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草原征服者(這就是中國歷史)
- 何孝榮主編
- 1712字
- 2021-12-30 14:16:51
成吉思汗的繼承者
成吉思汗去世后,汗位繼承就成了一個大問題。按照蒙古的傳統,大汗在生前不立太子,大汗去世了,由誰繼承汗位要等到諸王大臣一起開會討論后才能決定,這樣的制度也叫忽里勒臺(“聚會”“會議”的意思)。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后,在斡難河源頭舉行了忽里勒臺大會,他就是在這次大會上受到眾人推舉,登上汗位的。

窩闊臺
成吉思汗有八個兒子,四個嫡子術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是同母所生,其中術赤和察合臺素來關系不好。成吉思汗西征前夕,在孛兒帖皇后去世后執掌后宮的也遂皇后請求在四個嫡子中指定一個繼承人,這時大兒子術赤和二兒子察合臺之間發生了爭執,于是察合臺請求讓敦厚的三兒子窩闊臺做嗣君,成吉思汗采納了他的意見,窩闊臺成為汗位繼承人。
知識鏈接
蒙古三次西征
蒙古帝國曾在1219年到1260年間進行過三次大規模的西征。第一次是成吉思汗率軍與花剌子模國進行的一場戰爭;第二次是窩闊臺汗派遣諸王率軍征服伏爾加河以西各國的戰爭;第三次是蒙哥汗派他的弟弟旭烈兀率領10萬大軍攻打波斯的戰爭。經過三次西征,蒙古帝國的鐵蹄幾乎踏遍歐亞大陸。
另外,蒙古有所謂“幼子守產”的習俗,因為拖雷是最小的兒子,就把蒙古本土之地封給拖雷。成吉思汗死后,拖雷作為幼子監國。1229年,拖雷召集蒙古諸王和大臣們舉行忽里勒臺大會,商議推舉大汗。成吉思汗生前曾指定窩闊臺為繼承人,但很多宗王都屬意拖雷繼承汗位,而拖雷也對汗位躍躍欲試,這場大會陷入了“持久戰”。
察合臺和窩闊臺是一派,他極力擁護窩闊臺即位。后來,在耶律楚材的周旋之下,拖雷為了避免一場宮廷內訌,最終放棄了汗位爭奪戰。于是,窩闊臺繼承了大汗之位。

窩闊臺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繼承汗位后,他領導大蒙古國攻滅了金朝,并且發動了第二次西征,征服了俄羅斯、波蘭、匈牙利等歐洲國家。1241年,窩闊臺因為飲酒過度去世。他的皇后乃馬真氏脫列哥那,是個很有手段的人,她想方設法獲得了察合臺等宗親的支持,執掌了國政。攝政的乃馬真皇后,為了收買人心,大行賞賜,希望能獲得宗親貴族的支持,她通過這種方法專擅朝政達五年之久。這期間,成吉思汗幼弟鐵木哥斡赤斤覬覦汗位,乃馬真皇后才想起讓先帝的長子貴由即位,這樣才名正言順,于是她召集諸王、大臣舉行大會,確定貴由的汗位繼承權。1246年貴由終于登上了大汗之位,曾經夢想當上大汗的斡赤斤則被處死。

蒙哥
然而貴由的統治十分短暫,不久他就死去了。貴由死后,一度由他的妻子海迷失皇后攝政。1251年蒙古各部召開忽里勒臺大會,拖雷的長子蒙哥被擁立為大汗。史書上稱蒙哥“剛明雄毅,沉斷而寡言,不樂燕飲,不好侈靡”。
成吉思汗、窩闊臺、貴由、蒙哥的統治時期,就是大蒙古國的前四汗時期。
除了大汗之外,成吉思汗的其他子孫也各有封地,由他們的封地發展出了四大汗國,也就是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和伊利汗國。
欽察汗國,也叫金帳汗國,是成吉思汗長子術赤的封地。欽察汗國位于蒙古帝國的西北部,領土包括今天的咸海和里海北部,以及俄羅斯和東歐部分地區。
察合臺是成吉思汗的次子,最初被封在畏兀兒(今天中國新疆東部一帶)以西的草原地帶。大蒙古國有宗王率兵鎮守邊疆地區的制度。成吉思汗西征結束之后,察合臺就受命留在西域,鎮守新疆西部和中亞部分地區。察合臺鎮守之地和他的封地漸漸連接在一起,就發展成了后來的察合臺汗國。察合臺汗國最盛時,領土東至新疆的羅布泊、吐魯番,西達中亞的阿姆河,北到新疆的塔爾巴哈臺山,南到阿富汗的興都庫什山。

成吉思汗分封宗親貴戚的時候,窩闊臺也得到了一部分土地和軍隊,主要在現在的新疆一帶。窩闊臺繼承大汗之位后,原有的封地就成了他的長子貴由的領地,窩闊臺后裔的封地逐漸形成窩闊臺汗國,窩闊臺汗國的疆域包括原來乃蠻部落的廣闊土地和西遼的部分領土,也就是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湖以東地區。
拖雷的兒子旭烈兀曾受命西征波斯,后來蒙古國內發生阿里不哥之亂,旭烈兀就留駐當地,建立起國家,也就是伊利汗國。伊利汗國最盛的時候,領土東起阿姆河和印度河,毗鄰察合臺汗國和印度,西至地中海,占有小亞細亞半島的大部分,北到高加索山,南瀕波斯灣和阿拉伯海。
四大汗國的可汗都奉蒙古大汗為宗主,四大汗國的建立把大蒙古國的影響擴大到了亞洲和歐洲的一大片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