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喬治·伯里曼人體結構繪畫教程
- (美)喬治·伯里曼
- 1136字
- 2021-12-10 23:09:22
頭部的透視法
透視法是指距離、景深、空間的關系使物體和平面的外形在視覺上產生變化的效果。透視分為平行透視、成角透視和斜角透視。
不向后延長的平行線不會發生重合,向后延長的線條不管是高于或低于視平線,最后都會朝著視平線的方向聚集且相交于一點,這個點被叫作視點。在平行透視當中被叫作消失點。在平行透視當中,所有的比例分配、測量和定位都是根據正對著你的那個面來決定的。所以當我們畫一個正方體、立方體或者一個頭部時,首先考慮到要畫的就是你面前的那個離你最近的面。


當筆下的物體往右或者往左轉動時,所有的線條不會聚集到視點,視點并不是消失點,物體就處在成角透視當中。
一個物體,諸如一個立方體,當它以水平面為坐標轉動和傾斜時,物體就處在我們所說的斜角透視當中。
畫一個圓圈來做一個說明。水平畫一條穿過圓心的線,緊接著再穿過圓心畫一條垂直的線,這兩條線相交處就是視點。頭部位置正好被放置在圓心,圓心處在面部中心鼻子山根的位置上,從兩眼下端邊緣處畫出一條水平線正好穿過這個中心,這條水平線又叫視界線,正好在眼睛高度的視平線上。五官處在與視平線平行的位置上。當頭部保持在相同的位置,并且觀察者移到側面,距離不變,側面便進入到觀察者的視野范圍之內,此時,頭部和五官的位置因為透視的原因會產生視覺上的變化,但這并不是比例產生了變化。

如果近距離從不同角度觀察頭部正面與側面的轉折處,此時視點必然出現變化。曾經在水平透視當中平行于視平線的輔助線不再平行,而是向下或者向上延長,直到在水平線上某點匯合、聚集成為消失點。

頭部如果不在水平線上,那它必須符合透視法的規律。當頭部處在高于觀察者的位置,毫無疑問,他是向上看的,此時不僅頭部處在透視當中,所有五官包括眼睛、鼻子、嘴、耳朵都一樣處在透視里。就像附在船體外殼上的藤壺這種節肢動物會隨船起伏一樣,面部的五官會跟著頭部一起向上,會一起出現同樣的向上的特征。反過來也是如此。面部五官跟隨面部組塊一起運功這是最重要的,其他任何步驟都可以放在次要位置去考慮。
透視法必須是依托具體的模型組成的組塊作為載體進行研究,當一個立方體或是頭部處于你正前方時,可以用幾條平行線表現出來:兩條垂直和兩條水平線。這些線不會向后延長,因此看起來這些線是完全保持平行的。而如果,當它們處于你的視線下方、上方或其他側面角度,這些延長線會最終聚合到一起。這些線的聚合過程使得物體離得遠的面看起來比近處的面顯得小。
規則如下所列:
首先,這些向后延長的線不管是處于眼睛視點的上方或者下方,它們最終會趨向視覺的水平線。
其次,平行向后的延長線會與視平線相交,相交的這點被稱為消失點。
當物體越遠顯得越小時,也就是透視的第一法則“近大遠小概念”的體現,有了這個概念,科學的透視法就能在頭腦中被構架起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