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羊肚菌概述

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又稱羊肚菜、羊肚蘑、陽雀菌、蜂窩蘑等,因菌蓋部分凹凸成蜂窩狀,酷似翻開的羊肚(胃)而得名。它屬于子囊菌亞門、盤菌綱、盤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屬,是世界上珍貴的稀有食用菌之一。對羊肚菌的研究也有很長的歷史,據記載,法國是最早進行人工馴化栽培羊肚菌的國家,1980年美國人Ronald.ower首次實現實驗室栽培成功。四川是我國最早嘗試羊肚菌大田栽培的地區;朱斗錫先生獲得首個中國羊肚菌專利;譚方河先生確定了營養袋的重要價值,營養袋栽培成為大田栽培羊肚菌成功的核心技術。羊肚菌栽培中,營養袋的添加,發菌過程中地膜的使用,催菇后小拱棚的搭建,都使羊肚菌穩產獲得了保證。羊肚菌屬低溫、高濕性真菌,喜陰,生長所需的土壤環境和植被類型多樣,一般在春夏之交出菇,在我國主要分布在河南,吉林、河北、遼寧、甘肅、青海、西藏、新疆、陜西、山西、江蘇、四川、云南等地區。它香味獨特,營養豐富,過去作為敬獻皇帝的滋補貢品,如今已成為出口歐美的高級食品,常以高檔食材出現在宴席上,被認為是身份和品位的象征。羊肚菌種植只有播種、扣營養袋、澆催菇水、采菇幾個步驟,在民間流傳“地里挖個洞,播上一點種,一二三四五,鈔票就到手”,其含意是栽培羊肚菌成本低、方法簡單、見效快。但不要以為它是“懶莊稼”,就粗心大意,一定要精心管理,否則會出菇少或不出菇,甚至血本無歸。以冷棚為例,每畝(1畝≈667m2)成本約1萬元(主要是土地、大棚遮陽網等基礎設施、菌種和營養袋以及生產管理和采收人工等費用),畝產鮮菇300kg,畝產值約3萬元(鮮菇按每千克100元計算),投入與產出比1∶3,羊肚菌栽培是脫貧致富的一個新的項目(圖1-1)。

圖1-1 羊肚菌冷棚種植(羅金洲 提供)

一、形態特征

羊肚菌菌絲體白色,有分隔,多核,無鎖狀聯合,異宗結合,常產生菌核。子實體較小或中等,6~14.5cm,菌蓋不規則圓形或長圓形,長4~6cm,寬4~6cm。表面形成許多凹坑,似羊肚狀,淡黃褐色。柄白色,長5~7cm,直徑2~2.5cm,有淺縱溝,基部稍膨大(圖1-2、圖1-3)。

圖1-2 外觀(羅金洲 提供)

圖1-3 內部

二、生長發育條件

羊肚菌的生長發育,需要合適的土壤和環境條件。生產中應根據羊肚菌不同生育階段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合理協調各個影響因素,實現羊肚菌高產、穩產。

1.土壤

土壤是羊肚菌菌絲生長和子實體繁育的根基,土壤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羊肚菌的產量。羊肚菌在黏土、沙土及壤土中均能生長,通常選擇土壤黏度低、透水性好、酸堿度為6.5~8.0的中性或弱堿性土質,它對土壤有機質含量要求不高,但對P、K等礦質養分和微量元素有一定的要求(圖1-4、圖1-5)。

圖1-4 黏土中生長的羊肚菌(羅金洲 提供)

圖1-5 沙土中生長的羊肚菌 (羅金洲 提供)

2.溫度

羊肚菌屬低溫型菌類,菌絲在3~25℃下均能生長,一般要求地表溫度在12~20℃,土壤層溫度在8~18℃,最適宜溫度15~18℃,低于0℃或高于28℃菌絲生長停止甚至死亡。孢子散發適宜溫度15~18℃,萌發適宜溫度18~22℃。子實體在5~18℃內均能生長,最適宜溫度12~16℃。若晝夜溫差大,可促進子實體的形成,但低于或高于5~18℃的溫度范圍不利于子實體的正常發育。溫度過高,子實體肉薄、柄長、帽短小、色黃、商品價值低;溫度過低,子實體生長緩慢、肉厚、色黑??刂坪驼莆者m宜的溫度是提高羊肚菌產量質量的關鍵(圖1-6)。

圖1-6 羊肚菌子實體生長受溫度的影響(羅金洲 提供)

3.濕度

菌絲生長階段要求培養室的空氣相對濕度為40%~50%,空氣相對濕度大了,雜菌容易繁殖。子實體形成階段,空氣相對濕度應為85%~95%。子實體形成階段濕度要適宜,過低易造成子實體干縮,過高則因蒸騰作用受阻影響營養物質向子實體的傳遞速度。

羊肚菌適宜在土質濕潤的環境中生長,土壤含水量以22%~25%為宜(如土壤含水量23%,是指500g干燥土壤中,含水分115g),子實體生長適宜空氣相對濕度85%~95%,從播種到收獲一直保持土壤表面的濕潤子實體才能正常生長。

4.光照

羊肚菌營養生長階段不需要光線,菌絲在暗處或微光條件下生長很快,人工種植選擇遮光率85%~90%的遮陽網覆蓋。孢子粉的產生時間與數量和光照強度有很大關系,一般情況下,光線越暗,孢子粉產生的時間越早、厚度越厚。光線對子實體的形成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特別是對子實體發育階段起著重要作用。羊肚菌子實體有向光性,往往是朝光線方向彎曲生長(圖1-7、圖1-8)。若覆蓋物過厚,或全天太陽直射都不適宜子實體生長。

圖1-7 向光性實例圖(羅金洲 提供)

圖1-8 向光性示意圖

5.空氣

羊肚菌菌絲生長階段對空氣無明顯反應;而子實體的生長發育階段對空氣較敏感,在通風不良處很少發生。若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超過0.3%時,子實體會出現生長無力、體形瘦小畸形,或無菌帽乃至腐爛。在暗處及過厚的落葉層中,羊肚菌很少出菇,或出菇質量也較差,足夠的氧氣對羊肚菌的正常生長發育是必不可少的。特別要注意北方寒冷干燥地區用塑料薄膜覆蓋的大棚栽培,一定要保證空氣流通,防止悶氣或閉氣影響正常出菇。

6.酸堿度

栽培羊肚菌培養基和土壤的pH值應掌握在6.5~8.5范圍內,若pH下降到5.0以下或高于9.0都不利于羊肚菌的菌絲生長和子實體生長。

三、生活史

羊肚菌子實體成熟后,彈射出以億計算的微小孢子,隨風飄落,在溫濕度適宜的環境條件下,萌發成初生單核菌絲,通過核配形成次生雙核菌絲。雙核菌絲在土壤中,發育形成許多菌核,在溫度濕度適宜時,形成原基和子實體。這就是羊肚菌的生長發育過程。羊肚菌的生活史如下:子實體彈射出孢子—初生菌絲(單核菌絲)—次生菌絲(雙核菌絲)—菌核—子實體。人工種植時,必須按照它的生長過程,滿足各階段生理特性的要求,才能取得成功。菌核(貯備營養,抵抗不良環境)是一種無性的細胞團,像金黃色的礦渣或小核桃,這是一種貯藏營養的器官和休眠體,可以使羊肚菌適應惡劣的環境條件。菌核干枯后可重新吸水,細胞受潮膨脹時,菌核即恢復生活,長出子實體或萌發出新的菌絲。羊肚菌生活史見圖1-9。

圖1-9 羊肚菌生活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信丰县| 阿拉善右旗| 青神县| 屯昌县| 教育| 永康市| 邻水| 临漳县| 凤阳县| 汉川市| 清原| 陇西县| 诸城市| 龙海市| 右玉县| 乌拉特前旗| 西平县| 石楼县| 宣武区| 秀山| 磴口县| 夹江县| 青海省| 天门市| 汝阳县| 江津市| 宁乡县| 宝清县| 靖州| 东光县| 图们市| 东海县| 梧州市| 无极县| 理塘县| 青浦区| 临沭县| 朔州市| 专栏| 香河县| 来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