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2014版)
- 那彥群 孫光 葉章群 孫穎浩主編
- 12字
- 2021-12-10 18:12:23
前列腺增生及排尿功能障礙
10 良性前列腺增生診斷治療指南
第一節 概 述
一、定 義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礙最為常見的一種良性疾病 [1]。主要表現為組織學上的前列腺間質和腺體成分的增生、解剖學上的前列腺增大(Benign prostatic enlargement,BPE)、尿 動 力 學 上的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和以下尿路癥狀(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為主的臨床癥狀。
二、流 行 病 學
組織學上BPH 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最初通常發生在40歲以后 [2],到60歲時大于50%,80歲時高達83% [3]。與組織學表現相類似,隨著年齡的增長,排尿困難等癥狀也隨之增加。大約有50%組織學診斷BPH的男性有中度到重度LUTS [1]。有研究表明似乎亞洲人較美洲人更易于產生中-重度的BPH相關癥狀 [4]。
三、病 因 學
BPH的發生必須具備年齡的增長及有功能的睪丸兩個重要條件。國內學者調查了26名清朝太監老人,發現21人的前列腺已經完全不能觸及或明顯萎縮 [5]。但BPH發生的具體機制尚不明確,可能是由于上皮和間質細胞增殖和細胞凋亡的平衡性破壞引起。相關因素有:雄激素及其與雌激素的相互作用、前列腺間質—腺上皮細胞的相互作用、生長因子、炎癥細胞、神經遞質及遺傳因素等 [1]。
四、病 理
McNeal 將前列腺分為外周帶、中央帶、移行帶和尿道周圍腺體區。所有BPH結節發生于移行帶和尿道周圍腺體區 [1]。早期尿道周圍腺體區的結節完全為間質成分;而早期移行帶結節則主要表現為腺體組織的增生,并有間質細胞數量的相對減少。間質組織中的平滑肌也是構成前列腺的重要成分,這些平滑肌以及前列腺尿道周圍組織受腎上腺素能神經、膽堿能神經或其他酶類遞質神經支配,其中以腎上腺素能神經起主要作用。在前列腺和膀胱頸部有豐富的α受體,尤其是α 1受體 [6-7],激活這種腎上腺素能受體可以明顯提高前列腺尿道阻力。
前列腺的解剖包膜和下尿路癥狀密切相關。由于有該包膜的存在,增生的腺體受壓而向尿道和膀胱膨出從而加重尿路梗阻。前列腺增生后,增生的結節將腺體的其余部分壓迫形成“外科包膜”,兩者有明顯分界。增生部分經手術摘除后,遺留下受壓腺體,故術后直腸指診及影像學檢查仍可以探及前列腺腺體。
五、病理生理改變
BPH導致后尿道延長、受壓變形、狹窄和尿道阻力增加,引起膀胱高壓并出現相關排尿期癥狀。隨著膀胱壓力的增加,出現膀胱逼尿肌代償性肥厚、逼尿肌不穩定并引起相關儲尿期癥狀。如梗阻長期未能解除,逼尿肌則失去代償能力。繼發于BPH的上尿路改變,如腎積水及腎功能損害,其主要原因是膀胱內壓力升高。
六、臨床表現、診斷及治療
LUTS的臨床癥狀包括儲尿期癥狀、排尿期癥狀以及排尿后癥狀。儲尿期癥狀包括尿頻、尿急、尿失禁以及夜尿增多等;排尿期癥狀包括排尿躊躇、排尿困難以及間斷排尿等;排尿后癥狀包括排尿不盡,尿后滴瀝等。
引起LUTS的原因有很多,膀胱、膀胱頸、前列腺、尿道外括約肌以及尿道中的一個或多個部分出現結構性或功能性的異常都會引起LUTS,如BPH、膀胱過度活動癥(Over active bladd,OAB)、尿路感染、尿道狹窄等;控制下尿路的神經通路,包括中樞和外周神經系統的異常也會引起LUTS,如神經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礙等。另外,一些心血管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以及腎功能不全等也能引起LUTS。其中,BPH是中老年男性最常見的病因之一。
通常人們把老年男性的LUTS都歸因為前列腺疾病,特別是BPH。但是,目前認為BPH引起的LUTS只是所有老年男性LUTS的一部分,還應考慮膀胱其他疾?。ㄈ纾篛AB、逼尿肌功能低下、間質性膀胱炎),腎臟疾?。ㄈ纾耗I小管功能障礙)以及神經系統的疾?。ㄈ纾合虑鹉X功能障礙)。所以,需要泌尿外科醫生用整體的觀念來理解LUTS。另外,有LUTS的中老年男性還容易有性功能障礙,并且與LUTS的嚴重程度相關 [8]。東南亞的一項研究中,82%的LUTS男性患者存在性功能障礙 [9]。因此,有學者將與前列腺有關的LUTS、性功能障礙(Erectile dysfunction,ED)和慢性盆腔疼痛綜合征(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CPPS)統稱為下尿路功能障礙(Lower urinary tract dysfunction,LUTD)。
診斷BPH引起的LUTS需要根據癥狀、體格檢查尤其是直腸指診、影像學檢查、尿動力學檢查及內鏡檢查等綜合判斷。而對LUTS的治療除了對因治療以外,越來越多的泌尿外科醫生開始重視LUTS的對癥治療。針對LUTS的多病因特征,在治療上也應采用多樣化的綜合治療。對病因明確的LUTS,應盡可能采用對病因治療加對癥治療;對可知病因而無法治療的或者病因不明確的LUTS應采用對癥治療。目前,針對BPH引起的LUTS,治療上主要包括觀察等待、藥物治療及外科治療;治療目的是為減輕癥狀,改善生活質量,延緩疾病進展以及預防并發癥發生。
參考文獻
1.Rowhrborm CG,McConnell JD.Etiology,pathothysiology,epidemiology and natural history of bi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In:Campbell's Urology.Edited by PC Walsh,AB Retik,ED Vaughan,Jr.Philadelphia,PA:W.B.Saunders Company,2002.1297-1330
2.Berry MJ,Coffey DS,Walsh PC,Ewing LL.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with age.J Urol,1984,132:474-478
3.Gu FL;Xia TL;Kong XT.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frequency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and prostatic cancer in China.Urology,1994,44:688-691
4.Homma Y,Kawabe K,Tsukamoto T,et al.Epidemiologic survey of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in Asia and Australia using the 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nt Urol,1997,4:40-46
5.Wu JP,Gu FL.The prostate in eunuchs.Prog Clin Biol Res,1991,370:249-255
6.Kawabe K.Current status of reseach on prostate-selective α1-antagonists.Brit J Urol,1998,81(Suppl 1):48-50
7.Smith P,Rhodes NP,Ke Y,Foster CS.Modulating effect of estrogen and testerone on prostatic stromal cell phenotype differentiation induced by noradrenaline and doxazosin.Prostate,2000,44:111-117
8.Chapple CR,Roehrborn CG.A shifted paradigm for the further understanding,evaluation,and treatment of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in men:focus on the bladder.Eur Urol 2006 Apr;49(4):651-8
9.Terai A,Ichioka K,Matsui Y,Yoshimura K.Association of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with erectile dysfunction in Japanese men.Urology 2004;64: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