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安邑
- 三國:輔佐劉備從徐州開始
- 秀才公
- 2093字
- 2022-02-05 23:52:37
劉協自興平二年七月,車駕東歸;
八月甲辰,到達新豐;
十月戊戌,車騎將軍郭汜戰敗;
壬寅,露宿華陰路南;
十一月庚午,大司空李傕與王師戰于東澗,敗。
十二月庚辰,王師再戰李傕;
后至陜;夜渡河,乙亥至安邑。
劉協是在新豐停歇時,寫出數封信招人來求援。
九月信件到達徐州。
十月曹劉會盟。
十一月,曹劉呂出兵。
十二月曹操先至河東,敗西涼諸將。
后劉備至河東護陛下到安邑,曹操隨之而至。
劉協在安邑召見曹操與劉備。
“皇叔,曹兗州,你們可算是來了。”面無血色的臉在劉備到河東后稍稍養回來一點。
劉備是在陜渡河后遇到劉協的,劉備遇到劉協時,劉協整個人灰頭土臉,而且整個隊伍都是饑一餐飽一頓的,還是劉備帶來的糧食使隊伍稍稍恢復了氣力。
等到曹操趕上來時,劉協不復倉皇的態勢,整個人鎮定自信了許多。
“陛下,受苦了。”二人皆嘆道。
劉協與曹操,劉備簡單的交談了兩句,聞西涼諸將聯合白波賊又來進犯。
曹操和劉備就率先去剿賊。
劉協而后就先停駐在了安邑,將安邑當作是臨時的行宮。
張揚雖然得到了劉協的信件,但是西涼軍亂,消息龐雜,張揚不知該往哪兒去迎劉協,于是,整理好軍隊,按兵不動,得到劉協往河東的消息后,立即攜帶著糧草來到了安邑。
于是,劉協拜張揚為安國將軍,晉陽侯,護衛左右。
...
自張飛與糜良作為先鋒,先行一步為劉備的大軍探路后,一路上最先開始也倒是安穩。
但是在一日的突遭大雪,張飛與糜良為躲避風雪,偏離了方向,與大軍失去了聯系。
這一路上是糜良看地圖,指明方向,而張飛也是相信糜良,就一直將錯就錯走了下去,一路上也是人跡罕至,走到了盧氏之后才有了些許的人氣,一詢問人,才知道軍隊走錯了路。
這是糜良第一次獨立把控行軍的方向,張飛倒是很光棍將這些事宜全部交給了糜良,之后就完全不管不顧了。
雖然糜良有過一次跟關羽隨軍的經驗,但是那一次一路上行軍包括安營扎寨都是關羽一手操勞過來的,而糜良只動動嘴皮子,提了幾個建議,雖見過關羽行事,但具體到自己的實操總歸有所差距。
當到達盧氏后,發現走錯了路,張飛就將行軍掌控權接了過去,再也沒有讓糜良指過路。
糜良面對張飛黢黑的大臉龐,只燦燦的笑了,而后默默的干起了后勤,好幾天的行軍路上糜良都是躲著張飛。
因為劉備交代的任務就是讓先鋒從郯城到洛陽趟出一條路來,而后先鋒在洛陽休整,等待大軍,知道走錯路后,張飛率軍往洛陽趕,但是在到洛陽的路上,糜良遇到了好幾撥逃難的人,都是從河東一塊地方往南逃難而來,一問下才得知,陛下的兵馬正在與李傕和郭汜交戰。
得知了這個消息后,糜良主動去見了張飛。
“三爺,我們該去河東了,主公他們如果知道陛下在河東必定會趕過去,我們只有去河東必然會跟主公匯合。”糜良向張飛建言道。
“子能,不躲著某了?”張飛用他那洪亮的聲音大笑道。
糜良也只能尷尬一笑。
轉移話題似的解釋道,“雖然只從逃難人員處聽到了只言片語,但是想必西涼諸將與陛下開戰卻是真的。主公手上的參部人馬多,得到的消息必然會比我等多,得知陛下的消息,主公必定會心憂陛下而救援。我們只要去了河東,自然能夠見到主公。”
“更何況,不遠處就是弘農,逃難的人群說弘農駐扎著一位姓張的將軍,想必就是張濟。西涼將領之間雖有齷齪,但在追擊陛下這個共同利益的驅使下,張濟派兵也不是不可能的。這個消息雖是良猜測,但應該是八九不離十。”
“只要確定張濟已經離開弘農,我們就可以率兵攻下弘農,斷了張濟的退路,逼迫著張濟退兵,間接解了劉協的一處威脅,也算間接幫助了主公。”
零零散散下,糜良說了許多,將張飛說得大腦暈乎乎的,也不知怎得就同意了糜良的計劃。
因為迷路的事件,張飛稍稍對糜良產生了懷疑,但他多年的行軍經驗覺得此事確實可行。
糜良也只能在心底暗嘆道:我要是知道是這種情況,換成子敬來,恐怕會比我做得更好。
弘農的守軍根本不相信在大雪中有軍隊從南方而來,也就懈怠了。
正好給了張飛他們的可乘之機,在風雪中,一戰就將弘農攻下了,城內的守軍護送著張濟的家眷往河東方向而去。
得到消息后的張濟大驚失色,但是得知了他的家眷還算安好后,也就長吁了一口氣。
接下來,就發現若是張濟他自己陷在了河東,就有可能被人斷了后路,覆滅在河東。
思來想去,又詢問了賈詡,決定退出戰場,從長安拐到南陽,修養生息。
臨走之前,將一直為他出主意的賈詡也帶上了。
這只是張濟一人的想法,賈詡就感覺很奇怪,好幾次他都順著張濟的話題,沒有特別的添油加醋,但不知怎得,張濟越看賈詡越是滿意與信重。
張濟他出逃時,沒有通知任何人,顯然將李傕與郭汜坑了。
兩面夾擊之下,李傕與郭汜徹底抵擋不住,在曹操來到之后被曹操敗了一場,而后這次是大軍潰敗,傷了元氣。
李傕與郭汜在曹操與劉備的連番阻擊下,徹底退出了河東,退守長安。
自西涼退卻后,白波賊自然而然擋不住曹劉聯軍的洪流,大軍脆敗。
時間不知不覺的流逝到了公元196年。
自劉備率領的大軍和張飛率領的先鋒匯合后,與曹操聯手一起,河東郡的匪亂逐漸消散。
而逐漸將養回來的劉協,他一個人胡思亂想,有點兒想回到洛陽了。
但因為河東的戰亂還沒有平息,無奈這個想法也只能擱置了。
但隨著匪亂的平息,朝上大臣也在攛掇著皇帝還于舊京,說得皇帝越發的動心。
隨著話題的蔓延,洛陽皇帝遲早要回去的,只是早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