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章 再議黨人

大多數朝臣,尤其是士人出身的朝臣,天然親近黨人,他們不斷找機會為黨人說話,被劉宏遴選出的這九位清流派大臣也不例外。

能得到天子主動過問黨人的機會不容易,他們一個個都開始踴躍發言。

“所謂黨人不過是宦黨為了排除異己、打擊忠臣而羅織的名號而已,真正結黨的是宦官。”

“被誣為黨人的都是海內飽有名望的清正之士,就因為他們反對宦黨,就遭到宦黨誣陷,還請陛下明察!”

“黨人無一不心懷正義,可謂國家朝廷難得之人才,如今被禁錮終身,前途盡毀,其實是國家和朝廷的損失。”

……

這些人說來說去,就是一個意思,黨人都是忠臣名士、國家棟梁,宦黨才是禍國殃民之輩,朝廷應該寬宥赦免黨人,并清除宦黨。

劉宏耐心地聽完所有人的發言,表情一直平靜無波。

所謂屁股決定腦袋,位置決定立場,這些大臣的態度,劉宏是有所預料,也能理解的,可是他心里依然免不了失望。

眼前這九位大臣,還是他從所有朝臣中精挑細選出來,相對中立且擁護皇權的,連他們都是這種態度,可見其他人是什么情況。

劉宏更加堅定了要打壓黨人的想法,不過還得緩緩圖之。

現在能做的就是盡可能扭轉眼前這些擁皇派對黨人的固有印象。

這些心向皇權的清流派大臣如果能緊跟他的步伐,對劉宏掌控朝堂局勢有著至關重要的好處。

“卿等的意思朕已然知曉,現在朕談談朕對黨人的看法。”

劉宏一句話將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過來。

“宦黨也好,士黨也罷,歸根結底就在一個‘黨’字上。

不論諸卿是否認可,黨人已經有了事實上的結黨之舉,朝野盛傳的‘三君’‘八俊’‘八顧’等名號即是明證。

如今的朝廷運轉不靈,亂象頻出,正是多年的黨爭所造成的。

依朕看,士黨與宦黨雖然立場不同,行為不同,可是對我大漢社稷的危害卻是一致的,甚至士黨的危害更勝一籌。”

劉宏雙手下壓,制止了幾人想要辯解的舉動。

“不要以為朕是受人蠱惑,信口胡言,朕雖然終日困守深宮,卻非耳目閉塞之人。

宦黨與士黨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貪。

宦黨貪財貪利,士黨貪名貪權。

貪財貪利者攬權亂政,其固然可惡,而貪名貪權者更是可恨,他們以名望顯世,廣納門生黨羽,一旦為禍,輕者結黨爭權、朝廷動蕩,重則權霸朝綱、危及社稷。

前有王莽,后有梁冀、竇武,皆是此類典型。”

“這——”

眾臣面面相覷,他們都沒想到天子竟然說出這樣的一番話來,雖然不想承認,卻知道劉宏的話有些道理,甚至是直指本質。

可是,他們的士人出身及一直以來的固有觀念,還是讓他們不自覺地對這樣的論調產生著抵制情緒。

司空陳耽一向剛直,他忍不住反駁道:

“臣以為陛下所言有失偏頗。

自孝順帝朝以來,宦官就蒙蔽天子,結黨為禍,橫行不法,致使忠臣報國無門,朝廷烏煙瘴氣。

這才有清流名士奮起,與宦黨相抗,其目的不過是為了驅除奸佞,肅清朝綱而已。

而故竇大將軍以經學著世,德高望重,輔政有功,且以身殉國,怎能與王莽這等亂臣賊子相提并論?”

“是么?”劉宏語氣淡然,“眾卿是不是也認為,朕就應閉目塞聽、垂拱而治,做個泥偶天子,將這大漢天下交于諸位所言的德望名士總攬,方是明君之所為?”

一言而出,眾臣冷汗津津,雖然不少士人心中還真是這想法,可也不能給挑破明說,尤其是出自天子之口。

他們齊齊伏身解釋:“陛下,臣等——”

不待他們說完,劉宏就截斷話頭:

“此前,朕寫了一首詩,司空不妨看看。”

劉宏說著,從案上拿起一頁帛書,甩給陳耽。

陳耽起身,順勢拂去額前的細汗,然后疑惑地拿起帛書,打開一看,只見上面寫著:

“周公恐懼流言日,

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

一生真偽復誰知?”

陳耽一時沉吟不語。

“諸卿不妨都看看。”劉宏又道。

其余人早就好奇不已,聽劉宏這么說,當即湊了過去,拿起帛書依次傳閱。

待所有人都看完后,劉宏道:

“朕知諸卿都痛恨宦黨之作為,進而同情同樣想要鏟除宦黨的竇武,以為竇武與卿等志同道合。

卿等出于公心,竇武亦如此么?

朕看不見得。

昔日先帝在時,竇武謙恭廉潔,納士養望,博得‘三君’之名。

待先帝駕崩,竇武原形畢露,他欺朕年幼,開始專權攬政,自領大將軍不說,一日間竟將其兄弟子侄五人封侯,權傾朝野,可見其當初所為不過是沽名釣譽、虛偽養望而已;

更別提之后竇武借翦除宦黨之名,煽動太學生,節制禁軍,妄圖兵諫之事。

其如此狂悖放肆,豈是忠臣之所為?

其欲調兵行險之時,將朕置于何地?

可有想過刀兵之間,朕亦有傾覆之危?

還是說其本就有將朕與宦官一網打盡之心?

此可是先賢周公之所為?

若當初竇武果真成事,焉知其不會如梁冀般欺君罔上,禍亂朝綱?

又焉知其不會如王莽般廢朕自立,改朝換代?

其逼得朕不得不托庇于宦官而自保之時,汝等可想過其是何居心?”

面對劉宏連續的詰問,眾臣只能默然無語。

即使他們心中依然持保留意見,卻沒人敢多說一句。

雖然劉宏的話是基于假設,有些耍無賴,可是王莽、梁冀在前,誰也不能說竇武就沒有同樣的可能性。

因為從天子的角度來看,竇武作為權臣的黑點是洗不掉的,只能說任何皇帝都不太會容忍權臣的存在。

天子作為親身經歷者,更是親自下旨誅殺了竇武,又怎能推翻自己先前的決斷,為竇武平反?

劉宏才不管這些人怎么想,他否定竇武除了表達作為皇帝的立場之外,也是為了給黨人定性。

竇武身為黨人“三君”之一,是當之無愧的黨人領袖,如果他的清忠之名站不住腳,那黨人還用說嗎?

劉宏當然也清楚,歷經兩次重大的黨錮之禍,被殺、流放、禁錮的士人中,不乏被冤枉和誣陷者。

可劉宏絕不會因此而給黨人翻案,最多以后逐漸解除對無辜者的禁錮。

黨錮事件發生的原因是什么,劉宏可清楚的很,絕不僅僅是宦黨與士人之間的朝堂之爭。

無論是前朝桓帝還是原主靈帝,都支持宦黨,同意禁錮黨人,為何?

是因為他們都是昏君,都被宦官蠱惑了嗎?

不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州县| 津市市| 大同县| 保德县| 西宁市| 临高县| 桐城市| 西和县| 巨野县| 内江市| 富民县| 伊金霍洛旗| 涟源市| 梁山县| 岑溪市| 高台县| 松原市| 禄劝| 太仓市| 巴彦淖尔市| 邹平县| 西林县| 三亚市| 浠水县| 德钦县| 尖扎县| 武威市| 商南县| 临洮县| 黑龙江省| 黔南| 宁津县| 临沧市| 拜泉县| 察隅县| 崇义县| 南和县| 汕尾市| 循化| 皮山县| 怀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