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喬治·伯里曼人體結構繪畫教程
- (美)喬治·伯里曼
- 808字
- 2021-12-10 23:09:11
序
繪畫學習者了解人體必須從人體結構入手,俗話說“畫人畫皮難畫骨”,此處的“骨”便是指的人體結構骨像。畫好人物畫,了解人體結構是畫好畫的精髓所在。伯里曼作為人體結構的資深研究者和繪畫專業教師,他傾注畢生心血所著《伯里曼人體結構》不僅僅限于解剖知識的講解,更加以圖文并茂的生動方式給予讀者從簡入深的系統性引導理解,成為美術專業學習人體必備的權威性教科書之一,也是我早年學習美術起步的必備知識,至今受益且還影響著我現在繪畫藝術的創作與發展。
伯里曼此譯本涵蓋全面,從整個人體動態、光影、穿插著手講解,逐步講解人體局部肌肉以及骨骼,最后講解人體著裝。這本書方式多樣而有趣,清晰而準確的視覺語言展現了“伯里曼”作為學習繪畫者的入門經典的魅力。這本書體現了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①趣味性:趣味是最好的老師,伯里曼畫面的活潑風格,以及對肌肉骨骼的組塊形狀類比能激發讀者的“悟”性。
②系統性:本書從人體整個動態再到局部的講解,讀者能夠更快速地先從大方向對人體進行有效的記憶聯想,漸漸細化,便于腦中不斷進行人體“填空”完形。
③藝術性:此書的讀者對象為美術學習者,此書在能夠準確了解解剖知識的基礎上賦予圖畫藝術性,從畫面造型來看,以速寫的手法穿插藝術夸張的講解,加深讀者的理解。
④動態性:書中插圖以動態的方式連續性講解,增強讀者對肌肉、骨骼、體塊等穿插強弱走向形象的理解與想象。
⑤歸納性:書中對讀者的歸納性思維給予分析提示,例如,形體與形體之間的包含、穿插后出來的最終狀態是怎么樣的,哪些會凸出,哪些會弱化,整個狀態與瑣碎細節的強化與弱化關系。在形體著裝中衣褶的講解也是如此,例如關節地方會習慣性出現哪些形狀衣褶,這些衣褶需要強化。
這些講解對于繪畫愛好者和美院師生們來說,則是一把把通往了解人體、創作人體作品的有效鑰匙,我以親身受益者的角度認為:“伯里曼”可以引導大家尋找“打開”人體結構之法。

劉軍平 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畫家
2020年5月20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