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我國婦產科學的起源
世界上凡是具有生命的物體,均要經歷生、老、病、死的一系列變化,和接受自然界優勝劣汰的選擇,這是一個鐵則。人類的生存和進化,同樣要遵守這一原則。疾病是人類一生中不可避免的,醫療便是人類在生存進化過程中適應環境,消除疾病,保護生命的一種重要手段。
巴甫洛夫說過:“有了人類,就有醫療活動。”他將人類醫療活動的產生,上溯到人類誕生的時候。雖然生、老、病、死的現象一直貫穿著人類生命的始終,而人類對于疾病作出的最早反應,首先應該是一種本能的反應。這種對疾病所作的本能反應與受主觀意志支配的醫療活動,還存在著相當大的距離,這種轉變以時間來計算,要經歷很長的時期。在這段漫長的轉變過程中,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在生產活動中,人類獲得了進化,思維也變得比較發達,逐步從對疾病的本能反應中認識到疾病的現象,從許多引起疾病與促使痊愈的現象中,摸索總結其中的必然規律。當人類有意識地運用這些規律對付疾病的時候,便產生了醫療活動。
在我國,關于醫學的起源,一直有著伏羲氏和神農氏的傳說。《帝王世紀》中說:“伏羲畫八卦,所以六氣六府、五藏五行、陰陽四時、水火升降得以有象,百病之理得以有類,乃嘗百藥而制九針,以拯夭枉焉。” [3]《淮南子·修務訓》中說:“神農乃始教民播種五谷……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 [4]由此醫事興焉。傳說中的伏羲氏是畜牧的發明者,神農氏是農業的發明者,這些文字傳說所能提供的我國醫學產生的時間,大約是在我國人類開始從事畜牧業和農業生產的時候。這些傳說,是非常符合醫學的產生與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密切關聯這一論斷的。據考證,在母系氏族公社的繁榮階段——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時期,已經存在原始階段的農業和畜牧業生產。根據上述的傳說和理論,或許那時已經有了原始的醫學,目前只是缺乏更多的實物證據。
在我國醫學產生的早期,就應該有婦產科學的內容。因為,分娩時的陣痛、出血,以及難產引起的母子死亡,是足以引起人類的畏懼和重視的。母系氏族公社中女性的支配地位,更是婦產科疾病受到重視的原因。商代的考古成就可以間接地證明這一事實。
《尚書·洪范》記載,商代迷信鬼神,事無大小,都要請問鬼神,預卜兇吉。 [5]正如《靈樞·賊風》所說:“先巫者,因知百病之勝,先知其病之所從生者,可祝而已也。” [6]因此,在出土的當時的甲骨文中存有大量卜辭,其中就有很多關于婦產科及其他醫學的內容。這是我國有文字記載的婦產科學的最早期史料。根據這些甲骨文中有關婦產科學的內容,完全可以推測婦產科學確實發軔于遠比商代早得多的年代。
在婦產科的萌芽時期,生育是首先受到人類關注的內容。當時人們至為關切的是婦女能不能生育和生育是否順利。因為前者在宗法制度產生之后(由父系家長制演變而成,到周代逐漸完備),這是一個傳宗接代的大事;后者是關系到母子生命安危的大事。因此,在甲骨文卜辭中,婦產科的內容主要圍繞生育這一問題。
在甲骨文卜辭中,關于生育方面的字有:






檢閱《甲骨文字典》 [8],在當時的甲骨文卜辭中,除了產育內容之外,尚無與月經、帶下或其他婦產科雜病相關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