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礦車、作業員與胖子

你正站在軌道上方的橋上,目睹了非常危急的一幕:有一輛載了大量石頭的礦車,在橋下的軌道上以高速失控狀況運行。
軌道另一頭有5名作業員,他們當中沒有人發現這個危急的情況,然而再這樣下去,那5個人就要被撞死了。你掃視四周,看看有沒有辦法解救這個狀況。
結果,你發現橋上除了自己以外,還有另一個男人。
那個男人相當肥胖,而且他背著一個很重的背包,如果把這個男人推下去,就可以讓礦車停下來。
但是,這么做的話這個男人一定會死。
胖男人似乎對那5名作業員正在做什么工程感到好奇,他將上半身伸到欄桿外面,看得很入迷。看來這個男人也沒有發現失控的礦車。
假設你現在能夠準確地把這個胖子推落到軌道上,你會選擇把他推下去嗎?還是什么也不做呢?

此外,假設你已經知道自己跳下去也擋不住礦車,只會讓包括你在內的6個人犧牲。
實際上,就算把那個背著沉重背包的胖子推下去,也不一定擋得住礦車。尤其對身材嬌小的女性來說,更不一定能把這么胖的人推下去,說不定自己還會在扭打中被推下去。
但是,假設在這次的思考實驗中,只要把胖子推下去就能擋下礦車,而且只要你有心想推,就一定能夠順利推下去,不會和他扭打起來。
除此之外,再假設你即使采取行動也不會被追究罪責。
思考提示
你想好答案了嗎?
如果你已經有答案了,請你也想想看,這一題你的答案和上一題一樣嗎?如果不一樣,又是為什么?
我在開頭提過,當題目的設定改變,多數派的答案也會跟著改變,這就是那一題。在這個設定下進行思考實驗,多數派的意見會改變。和剛才切換軌道的那一題相反,有75%到90%的人會選擇默默看著那5個人犧牲。
雖然有統計數據顯示,女性或醫療從業人員選擇把胖子推下去的概率比其他人稍微低一點,但差別并不大。
也就是說,無論從事哪種職業,人們的大腦就是對“把胖子推落”這個選項極度反感。
和第一個思考實驗比起來,這一題所要犧牲的人數并沒有改變,也同樣和失控的礦車及作業員有關,而你一樣可以選擇要救1個人或5個人。
然而,為什么多數派的意見變了?請你想想看。
在這一題的設定中,把胖子推下去的行為,會讓人感受到與上一個礦車問題相比,這是一個更積極地參與殺人的過程,多數派就是對這一點產生了強烈的抗拒。
礦車與胖子問題的多數派和少數派

如果是胖子的上半身伸出得太多,自己不小心掉到橋下而讓礦車停下來的話,那么認為犧牲胖子比較好的人就會是多數派。
由自己把胖子推下去和胖子不小心掉下去,兩者的差異會讓人們期望的結果也隨之改變。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差別,關鍵在于是否故意采取行動。
假如胖子自己掉下去,那他就是偶然遇到這樣的不幸,偶然救了那5個人。
然而,當你想到要把胖子推下去時,你安排的劇本是胖子掉到軌道上被礦車撞死,5個人因此得救。這樣一來,你采取行動的目的就是讓胖子去死,不,這是為了救那5名作業員——你很想要這樣想,但如果胖子不想被礦車撞的話就傷腦筋了。
你把胖子推到軌道上的目的不是為了別的,就是借他的死讓礦車停下來,拯救那5名作業員。
此外,人們不喜歡和別人有肢體接觸,必須親手把胖子推下去這一點讓人很難忍受。
到這里,讓我們再稍微改變一下設定。
把胖子推下去的劇本

假設背著背包的胖子站在橋上,而你在離橋距離有點遠的地方。眼前有個可能是要用在什么工程上的按鈕,只要按下這個按鈕,橋就會一分為二,讓胖子掉下來。
這樣的話,就不會有肢體接觸了。你覺得如何?這樣的設定,應該比一開始更容易讓胖子掉到橋下。
再讓我改一下設定,假設你并不知道這個按鈕的存在,只是走路時偶然踩到這個按鈕呢?
因為只是偶然踩到,所以并不是故意讓胖子掉到軌道上的。
再來想想另一個版本,你看到朋友也在,便向他揮手。接著,朋友朝你跑過來,途中偶然踩到按鈕,讓胖子掉到軌道上。
在這個設定下,你參與這件事的方式比之前的設定消極許多。
在這幾種設定中,你采取的行動都會造成1個人犧牲,讓軌道上的5個作業員得救,結果并沒有改變。盡管如此,你的想法還是會視自己牽涉其中的程度而改變。
即使你希望更多人得救,但當情況牽扯到自己時,你還是會做出比較主觀的判斷。做出判斷的關鍵并不在于要選擇救5個人還是1個人,而在于你的主觀想法占了多大比重。
下一頁,我會再介紹另一個版本的礦車問題。
思考實驗No.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