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鄉村獸醫手冊(第二版)
- 左之才 王成 李春主編
- 8539字
- 2021-12-23 11:34:16
第五章
疫苗免疫
疫苗免疫是給動物接種疫苗,使動物機體自身產生或被動獲得對某一病原微生物特異性抵抗力的一種手段。通過免疫接種,可使動物產生或獲得針對某種疫病的特異性抵抗力,預防疫病的發生,保護人、畜健康,促進畜牧業生產健康發展。
第一節 疫苗基礎知識
一、疫苗的概念
凡是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微生物(包括寄生蟲),經繁殖和處理后制成的制品,用以接種動物能產生相應的免疫力,能預防疾病的一類生物制劑,均稱為疫苗。
二、疫苗的作用
疫苗的作用就是接種動物后可使動物獲得針對某種傳染病特異抵抗力,防止動物感染和發病。
在動物傳染病防治中,用疫苗免疫動物是提高動物機體免疫力,預防動物疫病發生和流行的關鍵措施。好的疫苗免疫保護率可達95%以上,當然疫苗保護率還受免疫時機、動物健康狀況、免疫方法、免疫劑量和免疫程序等因素的影響。做好免疫的同時,搞好飼養管理和隔離消毒等綜合防控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疫苗的種類與特點
由細菌、病毒、立克次氏體、螺旋體、支原體等完整微生物制成的疫苗,稱為常規疫苗。常規疫苗按其病原微生物性質分為活疫苗、滅活疫苗、類毒素。
利用分子生物學、生物工程學、免疫化學等技術研制的疫苗,稱為新型疫苗,主要有亞單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合成肽疫苗、核酸疫苗等。
(一)活疫苗
活疫苗即弱毒疫苗,是指用通過人工誘變獲得的弱毒株,或者是自然減弱的天然弱毒株(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或者是異源弱毒株所制成的疫苗。活疫苗需要低溫保存,為延長保存期,常采用凍干保存,因此又稱凍干疫苗。弱毒疫苗的毒力已經不能引起動物發病,但仍然保持著原有的免疫原性,并能在體內繁殖。因此,可用較少的免疫劑量誘導動物產生較強的免疫力,具有免疫期長、不影響動物產品品質等優點,但也存在有可能散毒、貯存和運輸要求條件較高等缺點。
目前,我國用于預防重大動物疫病的活疫苗有豬瘟疫苗、新城疫疫苗、炭疽疫苗、布魯氏菌病疫苗等弱毒疫苗。
(二)滅活疫苗
滅活疫苗是選用免疫原性良好的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經人工培養后,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將其殺死(滅活),使其傳染因子被破壞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所制成的疫苗,這種疫苗又稱為死疫苗,其優點是研制、生產方便,使用安全,易于保存、運輸;缺點是接種劑量較大。滅活疫苗由于所用佐劑不同,有不溶性鋁鹽膠體佐劑(氫氧化鋁膠、明礬等)、油水乳佐劑、蜂膠佐劑等不同劑型滅活苗。
目前,我國用于預防重大動物疫病的滅活疫苗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口蹄疫疫苗、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苗等滅活疫苗。
(三)類毒素
將細菌在生長繁殖中產生的外毒素,用適當濃度(0.3%~0.4%)的甲醛溶液處理后,其毒性消失而仍保留其免疫原性,稱為類毒素。類毒素經過鹽析并加入適量的磷酸鋁或氫氧化鋁膠等,即為吸附精制類毒素,注入動物機體后吸收較慢,可較久地刺激機體產生高滴度抗體以增強免疫效果。如破傷風類毒素,注射1次,免疫期1年,第二年再注射1次,免疫期可達4年。
(四)新型疫苗
目前在預防動物疫病中,已廣泛使用的新型疫苗主要有:
(1)基因工程亞單位疫苗,如仔豬大腸埃希氏菌病K88、K99雙價基因工程疫苗,仔豬大腸埃希氏菌病K88、LTB雙價基因工程疫苗。
(2)基因工程基因缺失疫苗,如豬偽狂犬病病毒TK/gG雙基因缺失活疫苗、豬偽狂犬病病毒gG基因缺失滅活疫苗。
(3)基因工程基因重組活載體疫苗,如禽流感重組雞痘病毒載體活疫苗;禽流感-新城疫重組二聯活疫苗。
(4)合成肽疫苗,如豬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
四、疫苗的有效期、失效期、批準文號
(一)有效期
疫苗的有效期是指在規定的貯藏條件下能夠保持質量的期限。疫苗的有效期按年月順序標注:①年份——四位數;②月份——兩位數;③計算——從疫苗的生產日期(生產批號)算起。如某批疫苗的生產批號是20090528,有效期1年,即該批疫苗的有效期到2010年5月28日止。如具體標明有效期到2010年5月,表示該批疫苗在2010年5月31日之前有效。
(二)失效期
疫苗的失效期是指疫苗超過安全有效范圍的日期。如標明失效期為2009年11月10日,表示該批疫苗可使用到2009年11月9日,即11月10日起失效。
疫苗的有效期和失效期雖然在表示方法上有些不同,計算上有差別,但任何疫苗超過有效期或達到失效期者,均不能再銷售和使用。
(三)批準文號
疫苗批準文號的編制格式為:疫苗類別名稱+年號+企業所在地省份(自治區、直轄市)序號+企業序號+疫苗品種編號。

五、疫苗的貯藏與運輸
(一)疫苗的貯藏
1.貯藏設備和溫度
根據不同疫苗品種的儲藏要求,設置相應的貯藏設備,如低溫冰柜、電冰箱、液氮罐、冷藏柜等,按不同疫苗的貯藏溫度進行貯藏。
①凍干活疫苗:一般要求在-15℃條件下貯藏,溫度越低,保存時間越長。如豬瘟活疫苗、雞新城疫活疫苗等。
②滅活疫苗:一般要求在2~8℃條件下貯藏,不能低于0℃,更不能凍結,如口蹄疫滅活疫苗、禽流感滅活疫苗等。
③細胞結合型疫苗:如馬立克氏病血清Ⅰ、Ⅱ型疫苗等必須在液氮中(-196℃)貯藏。
避光,防止潮濕。所有疫苗都應貯藏于冷暗、干燥處,避免光照直射和防止受潮。
2.分類存放
按疫苗的品種和有效期分類存放,并標以明顯標志,以免混亂而造成差錯。在貯藏過程中,應保證疫苗的內、外包裝完整無損。防止內、外包裝破損,避免無法辨認其名稱、有效期等。超過有效期的疫苗,必須及時清除并銷毀。
3.建立疫苗管理臺賬
詳細記錄出入疫苗品種、批準文號、生產批號、規格、生產廠家、有效日期、數量等。應根據說明書要求存放在相應的設備中。
(二)疫苗的運輸
運輸疫苗時,要妥善包裝,防止運輸過程中發生損壞,同時采取保溫措施。
1.凍干活疫苗
應冷藏運輸。如果量小,可將疫苗裝入保溫瓶或保溫箱內,再放入適量冰塊進行包裝運輸;如果量大,應用冷藏運輸車運輸。
2.滅活疫苗
宜在2~8℃的溫度下運輸。夏季運輸要采取降溫措施,冬季運輸要采取防凍措施,避免凍結。運輸過程中,要隨時檢查溫度,盡快運達目的地。
3.細胞結合型疫苗
如雞馬立克氏病血清Ⅰ、Ⅱ型疫苗,必須用液氮罐冷凍運輸。
第二節 免疫接種
一、免疫接種的類型
(一)預防接種
指在經常發生某類傳染病的地區,或有某類傳染病潛在的地區,或受到鄰近地區某類傳染病威脅的地區,為了預防這類傳染病發生和流行,平時有組織、有計劃地給健康動物進行的免疫接種。
(二)緊急接種
指在發生動物疫病時,為了迅速控制和撲滅疫病的流行,而對疫區和受威脅區尚未發病的動物進行的免疫接種。緊急接種應先從安全地區開始,逐頭(只)接種,以形成一個免疫隔離帶,然后再到受威脅區,最后再到疫區對假定健康動物進行接種。
(三)臨時接種
指在引進或運出動物時,為了避免在運輸途中或到達目的地后發生動物疫病而進行的預防免疫接種。臨時接種應根據運輸途中和目的地疫病流行情況進行免疫接種。
二、免疫接種的方法
為保證動物在接種疫苗后產生預期的免疫效果,應在使用疫苗時,掌握疫苗的正確接種方法。動物免疫接種的途徑和方法比較多,每種疫苗都有其特定免疫程序和最佳接種途徑。
疫苗免疫接種方法的選擇,應根據疫苗的種類、畜禽的規模、飼養管理狀況、防疫條件,同時要考慮使用時操作方便、經濟,又能保證免疫效果來選用。現將常用的動物疫苗免疫接種方法介紹如下。
(一)家畜的免疫接種方法
家畜的疫苗免疫接種方法主要有肌內注射、皮下注射、皮內注射、靜脈注射、穴位注射和氣霧免疫等方法。
1.肌內注射免疫
(1)適用范圍 豬、牛、馬、羊、犬、兔等。
(2)注射部位選擇 應選擇肌肉豐滿、血管少、遠離神經干的部位。大家畜(馬、牛、駱駝等)宜在臀部或頸部;豬宜在耳后、臀部、頸部;羊、犬、兔宜在頸部。
(3)保定動物 按前述內容選擇適當的保定方法保定好動物。
(4)注射部位消毒 注射部位按前述方法消毒。注射后,用消毒干棉球按住注射部,將針頭拔出,最后涂以5%碘酊消毒。
(5)注射 對中、小家畜可左手固定注射部位皮膚,右手持注射器垂直刺入肌肉后,改用左手挾住注射器和針頭尾部,右手回抽一下針芯,如無回血,即可慢慢注入藥液。要根據注射劑量,選擇大小適宜的注射器。禁止打“飛針”。對大家畜,為防止損壞注射器或折斷針頭,可用分解動作進行注射,即把注射針頭取下,以右手拇指、食指緊持針尾,中指標定刺入深度,對準注射部位用腕力將針頭垂直刺入肌肉,然后接上注射器,回抽針芯,如無回血,隨即注入藥液。給家畜注射,每次注射均必須更換一個針頭;給農村散養家禽注射,每注射一戶必須更換一個針頭;給規模飼養場家禽注射,每注射100只更換一個針頭。
2.皮下注射免疫
(1)適用范圍 牛、馬等大家畜。
(2)注射部位選擇 宜在頸側中1/3部位,選擇皮薄、被毛少、皮膚松弛、皮下血管少的地方。
(3)保定動物 按前述內容選擇適當的保定方法保定好動物。
(4)注射部位消毒 用2%~5%碘酊棉球由內向外螺旋式消毒接種部位,最后用擠干的75%酒精棉球脫碘。接種活疫苗時不能用碘酊消毒接種部位,應用75%酒精消毒,待干后再接種。
(5)注射 左手食指與拇指將皮膚提起呈三角形,右手持注射器,沿三角形基部刺入皮下約2cm;左手放開皮膚(如果針頭刺入皮下,則可較自由地撥動),回抽針芯,如無回血,然后再推動注射器活塞將疫苗徐徐注入。
(6)注射完消毒 注射后,用消毒干棉球按住注射部,將針頭拔出,最后涂以5%碘酊消毒。
3.皮內注射免疫
(1)適用范圍 適用于牛、羊、豬等。
(2)注射部位選擇 皮內注射部位,宜選擇皮膚致密、被毛少的部位。馬、牛宜在頸側、尾根、肩胛中央,豬宜在耳根后,羊宜在頸側或尾根部,雞宜在肉髯部位。
(3)保定動物 按前述內容選擇適當的保定方法保定好動物。
(4)消毒注射部位 按前述方法進行注射部位消毒;注射完畢,拔出針頭,用消毒干棉球輕壓針孔,以避免藥液外溢,最后涂以5%碘酊消毒。
(5)注射 用左手將皮膚挾起一皺褶或以左手繃緊固定皮膚,右手持注射器,將針頭在皺褶上或皮膚上斜著使針頭幾乎于皮面平行地輕輕刺入皮內約0.5cm,放松左手;左手在針頭和針筒交接處固定針頭,右手持注射器,徐徐注入藥液。如針頭確在皮內,則注射時感覺有較大的阻力,同時注射處形成一個圓丘,突起于皮膚表面。
4.靜脈注射免疫
(1)適用范圍 馬、牛、羊、豬、犬等。
(2)注射部位選擇 馬、牛、羊在頸靜脈,豬在耳靜脈或前腔靜脈,犬在跖背外側靜脈或前臂內側皮下靜脈。
(3)疫苗注射 保定動物,局部剪毛消毒后,看清靜脈,用左手指按壓注射部位稍下后方,使靜脈顯露,右手持注射器或注射針頭,迅速準確刺入血管,見有血液流出時,放開左手,將針頭順著血管向里略微送深入,固定好針頭,連接注射器或輸液管,檢查有回血后,緩慢注入免疫血清。注射完畢后,拿消毒干棉球緊壓針孔,右手迅速拔出針頭。為防止血腫,繼續緊壓針孔局部片刻,最后涂布5%碘酊消毒。
5.穴位注射免疫
(1)適用范圍 豬。
(2)注射部位選擇及疫苗注射
①后海穴:位于肛門和尾根之間的凹陷處。保定豬只,將尾巴向上提起,局部消毒后,手持注射器于后海穴向前上方進針,刺入0.5~4cm(依豬只大小、肥瘦掌握進針深度),注入疫苗,拔出針頭。
②風池穴:位于寰枕椎前緣直上部的凹陷中,左右各一穴。保定豬只,局部剪毛、消毒后,手持注射器垂直刺入1~1.5cm(依豬只大小、肥瘦掌握進針深度),注入疫苗,拔出針頭。
6.氣霧免疫接種
(1)適用范圍 羊。
(2)配制疫苗 根據羊只數量計算疫苗和稀釋液用量,疫苗用量=免疫劑量×畜禽舍容積×1000/免疫時間×常數×疫苗濃度常數(為3~6)(羊每分鐘吸入的空氣量約為3100~6000ml,故以3~6作為羊氣霧免疫的常數),根據計算結果配制疫苗。
(3)免疫接種 將動物趕入畜舍,關閉門窗,操作者把噴頭由門窗縫伸入室內,使噴頭與動物頭部同高,向室內四面均勻噴霧。噴霧完畢后,動物在圈內停留20~30分鐘即可放出。
(二)家禽的免疫接種方法
家禽的疫苗免疫接種方法主要有肌內注射、皮下注射、點眼、滴鼻免疫、刺種免疫、飲水免疫、氣霧免疫等方法。
1.肌內注射免疫
(1)適用范圍 各種年齡禽,特別適用于成年禽。
(2)注射部位選擇 胸肌或腿肌。
(3)注射 注射器與胸骨成平行方向,針頭與胸肌成30°~45°角,在胸部中1/3處向背部方向刺入胸部肌肉。也可于腿部肌內注射,以大腿無血管處為佳。
(4)注意事項
①針頭與胸肌的角度不要超過45°角,以免刺入胸腔,傷及內臟。
②注射時速度不要圖快,以免疫苗流出體外。
2.皮下注射免疫
(1)適用范圍 各種年齡禽,特別適用于幼禽。
(2)注射部位選擇 在頸背部下1/3處,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頸中線的皮膚并向上提起,使其形成一囊。
(3)注射 針頭從頸部下三分之一處,針孔向下與皮膚呈45°角從前向后方向刺入皮下0.5~1厘米,推動注射器活塞,緩緩注入疫苗注射完后,快速拔出針頭。
(4)注意事項
①捏皮膚時,一定要捏住皮膚,而不能只捏住羽毛。
②確保針頭刺入皮下,避免把疫苗注射到體外。
③注射時不可速度過快,否則易把疫苗注到體外。
3.點眼、滴鼻免疫
(1)適用范圍 各年齡段禽,特別適用于幼禽。
(2)免疫部位選擇 禽眼結膜囊內、鼻孔內。
(3)點眼、滴鼻
①準備疫苗滴瓶:將已充分溶解稀釋的疫苗滴瓶裝上滴頭,將瓶倒置,滴頭向下拿在手中,或用點眼滴管吸取疫苗,握于手中并控制好膠頭。
②保定動物:左手握住幼禽,食指和拇指固定住幼禽頭部,左手握住幼禽,食指和拇指固定住幼禽頭部,幼禽眼或一側鼻孔向上。
③滴疫苗:滴頭與眼或鼻保持1cm左右距離,輕捏滴管,滴1~2滴疫苗于雞眼或鼻中,稍等片刻,待疫苗完全吸收后再放開雞。
4.刺種免疫
(1)適用范圍 各種年齡禽。
(2)接種部位選擇 禽翅膀內側三角區無血管處。
(3)免疫刺種 左手抓住雞的一只翅膀,右手持刺種針插入疫苗瓶中,蘸取稀釋的疫苗液,在翅膀內側無血管處刺針。拔出刺種針,稍停片刻,待疫苗被吸收后,將禽輕輕放開。再將刺針插入疫苗瓶中,蘸取疫苗,準備下次刺種。翼膜刺種多用于雞痘和禽腦脊髓炎疫苗。
5.飲水免疫
(1)適用范圍 各種年齡禽。
(2)準備免疫 雞群停止供水1~4h,一般當70%~80%的雞找水喝時,可進行飲水免疫。
(3)稀釋疫苗 飲水免疫時,飲水量為平時日耗水量的40%,使疫苗溶液能在1~1.5h內飲完。一般4周齡以內的雞每千只12L,4~8周齡的雞每千只20L,8周齡以上的雞每千只40L。計算好疫苗和稀釋液用量后,在稀釋液中加入0.1%~0.3%脫脂奶粉,疫苗先用少量稀釋液溶解稀釋后再加入其余溶液于大容器中,一起攪勻,立即使用。
(4)飲水免疫 將配制好的疫苗水加入飲水器,給雞飲用。給疫苗水時間一致,飲水器分布均勻,使同一群雞基本上同時喝上疫苗水。并于1~1.5h內喝完。飲水免疫禁止使用金屬容器,一般應用硬質塑料或搪瓷器具,免疫前應清洗干凈。
6.氣霧免疫
(1)適用范圍 各種年齡禽。
(2)估算疫苗用量 一般1日齡雛雞噴霧,每1000只雞的噴霧量為150~200ml;平養雞250~500ml;籠養雞為250ml。根據用量稀釋好疫苗。
(3)免疫方法
①雛雞噴霧方法:將雛雞裝在紙箱中,排成一排,噴霧器在距雛雞40cm處向雞噴霧,往返2~3遍,將疫苗噴完;噴完后將紙箱疊起,使雛雞在紙箱中停留半小時。雛禽霧粒直徑為100μm。
②平養雞噴霧方法:在清晨或晚上進行,當雞舍暗至剛能看清雞只時,將雞輕輕趕靠到較長的一面墻根,在距雞50cm處時進行噴霧;邊走邊噴,至少應噴2~3遍,將疫苗均勻噴完。
③成年籠養雞噴霧方法與平養雞基本相似。育成雞和成年雞霧粒直徑為10~20μm大小。實施氣霧免疫前,應關閉門窗、排風設備及通風口等;噴霧時,噴槍頭應略高于雞頭,噴槍口要向雞群并稍向上斜;噴完后,須待15~20分鐘,才可打開門窗及通風設備。
三、建立免疫檔案
免疫人員在進行免疫接種后,要及時、準確填寫免疫登記表,內容主要包括:
1.畜禽養殖場
包括名稱、地址、畜禽種類、數量、免疫日期、疫苗名稱、疫苗廠家、批次、免疫劑量、畜禽標識順序號、免疫人員以及用藥記錄等。
2.畜禽散養戶
包括戶主姓名、地址、畜禽種類、數量、免疫日期、疫苗名稱、疫苗廠家、批次、免疫劑量、畜禽標識順序號、免疫人員以及用藥記錄等。
填寫完成后,統一歸檔建立畜禽免疫檔案。
四、免疫接種的注意事項
(1)免疫時機選擇 疫苗免疫接種最好在早晨進行,在使用過程中避免陽光照射和高溫環境。
(2)進出養殖場(戶)或動物舍時要嚴格消毒 免疫人員開始工作前要更換工作服,進出各養殖場(戶)或動物舍必須走人行消毒通道,攜帶物品的外包裝要經過噴霧消毒,免疫接種人員用消毒液消毒。
(3)免疫前檢查動物健康狀況 為了保證免疫動物安全及接種效果,接種前首先觀察動物的健康狀況,懷疑有傳染性疫病或懷孕畜免疫可能導致流產時,暫緩免疫接種。
(4)及時更換針頭 每注射一畜,更換一次針頭;家禽注射一戶更換一次針頭,或注射一籠換一次針頭,每個針頭使用最多不超過100只。
(5)疫苗使用 活疫苗稀釋后2小時內用完,滅活疫苗開瓶后必須在當天內用完。
(6)觀察動物免疫后反應。
(7)廢棄物無害化處理 用完的疫苗瓶,用過的酒精棉球、碘酊棉球、一次性注射器等廢棄物應收集后進行焚燒或深埋等無害化處理。
第三節 免疫副反應的處置
因個體差異,個別動物在進行疫苗免疫后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變態反應等免疫副反應,有時因搶救不及時或搶救方法不當,會造成動物死亡,給養殖戶帶來經濟損失。因此,疫苗免疫人員應正確認識免疫副反應,并掌握免疫副反應的處置方法和預防措施。
一、免疫副反應的類型
免疫接種后,在免疫反應時間內,要觀察免疫動物的飲食、精神狀況等,并抽查檢測體溫,對有異常表現的動物應予登記,嚴重時應及時救治。
(一)一般反應
是指疫苗注射后出現的短時間精神不好或食欲稍減等癥狀,此類反應一般可不作任何處理,可自行消退。
(二)嚴重反應
主要表現在反應程度較嚴重或反應動物超過正常反應的比例。常見的反應有震顫、流涎、流產、瘙癢、皮膚丘疹,注射部位出現腫塊、糜爛等,最為嚴重的可引起免疫動物的急性死亡。
(三)合并癥
個別動物發生的綜合癥狀,反應比較嚴重,需要及時救治。
1.血清病
抗原抗體復合物產生的一種超敏反應,多發生于一次大劑量注射動物血清制品后,注射部位出現紅腫、體溫升高、蕁麻疹、關節痛等,需精心護理和注射腎上腺素等。
2.過敏性休克
個別動物于注射疫苗后30分鐘內出現不安、呼吸困難、四肢發冷、出汗、大小便失禁等,需立即救治。
3.全身感染
指活疫苗接種后因機體防御機能較差或遭到破壞時發生的全身感染和誘發潛伏感染,或因免疫器具消毒不徹底致使注射部位或全身感染。
4.變態反應
多為蕁麻疹。
二、免疫副反應的預防
為減少、避免動物在免疫過程中出現不良反應,應注意以下事項:
(1)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選用適宜的毒力或毒株的疫苗。
(2)嚴格按照疫苗的使用說明進行免疫接種,注射部位要準確,接種操作方法要規范,接種劑量要適當。
(3)免疫接種前對動物進行健康檢查,掌握動物健康狀況。凡發病的,精神、食欲、體溫不正常的,體質瘦弱的、幼小的、年老的、懷孕后期的動物均應不予接種或暫緩接種。
(4)對疫苗的質量、保存條件、保存期均要認真檢查,必要時先做小群動物接種實驗,然后再大群免疫。
(5)對曾有過疫苗反應病史的動物,建議在注射疫苗前,先皮下注射0.1%鹽酸腎上腺素或鹽酸異丙嗪藥物后注射疫苗,可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6)免疫接種前,避免動物受到寒冷、轉群、運輸、脫水、突然換料、噪聲、驚嚇等應激反應。可在免疫前后3~5天在飲水中添加速溶多維,或維生素C、維生素E等以降低應激反應。
(7)免疫前后給動物提供營養豐富、均衡的優質飼料,提高機體非特異免疫力。
(8)保持動物舍溫度、濕度、光照適宜,通風良好;做好日常消毒工作。
(9)在免疫接種前準備抗過敏藥物,如腎上腺素,當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時以便及時處理。
三、免疫副反應的處理
(一)一般反應
個別畜禽注射疫苗后出現輕度精神萎靡或不安,食欲減少和體溫稍高等情況,一般不需要治療,將其置于適宜環境下1~2天,癥狀即可自行減輕或消失,最好不用任何藥物。
(二)急性反應
(1)個別畜禽注射疫苗后可能出現急性過敏反應,氣喘、呼吸加快、眼結膜充血、發抖、皮膚發紫、口吐白沫、時常排糞、后肢不穩或倒地抽搐,如搶救不及時很可能死亡。一般需盡快肌注鹽酸異丙嗪(牛500mg、豬羊100mg);肌注地塞米松磷酸鈉(牛30mg、豬羊10mg,孕畜不用);皮下注射0.1%鹽酸腎上腺素(牛5ml、豬羊1ml)。但對過敏癥狀嚴重的病豬,對癥用抗組織胺類藥物緩解或消除蕁麻疹;眼瞼水腫,腹瀉及支氣管痙攣等過敏癥狀,常用鹽酸苯海拉明注射液,肌內注射劑量為20~60mg/kg體重,每天用藥3~4次,直至過敏癥狀消失。或者肌注撲爾敏,以降低血管通透性,減輕腫脹、滲出癥狀。
(2)若發生過敏反應病豬體溫超過40℃,可注射復方氨基比林;若發生過敏反應的病豬心臟衰弱、皮膚發紺,可注射安鈉咖,注意保溫,并給予充足、干凈的飲水。
(3)最急性反應:迅速皮下注射0.1%鹽酸腎上腺素(牛5ml、豬羊1ml),20分鐘后根據緩解程度,可重復同劑量再注射一次;肌注鹽酸異丙嗪(牛500mg、豬羊100mg);肌注地塞米松磷酸鈉(牛30mg、豬羊10mg,孕畜不用)。
(4)對休克家畜,除上述方法外,還要迅速針刺耳尖、尾根、蹄頭、大脈穴,放少量血;迅速將去甲腎上腺素(牛10ml,豬、羊2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牛1000ml、豬羊500ml),靜脈滴注;待家畜蘇醒、脈律逐漸恢復后,再將維生素C(牛5g、豬羊1g)、維生素B6(牛3g、豬羊0.5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牛2000ml、豬羊500ml),靜脈滴注;然后再用5%碳酸氫鈉液(牛500ml、豬羊100ml)靜脈滴注即可。
(5)對局部出現的炎癥反應,應采用消炎、消腫、止癢等處理措施;對神經、肌肉、血管損傷的病例,應采用理療、藥療和手術等處理方法。
(6)對合并感染的病例用抗生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