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本人自大學畢業后一直從事胸外科臨床工作近30年,這也是我熱愛的專業,本來只是想做一名外科醫生,但實際遠遠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胸外科疾病很廣,但以三大類疾病為主,肺、食管和縱隔,其中胸部腫瘤占據了絕大部分。而在全球范圍內,重中之重的就是肺癌。
肺癌作為中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自21世紀初期,肺癌已成為我國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2015年中國男性和女性肺癌的發病率分別為50.9/10萬人年和22.4/10萬人年,我國肺癌的發病和死亡例數分別達733 300人和610 200人,發病率和死亡率非常接近,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臨床診斷病例多已為晚期,失去了手術機會。我國肺癌的5年生存率僅為16.1%,預后極差。
近些年我國肺癌從診斷、治療到預后監測均有長足的進步,外科治療微創化,綜合治療多樣化,包括靶向和免疫治療的飛速發展,使肺癌的綜合治療上了一個新臺階。
教科書已不能滿足臨床醫生的需求,新專業知識的獲取有賴于不斷學習國內外文獻。我在臨床工作中發現許多專業醫生,特別是年輕醫生無法系統獲得肺癌診治最新進展,故組織專家編寫此書。本書編寫人員為胸外科、腫瘤內科、放療科、病理科等,內容從肺癌流行病學到診斷治療及預后分子監測,涵蓋國內外近三年最新文獻,結合編者的提煉總結,以期能給讀者帶來收獲。
本書得到了來自不同專業專家的鼎力支持,衷心感謝赫捷院士擔任此書的名譽主編,王潔教授和支修益教授為本書作序。
張毅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胸外科
首都醫科大學肺癌診療中心
201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