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磁兼容(EMC)原理、設計與故障排除實例詳解
- 張伯龍主編
- 416字
- 2021-12-17 18:01:32
1.3 電磁兼容三要素
產生電磁兼容(或者說電磁干擾)問題,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
① 干擾源:產生干擾的電路或設備;
② 敏感源:受這種干擾影響的電路或設備;
③ 耦合路徑:能夠將干擾源產生的干擾能量傳遞到敏感源的路徑。
以上三個條件就是電磁兼容的三要素,只要將這三個要素中的一個去除掉,那么,電磁干擾的問題就不復存在了。電磁兼容技術就是通過研究每個要素的特點,提出消除每個要素的技術手段,以及這些技術手段在實際工程中的實現方法。
產生電磁干擾的條件:
① 突變的電壓或電流(即dv/dt或di/dt很大);
② 輻射天線或傳導導體。
當電壓或電流發生迅速變化時,就會產生電磁輻射現象,導致電磁干擾。
因此,最近電磁干擾問題日益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脈沖電路的大量應用。凡是這種電壓或電流突然變化的環境,都要考慮電磁干擾問題,例如:
① 數字脈沖電路,隨著產品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發展,這種電路無所不在;
② 工作在開關模式的電源(開關電源),包括AC/DC變換器、DC/DC變換器;
③ 電感性負載的接通和斷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