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礦車與作業員

“失控的礦車與作業員”這個思考實驗由英國哲學家菲利帕·露絲·福特1(Philippa Ruth Foot)在1967年提出,直到今天仍然被人們反復討論,非常有名。
為了讓讀者切身體會思考實驗是什么,我想先從這個有名的例子開始探討。
礦車問題有很多種版本,每個版本的共同點都是:為了救5個人,犧牲1個人的生命是對的嗎?
在不同版本中,“要救5個人還是1個人”的部分條件是相同的,但背景設定相當多樣化,讓多數派的意見也跟著產生變化。
在某個條件下,人們選擇救5個人,但在其他條件下,有更多人會選擇救1個人,請你務必也要獨立思考并親身體驗。
你的意見有可能是少數派,但多數派的意見不代表正確答案,請放心。那么,我們就從最簡單、最有名的礦車問題開始思考吧!
*
你正在切換軌道的開關附近,而且目睹了這非常危險的一幕。
在你的右手邊,有一輛載了許多石頭的礦車失控而來,速度顯然快到讓人懷疑剎車是不是壞了。
無論如何,現在都無法讓礦車停下來,但是,切換軌道倒是可以改變礦車的行進方向。
這條軌道的另一頭有5位作業員,5個人都沒有注意到礦車,恐怕是躲不掉了,而再這樣下去,礦車就會撞死這5個人。
你發現旁邊有個切換軌道的開關,便決定要切換軌道來救那5個人。接著,你走近開關并朝它伸出手。
在這一瞬間,你往另一條軌道看了一眼,發現那條軌道上也有1位作業員!如果切換軌道的話,他就會被撞死。
你不認識這6個人,他們也都沒有罪過,只是碰巧出現在這悲慘的現場。而你也只是碰巧出現在這里,如果沒有這個切換軌道的開關,你就只是個旁觀者。
如果發生在現實生活中,那5個人當中應該會有人注意到礦車,而你也可以另外想很多其他的方法,例如朝著他們大叫:“危險!”但是,在這里請讓我假設你除了切換軌道沒有別的方法,而那些作業員也全都沒有發現礦車沖了過來。
你會選擇切換軌道嗎?還是不去碰開關呢?

1 英國哲學家,她在“二戰”后非自然主義分析哲學占主導地位的背景下,發展了自然主義觀點的道德哲學。
思考提示
你想好答案了嗎?
接下來,我要告訴大家這個思考實驗可以怎么思考,以及哪種想法是主流。請你先自己想一遍之后,再繼續往下讀。
NHK(日本廣播協會)曾播出邁克爾?桑德爾教授(Michael Sandel)主講的哈佛課程“正義:一場思辨之旅”,這個思考實驗也因出現在課程中而知名度大增,所以應該有很多讀者聽過。這個思考實驗的多數派意見是“切換軌道,犧牲1個人來救5個人”。
這個思考實驗很有名,所以統計數據不止一種,但有85%以上的人回答:“為了救5個人,采取犧牲1個人的行動是可以被允許的。”
在這個思考實驗所設定的條件下,大多數人的想法單純是比數字大小,救5個人勝過救1個人。
因為是不認識的5個人和1個人,兩邊都沒有牽涉情感因素,所以人們能夠比較冷靜地思考。
多數派認為5條命大于1條命,做出應該切換軌道的決定。
礦車問題的多數派與少數派

選擇拯救5個人的人這么想

另一方面,少數派選擇不切換軌道,犧牲那5個人。他們是怎么想的呢?
比方說,有人認為,礦車本來就是朝著那5個人的方向前進,他們會死是命中注定的。但是,另外那1個人并不在礦車前進的路線上,不應該把他卷進來。也就是說,少數派對于操控別人的命運感到抗拒。
還有其他意見認為,操作開關會讓自己這個旁觀者和事故扯上關系,而且,即使大家都認為事故當時是萬不得已的情況,但少數派還是不愿意親手殺死一名無辜的作業員。
選擇犧牲5個人的人這么想

礦車問題沒有正確的答案,并不是說其中一派是對的,另一派就是錯的。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就是這個思考實驗的精神所在。
你的看法如何呢?
如同我前面提到的,礦車問題的多數派和少數派會因為條件不同而改變。接下來我會再介紹其他版本的礦車問題,請你在腦中進行思考實驗。
思考實驗No.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