我找了一些老同事、老朋友幫忙,公司的領導和同事也給了我很多支持,算是做到了快速打開局面,當時有50多個職位在操作。
看起來進展比較順利,在我入職一個月的時候做成了第一單,收費大概20萬元。沒有想到的是,我的獵頭生涯第一單就遭遇了客戶賴賬,后來聽說這位候選人給這個客戶帶來了不錯的效益,但是服務費到現在還沒有收回來。
不久后又誕生了第二單,候選人也順利入職了,入職當天我還特地訂了一束鮮花送給候選人,結果候選人在保證期內離職了。
2020年比較特殊,因為疫情的影響,本來確定的offer被取消,影響了四五十萬元的個人業績。
舉上面的例子不是想表達我的獵頭“啟航”多么曲折,而是很慶幸在自己還是獵頭“小白”的時候就有機會經歷這些,促使自己去反思什么樣的客戶值得長期合作,如何與候選人深度捆綁等問題。
之后,隨著與客戶合作越來越緊密,候選人尋訪越來越深入,不斷有新offer出來,有幾次成功地把幾位候選人“組團”送到企業。
逆境和挫折,越早來越好,越早經歷越好,因為這些都是人生的財富,會為我們以后鋪平道路。堅持是一種態度,你的堅持最終會以某種形式回饋給你。
第三,專注。
專注會讓我們變得更優秀,會有更快的反饋與交付速度,會在自己深耕的領域游刃有余。專注并不是封閉自己,而是需要更多跨部門的橫向協作。特定的崗位交給擅長的顧問去做,提升整體戰斗力,在客戶心中形成穩固的“地位”。
我當時作為獨立顧問,專注的是服裝行業設計創意類崗位,把“設計崗”作為標簽,讓客戶和候選人第一時間記住我。在與新客戶和新候選人互動時,我都會說一句:“我是專注服裝行業設計崗的獵頭顧問。”有的候選人會和我說:“和我聯系的獵頭很多,但看到你專注設計崗,很感興趣,可以長期聯系。”有些之前BD過的客戶,當時沒有機會合作,但之后主動來找我說:“我記得你擅長設計崗,我這邊有些崗位可以合作。”
如果說做獵頭讓我的視野更開闊,那么專注會讓我的專業技術更精鉆,使我變得更立體、更豐盈。當然,接下來還有更長的路要走,我也會帶著這份初心,去迎接更多的挑戰,相信前方會有更美妙的風景。
目前我作為一名團隊管理者,從0到1打造全新細分領域的獵頭團隊,團隊業務策略秉承持續專注的運營思路,聚焦零售行業設計類、商品類、零售類及高管類崗位,如視覺創意總監、服裝設計總監、鞋履設計總監、配飾設計總監、商品總監、技術總監、品牌總監、陳列總監、銷售總監、新零售總監、VP、BU Head、GM、CMO、CEO等,并在持續積累高管人才和外籍設計創意人才。現在我肩上的責任更重,也要求自己有一顆更強大的內心去扛起這一切。有夢想就要去追逐!
最后,分享我非常喜歡的一句話:“幾乎所有競爭都是在50~80分這個領域競爭,你上來把自己逼到120分,就會發現眼前一片開闊,全是藍海。”
李佳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