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磁兼容(EMC)原理、設計與故障排除實例詳解
- 張伯龍主編
- 562字
- 2021-12-17 18:01:32
1.4 什么是分貝
在電磁兼容分析中,分貝(dB)是比較常用的物理量,對dB有一個正確的理解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對傳導干擾的限值為dBμV或dBμA,對輻射干擾的限值為dBμV/m,金屬機箱的屏蔽效能和濾波器的插入損耗也都用dB來衡量等。并且,就連頻譜分析儀的幅度顯示刻度一般也是以dB來標示的。在實際工程中,有許多錯誤也都是由于對dB的錯誤理解所造成的。
分貝的定義如下:
分貝數(shù)=10lg (P2/P1) dB
式中,P2和P1表示進行比較的兩個功率值,如果P2大于P1,分貝數(shù)即為正,表示有功率增益;如果P2小于P1,分貝數(shù)即為負,表示功率發(fā)生損耗。
從定義中可知,分貝實際就是兩個數(shù)值的比值,分貝數(shù)只表示兩個數(shù)值的比值的大小,并沒有給予對數(shù)量絕對值的概念。要牢記這一點,這在電磁兼容實踐中是十分重要的。
在電路分析中,電壓和電流的單位用得最多,因此,常用分貝來表示電壓/電流的增益。由于電壓和電流的平方對應功率,因此,對電壓/電流增益使用分貝時,定義如下:
電壓增益的分貝數(shù)=20lg (V2/V1) dB
電流增益的分貝數(shù)=20lg (I2/I1) dB
這些定義只有在相同的阻抗上測量V2和V1(或I2和I1)時才正確。
分貝也可以表示物理量的絕對數(shù)值,這里包含著一個比較基準,在使用這個物理量時,需要清楚這個基準是多少。通常,以“1”為參考值,這時常用物理量的單位就變成用分貝表示的形式了,見表1-1。
表1-1 以“1”為參考值時常用物理量單位轉換成用分貝表示的形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