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建筑工程質量事故原因綜述

一、工程質量不合格、質量問題和質量事故

根據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中國有關質量、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標準的定義,凡工程產品質量沒有滿足某個規定的要求,就稱之為質量不合格。

根據有關規定:凡是工程質量不合格,必須進行返修、加固或報廢處理,由此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低于5000元的稱為質量問題;直接經濟損失5000元(含5000元)以上的稱為工程質量事故。

對工程質量事故通常按造成損失的嚴重程度等進行分類,其基本分類如下。

1.一般質量事故

凡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為一般質量事故。

①直接經濟損失5000元以上,不滿5萬元的(以上包括本數,不滿不包括本數,下同);

②影響使用功能和工程結構安全,造成永久質量缺陷的。

2.嚴重質量事故

凡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為嚴重事故。

①直接經濟損失5萬元以上,不滿10萬元的;

②嚴重影響使用工程或工程結構安全,存在重大質量隱患的;

③事故性質惡劣或造成2人以下重傷的。

3.重大質量事故

凡具備下類條件之一者為重大事故,屬建設工程重大事故范疇。

①工程倒塌或報廢;

②由于質量事故,造成人員傷亡或重傷3人以上;

③直接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

重大質量事故分為四個等級:凡造成死亡30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300萬元以上為一級;凡造成死亡10人以上29人以下,或直接經濟損失100萬元以上,不滿300萬元為二級;凡造成死亡3人以上9人以下,或重傷20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不滿100萬元為三級;凡造成死亡2人以上,或重傷3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10萬元以上,不滿30萬元為四級。

4.特別重大事故

凡具有《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所列情形,發生一次死亡30人及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及以上,或其他性質特別嚴重,上述影響三個之一均屬特別重大事故。

二、質量事故原因要素

影響工程的因素很多,但歸納起來主要有五個方面,即人、材料、機械、方法和環境,簡稱4ME。

1.人員素質

人是生產經營活動的主體,也是工程項目建設的決策者、管理者、操作者,工程建設的規劃、決策、勘察、設計、施工與竣工驗收等全過程,都是通過人的工作來完成的。人員的素質,即人的文化水平、技術水平、決策能力、管理能力、組織能力、作業能力、控制能力、身體素質及職業道德等,都將直接或間接地對規劃、決策、勘察、設計和施工的質量產生影響,而規劃是否合理、決策是否正確、設計是否符合所需要的質量和功能、施工能否滿足合同、規范、技術標準的需要等,都將對工程質量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人員素質是影響工程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建筑行業實行資質管理和各類專業從業人員持證上崗制度,是保證人員素質的重要管理措施。

2.工程材料

工程材料是指構成工程實體的各類建筑材料、構配件、半成品等,它是工程建設的物質條件,是工程質量的基礎。工程材料選用是否合理、產品是否合格、材質是否經過檢驗、保管使用是否得當等,都將直接影響建設工程的結構剛度和強度,影響工程外表及觀感,影響工程的使用功能,影響工程的使用安全。

3.機械設備

機械設備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指組成工程實體及配套的工藝設備和各類機具,如電梯、泵機、通風設備等,它們構成了建筑設備安裝工程或工業設備安裝工程,形成完整的使用功能;另一類是指施工過程中使用的各類機具設備,包括大型垂直與橫向運輸設備、各類操作工具、各種施工安全設施、各類測量儀器和計量器具等,簡稱施工機具設備,它們是施工生產的手段。施工機具設備對工程質量也有重要的影響。工程所用機具設備,其產品質量優劣直接影響工程使用功能質量。施工機具設備的類型是否符合工程施工特點,性能是否先進穩定,操作是否方便安全等,都將會影響工程項目的質量。

4.方法

方法是指工藝方法、操作方法和施工方案。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工藝是否先進,施工操作是否正確,都將對工程質量產生重大的影響。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不斷提高工藝技術水平,是保證工程質量穩定提高的重要因素。

5.環境條件

環境條件是指對工程質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環境因素:包括工程技術環境,如工程地質、水文、氣象等;工程作業環境,如施工環境作業面大小、防護設施、通風照明和通信條件等;工程管理環境,主要指工程實施的合同環境與管理關系的確定,組織體制及管理制度等;周邊環境,如工程鄰近的地下管線、建(構)筑物等。環境條件往往對工程質量產生特定的影響。加強環境管理,改進作業條件,把握好技術環境,輔以必要的措施,是控制環境對質量影響的重要保證。

三、質量事故成因分析

1.違反基本建設程序

基本建設程序是中國幾十年基本建設的經驗總結,它正確地反映了客觀存在的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是基本建設工作必須遵循的先后順序。

建設前期的某些工作是極其重要的工作,如項目可行性研究、建設地點的選擇等,這些工作做得不好,很容易造成工程質量事故,有時造成的損失是十分嚴重的。如因建設地點選擇不當,會造成建筑物開裂、位移、倒塌等事故。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第二章第十三條明確指出:“從事建筑活動的建筑施工企業、勘察單位、設計單位和工程監理單位,……,經資質審查合格,取得相應等級的資質證書后,方可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從事建筑活動”。但是,有些企業單位不遵守國家法律,超越許可范圍承接工程任務,造成重大質量事故。

從大量建筑工程質量事故分析中發現,因施工順序錯誤造成的事故,不僅次數多、頻率高,而且后果比較嚴重。違反施工順序的問題有:下部結構未達到強度與穩定的要求,就施工上部結構;地下工程未全部完成,就開始地上結構的施工;結構安裝工程與砌墻的先后順序顛倒;現澆結構尚不能維持其穩定時,就拆除模板;地下施工完成后,不及時回填土;相鄰的工程施工先后順序不當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第六章第六十一條規定“……,建筑工程竣工經驗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但是,使用單位往往未經質量驗收就開始使用,使建筑工程存在著重大隱患,以致造成房屋倒塌等嚴重質量事故,有的造成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

2.勘察設計方面的問題

搞好勘察設計工作,是確保建筑工程質量的基礎,必須認真對待。不按國家的有關規范認真地進行地質勘察,盲目估計地基承載力;地質勘察報告不詳細、不準確,甚至出現重大錯誤;勘察精度不足,不能滿足設計的要求;有的地質勘察的鉆孔間距太大,不能準確反映地基的實際情況,這些是造成工程質量事故非常重要的原因。

禮堂等建筑物,底層為大開間、樓層為小開間的多層房屋結構。這類建筑物的跨度較大,上層墻與鋼筋混凝土大梁的荷載很大,若不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設計時考慮不周全,加上缺少抵抗水平力的建筑結構措施,就會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如基礎不均勻沉降、大風等),薄弱構件首先遭到破壞,從而使此類建筑發生倒塌。

懸挑結構穩定性嚴重不足,造成整體傾覆墜落。陽臺、雨篷、挑檐、天溝、遮陽板等懸挑結構,必須有足夠的平衡重和可靠的連接構造方能保證結構的穩定性。如果設計抗傾覆能力不足,就會造成懸挑結構倒塌。

設計假設與計算簡圖出現的常見問題有:靜力計算方案假設有誤,埋入地下的連續梁設計假設錯誤,管道支撐設計假設與實際不符等。

建筑構造設計不合理的問題包括:沉降縫、伸縮縫設置不當,鋼筋混凝土的高跨比不適宜,箍筋間距過大,縱向受力鋼筋截斷位置不當,局部缺少附加吊筋、箍筋及縱向鋼筋。另外,砌體的拐角處、不同材料連接處構造如處理不當,很容易使墻體開裂,甚至倒塌。

設計計算錯誤出現的問題有:不計算或不進行認真計算;荷載計算工作不夠細致,如有的設計漏算結構自重,有的屋面荷載在考慮找坡層的不同厚度時,少算了厚度較大部分的荷載;采用鋼筋混凝土挑檐時,未計算對磚墻產生的彎矩;磚混結構采用木屋蓋,當屋架跨度較大時,對屋架受荷后,下弦拉伸、屋架下垂對外墻產生的水平推力考慮不周。以上這些荷載計算錯誤,都會使墻體出現裂縫和傾斜,甚至遭到破壞倒塌。另外,內力計算錯誤、結構構件的安全度不足、構件的剛度不足、設計時不考慮施工的可能性等也是常有的現象。

3.建筑材料及制品的質量問題

建筑材料是構成建筑結構的物質基礎,建筑材料的質量好壞,決定著建筑物的質量。因此,在進行建筑工程設計和施工中,認真科學地選擇適宜的建筑材料是極其重要的。

(1)水泥

水泥安定性不合格、強度等級不足、袋裝水泥量不足造成水泥用量不足、錯用水泥或混用水泥、水泥受潮或存放過期等,都會造成混凝土或砂漿強度嚴重不足。

(2)鋼材

鋼材是建筑工程中三大主材之首,在各類建筑均有廣泛應用。如果在選材、使用、保護不當時,會發生如下各種質量問題。

①強度不合格。在鋼筋混凝土工程中,所用的鋼筋材質證明與材料不配套,進場鋼筋不按照施工規范的規定進行檢驗而被用到工程上。

②鋼材出現裂縫。不僅有材質本身的問題,而且還有加工質量問題。施工規范明確規定有冷彎裂縫的鋼筋不予驗收,對于出現裂縫的鋼筋應退出或降級使用。

③鋼材發生脆斷。其原因既有材質的問題,也有施工不當的問題。工程實踐證明,低質鋼和沸騰鋼很容易發生脆斷,鋼筋的脆斷經常發生在鋼筋電弧點焊后。

(3)普通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由水泥、砂、石、水和外加劑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在一般情況下,砂、石的強度明顯超過混凝土的強度。從混凝土破壞試驗中可看出,破裂面主要出現在骨料與水泥的粘接面上。當水泥強度較低時,破壞也可能發生在水泥本身。因此,混凝土的強度通常取決于水泥強度及其骨料表面的粘接強度。決定這些強度的因素有三個方面:原材料質量、混凝土配合比和混凝土施工質量。

不根據設計要求的強度等級、質量檢驗標準以及施工和易性的要求確定配合比。不按國家現行標準進行計算確定配合比,不少施工企業隨意套用經驗配合比,這是造成混凝土強度不足事故的常見原因。

商品混凝土技術在建筑行業已得到應用和普及。商品混凝土以其進度快、質量好、勞力省、消耗低、技術先進、現場整潔等諸多優點,已成為城市建筑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是重點推廣項目。目前我國許多城市都已采取限制現場攪拌、推廣使用商品混凝土的強制性措施,有的城市甚至已經取消了預制樓板,這給商品混凝土的發展帶來了大好的機遇。但是,目前使用商品混凝土施工的工程出現質量事故的現象也很多,其中最常見的問題是裂縫。由于商品混凝土具有大流動性、大砂率及較高的水泥用量,故出現了混凝土表面產生裂縫、混凝土收縮值較大等問題,影響了混凝土的耐久性。

(4)墻體材料

墻體材料的強度不足、尺寸形狀及體積穩定性等問題,會對砌體的承載力、變形等產生不利影響。

(5)外加劑

混凝土和砂漿中摻加的外加劑不當,會給其性能帶來異常的作用。其摻量不適宜,也會帶來不同的效果。因此,對混凝土外加劑的摻加,應特別注意其種類和摻量兩個方面。

(6)防水、保溫隔熱及裝飾材料

選用的瀝青油氈柔性和韌性較差,將使卷材出現裂縫,導致滲漏;瀝青標號太低、耐熱度差而發生流淌。保溫隔熱材料的密度、熱導率達不到設計要求;在運輸保管中,保溫隔熱材料受潮,由于濕度加大,使材料的重量加大,一方面影響建筑保溫隔熱功能,另一方面導致結構超載,影響結構的安全。裝飾材料的質量問題很多,最常見的有:石灰膏熟化不完全,使抹灰層產生鼓包;在水泥地面中因砂子太細、含泥量太大、水泥強度等級低,很容易造成地面起灰;抹灰面未干即進行油漆作業,使漆膜起鼓或變色,抹灰面出現泛堿;涂刷漆料太稀、含重質顏料過多、涂漆附著力差,使漆面流墜;木裝飾的材質差,含水率高,容易產生翹曲變形。

(7)鋼筋混凝土制品

制品的強度尚未達到規定值就出廠。鋼筋出現錯位,如焊接骨架產生變形,主筋發生移位,預埋鋼筋錯位等。尺寸、形狀、外觀問題,如尺寸偏差超過施工驗收規范的規定。構件超厚、超重,構件扭曲、翹曲、缺棱,混凝土出現蜂窩、孔洞、露筋,在預應力樓板中,由此而導致預應力值降低,影響鋼筋與混凝土共同工作,降低了構件的承載能力,甚至引起樓板突然斷塌。混凝土制品出現裂縫是最常見的質量問題,除影響構件的外觀外,有相當多的裂縫可能影響構件的承載力和耐久性。

4.施工質量方面的問題

(1)施工順序方面的錯誤

①土方與基礎工程 在深淺不等、間距較小的基礎群施工時,采用了錯誤的施工順序,先做淺基礎,然后施工深基礎。這樣在開挖深基礎土方時,破壞了淺基礎的地基,當無適當的技術措施時,就容易產生問題。在已有建筑物附近施工時,缺少保護性措施。有的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造成已有建筑物地基下沉加大。有的工程打樁振動導致原有建筑物產生裂縫。在基槽(坑)回填土工程中,往往因單側回填引起基礎傾斜,甚至造成基礎斷裂等質量事故。

②結構吊裝工程 構件吊裝順序發生錯誤,沒有及時吊裝和固定支撐構件,下部構件吊裝后未經認真檢查校正,在誤差超過規定值較大的情況下即進行最后固定,并吊裝上部構件,因而造成事故。

③結構工程與砌墻順序發生錯誤 如單層工業廠房施工時先砌墻,后澆柱,結果墻被刮倒。先吊裝柱,再砌筑磚墻,然后再吊裝屋蓋,這一錯誤的施工順序,可能導致磚墻突然失穩倒塌,造成砸斷樓板的后果。

在混合結構中,先砌墻后安裝踏步板,易使墻身沿預留槽處突然倒塌。

現澆混凝土結構強度未達到拆模的要求就過早拆模。懸挑雨篷的拆模時間,不僅取決于雨篷混凝土的強度,而且還與雨篷板梁上的壓重、雨篷的穩定性有關。

預應力張拉過早或偏心張拉,可能造成構件的旁彎或裂縫;雙向配筋的構件,如果不交錯張拉,也易造成過大變形或裂縫。

房屋的平屋面上常采用架空隔熱板,這不僅是為了改善頂層房屋的使用條件,同時對防止頂層磚墻和屋蓋結構的裂縫有明顯的作用。完成屋面防水層工程后,遲遲不進行架空隔熱板的施工,使屋面受到溫度的劇烈變化影響,造成屋蓋結構產生較大的變形,最終導致磚墻或鋼筋混凝土梁出現裂縫。

在鋼筋混凝土煙囪施工中,如果在澆筑混凝土后不及時施工內襯和隔熱層,而且不封堵煙道與囪身的連接處,使空氣得以在煙囪內強烈流動,促使筒壁混凝土的水分加快蒸發,也會導致筒壁產生裂縫。

(2)施工結構理論問題

①土壓力與邊坡穩定問題。單側回填問題。如施工中土方大量集中堆積在已有建筑物附近,使已有建筑物產生附加的不均勻沉降、土方邊坡失穩等。以上會造成土方塌方或滑坡。

②施工階段鋼筋混凝土梁、板類構件受力性質變化,極易造成構件嚴重裂縫。

③施工階段的強度問題。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各階段的強度問題。例如,成型階段各種臨時結構的可靠性,拆模時混凝土應達到的最低強度,拆模后結構承受各種荷載的強度等。裝配式結構在施工各階段的強度問題,例如,大型構件拆除底模時,混凝土應達到最低強度、構件起吊運輸的強度、構件安裝后的實際強度等,這些強度如果不能滿足一定的要求,均可能出現工程質量事故。砌體的施工強度問題,例如,毛石砌體如果砌筑速度過快,或一次砌筑高度過高時,因砂漿尚無強度,很容易產生垮塌;磚砌體,特別是灰砂磚砌體,一次砌筑高度太大時,同樣也會造成砌體變形。磚砌體采用凍結法施工后,在解凍期間的砌體強度也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④施工階段的穩定性問題 柱子吊裝后,未設置足夠的支撐而產生倒塌;有的山墻未及時施工屋蓋,遇到大風而倒塌;有的地下工程用磚墻代替模板,由于施工荷載或土壓力造成其失穩倒塌。

懸挑結構施工中失穩倒塌是常見的事故。

屋蓋施工中失穩倒塌,原因是:有的是施工中臨時支撐或纜風繩不足,有的是沒有及時安裝永久性支撐或安裝后未進行最后固定,有的是屋面板或檁條未與屋架焊牢等。近幾年,在山西、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湖南等地都發生過類似問題。

其他施工原因導致的失穩倒塌事故。例如:裝配式框架支撐不足和施工順序錯誤失穩倒塌;在升板工程施工中群柱失穩倒塌;在滑模工程施工中支撐桿失穩倒塌。

⑤施工荷載方面的問題 施工荷載不進行嚴格控制。不了解施工荷載的特點造成工程事故。

⑥施工臨時結構可靠性問題 模板及支架不按照施工規范的要求進行設計與施工,釀成工程事故。出現事故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模板構造不合理,模板構件的強度、剛度不足,往往造成混凝土出現裂縫,或產生部分破壞;二是模板的支撐構件強度、剛度不足,或整體穩定性差,往往造成模板工程的倒塌。

腳手架發生垮塌是嚴重的工程事故,會造成人員傷亡和巨大經濟損失。腳手架事故大多是因為穩定性不足,特別是整體穩定性差而造成的。

井架等簡易提升機械倒塌,主要原因是機械設計計算不對,穩定性較差,或零件配件質量有問題。例如,纜風繩失效,井架拔桿發生折斷,或拔桿頂上拉緊的鋼絲繩斷裂,或出現鋼絲繩松脫等。

(3)施工技術管理問題

①不嚴格按圖紙施工 包括:無圖紙施工;圖紙不進行會審就盲目施工;不熟悉圖紙就倉促施工;不了解設計意圖就盲目施工;未經設計人員同意,擅自修改設計等。

②不遵守施工規范的規定 包括:不遵守施工規范方面的規定;違反材料使用的有關規定;不按規定校驗計量器具,例如,磅秤、電子秤沒有定期進行校驗,造成配料不準;彈簧測力計沒有檢驗,造成鋼筋冷拉應力失控;滑模施工的千斤頂油泵油壓表沒有按規定檢驗等。

③施工方案和技術措施不當 包括:施工方案、專項施工方案考慮不周,技術組織措施不當,缺少可行的季節性施工措施,不認真執行施工組織設計等。

④技術管理制度不完善 包括:不建立各級技術責任制;主要技術工作無明確的管理制度;安全技術交底存在問題。據統計,2010年建筑生產安全事故中,高處墜落事故占總數的48%,主要原因是安全管理不夠到位造成。

5.使用與其他方面的問題

(1)使用方面的問題

使用中任意加層;荷載加大;積灰過厚;維修改造不當;高溫、腐蝕環境影響;碳化的影響。

(2)科研方面存在的問題

從科研成果到推廣應用,需要長期實踐過程。在推廣應用的初期,科研成果并不一定成熟,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陷和不足。例如,門式剛架使用初期,由于對轉角處的應力狀況不清楚,剛架結構轉角處普遍出現裂縫;由于對橫梁鉸接點的實際受力狀態考慮不周,或鉸接點短懸臂受力鋼筋錨固長度不夠等原因,造成橫梁鉸接點附近出現裂縫;對剛架受拉區未進行抗裂驗算,剛架使用后普遍開裂,事后進行驗算,門式剛架實際的抗裂安全系數在0.4~0.6之間。

個別工程使用了進口鋼筋,由于對這些進口鋼材的性能研究不夠,曾發生了一些工程質量事故。

對結構內力分析研究不夠。這方面的問題較多,如在磚混結構中,當大梁支撐在窗間墻上,在何種條件下不能按鉸接計算,因這個問題研究不夠,曾發生過房屋倒塌的事故。

(3)其他方面的問題

①地面荷載過大 工程界曾經報道,因地面荷載過大而造成單層廠房柱嚴重裂縫,吊車出現卡軌,構件變形后影響使用等問題。

②異常環境條件

a.大風對建筑物的影響。建筑物在施工過程中,因遇到大風天氣而使建筑物倒塌的實例較多,江蘇、遼寧、山西、江西、湖南等地就曾多次發生過。

b.大雪對建筑物的影響。遇到大雪天氣,雪積于屋頂上,因屋蓋設計標準較低,雪荷載較大,使屋蓋倒塌。

c.干燥對建筑物的影響。如果氣候異常干燥,會使混凝土的早期收縮加大,若施工中沒有采取適當技術措施,因此產生嚴重裂縫的情況很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夷山市| 乃东县| 日土县| 临沭县| 申扎县| 泾源县| 金平| 兴海县| 石河子市| 和龙市| 九龙坡区| 和平区| 北安市| 丹棱县| 湖州市| 蓝田县| 汝阳县| 宣威市| 奉化市| 万州区| 耒阳市| 射阳县| 万年县| 永春县| 日喀则市| 荃湾区| 温泉县| 香港 | 新乡县| 如东县| 综艺| 鹤山市| 法库县| 弥勒县| 密山市| 牟定县| 阳高县| 治县。| 德昌县| 湟中县| 遂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