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今天的天氣格外的好,但是小村子里的張家此時卻陷入了一片沉默。
因為今天山上的萬林寺老和尚渡緣來到了此處,單是來到此處化緣也沒有什么,可是他卻要帶走秦一劍的兒子去做和尚。
不說秦一劍能否同意,光張家就不會同意,自己到嘴的小女婿,那能讓他去出家,就算不做自己女婿,看在大哥面子上也不能讓秦緣耽誤自己的一生。
渡緣和尚知道今天要人的事很困難,所以他今天特意準備好了說辭,不再說秦緣與佛有緣的話,而是簡單明了的告訴秦一劍。
近日小村子會不安寧,這是秦緣的劫難,只有讓他暫時入寺禮佛,佛祖方才會幫他渡過一劫,當秦一劍問渡緣什么劫難的時候,渡緣和尚只透露出來了兩個字,并且用手指著東方“身世!”
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卻是深深震動著秦一劍的內心,在他撿到這孩子的時候他就想過過孩子的身世問題,他決定收養這個孩子的那一刻他就明白自己將會面對什么,當年被瘋狗咬食的尸體也被他暗自處理的一干二凈,一絲痕跡也看不出來。
原本他以為此事可以就此了結,這孩子可以度過一個平凡的一生,但是他沒想到,自己始終低估了那幫人的力量,或許讓這孩子回歸也是一件好事,但是當前的形勢,或許隱瞞才是最好的結果,他不想這個活潑可愛的小家伙早早的經歷那些和他年齡不相符合的恩怨,在這個世界上,除了自己,沒有任何人可以再做他的雨傘,除非自己也倒下了,但那一刻,他希望永遠也不要發生。
但現在,他知道自己和那股勢力差距有多大,他在糾結,因為這個決定將會影響兒子的一生,他發現自己此刻竟然有著一種無力感,大半輩子過去了,除了師傅去世那件事后,這是第一次出現這種感覺,原來就算自己這般努力,在某些勢力面前仍然需要逃避,他攥緊了拳頭,恨不得此刻就出去殺光那些給他兒子帶來未知命運的人包括眼前的渡緣,但他不能這樣做。
“渡緣,我們認識十幾載了,雖然來往的不是很多,但交情比一般人也深不少,你能確保此事上我兒安枕無憂?”
看著秦一劍眼神里的兇光和殺機,渡緣一副了然于胸的模樣淡然答道
“多年前,你抱著這孩子來我萬林寺時,我便知道會出現此事,早早就有準備,你大可放心,只是此番過后,秦緣將入我佛門,于佛前悟道禮法”
秦一劍看著遠處和張山一家一齊緊緊看著自己的秦緣,他又猶豫了,自己的無能為力像一座大山壓得他喘不過氣來,如果現在自己帶著兒子遠走高飛或許也可以躲過一劫,但只怕對那股勢力會更早的打草驚蛇,反而引起跟多的禍端,畢竟眼紅自己兒子的可不止一股勢力。
“我需要去問問我兒子的意見”
“老友請便”
秦一劍心情復雜地走向秦緣一伙人,張山看著大哥想要勸說,卻被秦一劍擺手打斷了,看著兒子殷切的目光,他的嘴唇有些抖動,舌頭仿佛打了結,過了許久才說了話
“兒子,爹不得不告訴你,去萬林寺現在是你唯一的路了”
旁邊張山一家不可思議的看著秦一劍,而妮妮哭著跑開了。
“爹,我愿意去,做個小和尚沒啥不好的,我還能認識更多的朋友呢”秦緣恐怕還不知道做了和尚是什么意思,他此刻只想著擺脫自己煩人的妮妮姐。
看著兒子的反應,秦一劍也做出了最終的決定,自己兒子選的路就讓他自己先去走吧,倘若他想換路了,那自己就去幫他,就算是丟了自己的性命又如何,誰讓他是自己的兒子呢。
山腰處的路口上,秦一劍和張家人拿著各種各樣的東西,送著背著簡單包袱的玉面少年,玉面少年稀奇的沒有看見自己的妮妮姐,但他沒有做過多的思考,拿著家人送來的各種東西,緊隨著渡緣和尚上了山。
“孩子,從今天起你就要和我這個老和尚一起過活了,難過嗎?”
“老和尚,不會難過的,你都不知道,我早就想離開了,我那個妮妮姐都把我折騰成啥樣了,不過今天送我她好像沒來,不管了,反正脫離苦海了”秦緣上山的步伐歡快起來。
渡緣看著遠遠走在前面的秦緣,他覺得這可能又是一個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傻小子了。
走走停停,一路上,秦緣精力充沛,總是走在最前面,但老和尚卻始終走走歇歇,太陽畫了個弧線,他們才走到萬林寺寺門口,門前一個年輕的掃地僧在掃著寺前的落葉,看到方丈回來了,連忙合掌弓身問好,秦一劍打量著眼前的掃地僧,穿著素樸,樣貌倒也端正。
跟著渡緣進了寺廟,寺廟從外面看著不大,但是進來后才知道原來也有不小的規模,全寺將整個山頭都鋪上了,寺門不大,進來后的院子卻是不小,正中央是每天早上誦經禮佛的佛堂,左側一排禪房是寺門高層所住的,右側一排是秦緣他們這些弟子住的,佛堂后面是廚房和雜物房,佛堂旁邊還有兩個三層佛塔,兩個佛塔最高層存放著數代隱匿于此的高僧舍利,左側佛塔下層放置練武時的武器,供武僧使用,右側下層是寺廟自建成以來的所有的經書秘藏。
秦緣進入寺廟后,渡緣便把其安排給了另一個老和尚兼做弟子,這個老和尚法號圖光,是和渡緣一個輩分的,所以秦緣的輩分很大,秦緣稱圖光為圖光師傅,他認為叫的很順口。
圖光師傅給秦緣發放了僧服,安置了禪房,還有一本每個初到僧人都有的《悟佛經》,還給了秦緣一個“元藏”的法號,替他在佛堂剃度,告誡他從此步入空門,要苦修佛緣,早日成佛,秦緣連連稱是。
圖光師傅走后,現在叫做元藏的秦緣在禪房里翻起了《悟佛經》,開頭第一頁便寫著:我佛彌勒慈悲,于蓬萊入世,在龍華樹下成佛,布善于天下,佛主未來,乃如來繼者,為與樂,為博世,座下千相,歷經萬世,合為本經,送予天下。
秦緣看完第一頁后,有些不解,為與樂,這不是讓我們及時行樂嗎?為博世,這應該是教化天下人的意思吧,難道佛祖人這么好?不管佛祖是不是真的好,但秦緣的小僧生活糊里糊涂的開始了。
每天誦經,禮佛,砍柴,種地,渡緣師傅每晚還要找他單獨傳佛,秦緣逃離了姐姐卻又吃上了這種苦,師傅圖光也每天都盯著秦緣,但凡松懈了,就上來敲一棍子提醒,乏味的生活讓秦緣的精神有些萎靡,一日三餐的素菜讓秦緣幾經奔潰,他開始想念自己的爹,想念自己的妮妮姐,還有小山,二叔二嬸他們。
他再也不覺得妮妮姐有多壞了,反而開始念起妮妮的好。
他后悔了,想逃回去,于是趁著大家睡著的時候打算偷偷溜出去,然后回家。
寺外蟲鳴不斷,脫下了僧服的秦緣悄悄關上門,背著自己的包袱,躡手躡腳的來到了大門口,大門沒有反鎖,他輕而易舉地逃了出去,然后飛快地跑下山,朝著家的方向奔去。
可此時的小村里卻靜的瘆人,張家院子里一片狼藉,長大的小狼都不見了蹤影,隔壁幾戶人家皆是如此,這個小村子究竟遭遇了些什么,沒有人能回答,等到秦緣回到村子看見這一切的時候,秦緣嚇壞了,他到處喊叫尋找,幾戶村莊里亮著燈,可是卻沒有人煙,也沒有人回應他,他的喉嚨嘶啞了起來,但是仍然不愿放棄呼喊,他害怕一旦放棄呼喊,最后的希望也破滅,直到他癱倒在地上慢慢睡了過去,他迷迷糊糊間感覺有人靠近,然后有一雙暖和的小手替他擦拭眼淚,還撫摸著他的臉蛋,可是當他醒來時,才發現天亮后,一切是一場夢。
但破敗的村莊仍然擺在他的眼前,他此刻才發現,自己仿佛只有萬林寺可以去了,目光呆滯、一瘸一拐的往山上走。
等到不見秦緣的人影時,秦一劍和張家一家才從山林里走出來
“大哥,事情真的到這種地步了?緣兒還這么小,這樣對他真的好嗎”
“沒有辦法,形勢所逼,銀子給剩下的村民發下去吧,讓他們再尋出路綽綽有余,這個小村子今天開始就不復存在了,我們去萬林寺附近避避”
張山看著自己長大的地方,盡管百般不舍,但還是收拾行李去了,妮妮情緒低沉,小山呆呆地看著家人們。
秦一劍始終舍不得妮妮這個好孩子,于是給她出了個注意,這個主意頓時讓妮妮活潑了過來,妮妮好像變了個人似的,立馬去幫父母收拾東西去了。
秦一劍看著破敗的小村,以及排著隊伍出走的村民,大多已經混熟臉,可是在秦一劍看來,這都是未來的隱患,他所秉持的正義在為了保護兒子面前蕩然無存,眼中露出了兇光。
“二弟,臨時有些事,我出去辦一下,你們先收拾,等我回來就出發”張山夫婦聽后沒有多想便回復了大哥繼續收拾物品打包行李。