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祖國
(十六分音符)
音樂小貼士:小朋友,十六分音符要在音符下方增加兩條減時線(1),五線譜中則是增加兩條符尾。四個十六分音符的時值等于一個四分音符,在演奏十六分音符時要注意拍值的把握。記譜時將四個十六分音符的減時線或是符尾連接在一起。
菩提樹
(三連音)
音樂小貼士:小朋友,三連音是把整數拍中通常使用的二等分改為了三等分。如三個八分音符組成的三連音共演奏一個四分音符的長度,即1拍,(詳見識譜與樂理篇)。
小船搖搖
(切分音)
音樂小貼士:強拍弱位上的音延續到下一拍上,從而改變了原有節拍強弱規律的節奏型稱為“切分音”(詳見識譜與樂理篇)。
甜甜地睡
(變音記號)
音樂小貼士:小朋友,臨時升、降記號又稱為調式變音記號,是在自然調式音階中臨時出現的音。例如在C調的自然音階中是沒有升記號與降記號的,但是在樂曲中出現了有升號()或者降號(
)的音,這個音就是臨時變音(詳見識譜與樂理篇)。
D大調小步舞曲
(音程)
音樂小貼士:小朋友,音程分為旋律音程與和聲音程,表示兩個音之間的距離關系。這里的音程指的是和聲音程,和聲音程的特點是兩個音同時奏響(詳見識譜與樂理篇)。
你唱歌
(和弦)
音樂小貼士:小朋友,和弦由三個以上的音縱向疊加構成,有柱式和弦與分解和弦之分。柱式和弦看起來像柱子一樣,其中的音要同時彈響。柱式和弦最少要由三個音疊加,也可以是四個音、五個音等。分解和弦則是將和弦中的音先后彈奏出來,這里使用的和弦是柱式和弦(詳見識譜與樂理篇)。
咪咪咪
(倚音)
音樂小貼士:小朋友,“倚音”是對主音的裝飾,用很小的音符寫在音符左邊或者右邊,再用連音線連接起來。寫在主音前面的要先彈倚音后彈主音,叫前倚音;倚音寫在后面的要先彈主音后彈倚音,叫后倚音。倚音又分為單倚音與復倚音(詳見識譜與樂理篇)。
小鳥
(顫音)
音樂小貼士:小朋友,“顫音”要在音符的符頭上方添加“”,是最常用的裝飾音之一,它的具體方法是將一個音符與其上方二度音快速地反復交替彈奏,直至音符時值彈滿。例如二分音符的時值是2拍,這個二分音符的顫音要彈奏2拍的時值(詳見識譜與樂理篇)。
騎著月亮搖啊搖
(波音)
音樂小貼士:小朋友,由主要音與其上方或下方二度音快速交替一次并回到主要音的過程稱為“波音”。
波音分為上波音與下波音。上波音向上方二度交替,下波音向下方二度交替(詳見識譜與樂理篇)。
我的小貓
(C調)
音樂小貼士:小朋友,C調為自然音階,沒有升、降號,在電子琴鍵盤中沒有黑鍵。
上街
(F調)
音樂小貼士:小朋友,F調音階中有一個黑鍵——“降B”,的首調音符為4,唱作“fa”。在鍵盤中,加有降號的音為原音左側相鄰的鍵,加有升號的音為原音右側相鄰的鍵。所以“降B”是B音左側相鄰的黑鍵。
快和我來把舞跳
(G調)
音樂小貼士:小朋友,G調音階中有一個黑鍵——“升F”,首調音符為7,唱作“si”。在鍵盤中,加有降號的音為原音左側相鄰的鍵,加有升號的音為原音右側相鄰的鍵。所以升F是F音右側相鄰的黑鍵。
謝謝好叔叔
(降B調)
音樂小貼士:小朋友,降B調音階中有兩個黑鍵——“降B”和“降E”,首調音符分別為1、4,唱作“do”“fa”。
我們都把老師愛
音樂小貼士:小朋友,D調音階中有兩個黑鍵——“升F”和“升C”,首調音符分別為3、7,唱作“mi”“si”。
愛護小樹苗
(降E調)
音樂小貼士:小朋友,降E調音階中有三個黑鍵——“降B”“降E”和“降A”,首調音符分別為5、1、4,唱作“sol”“do”“fa”。
鹿
(民族調式)
音樂小貼士:小朋友,民族調式是中國特有的調式體系。民族調式由五個音組成——1(do)、2(re)、3(mi)、5(sol)、6(la),同時分別用“宮商角徵羽”表示,故稱為“民族五聲調式”。歌曲《鹿》為C徵調式,因歌曲調號標注為1=F,所以按照F調音階與鍵盤位置演奏。
大風車
(鞏固練習)
唱國歌
(鞏固練習)
快樂小舞曲
(鞏固練習)
峨眉山月歌
(鞏固練習)
小公雞
(鞏固練習)
老鷹捉小雞
(鞏固練習)
我是奧運小福娃
(鞏固練習)
早發白帝城
我和奶奶去買菜
(鞏固練習)
我是一朵小花
(鞏固練習)
小小葫蘆娃
(鞏固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